为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学生学习时间,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给学生创建一个安全优良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及省市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手机管理制度。
一、限制手机入校
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原则上学生不得将手机(包含智能手机、电话手表及其他能够链接网络的电子设备)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需到班主任处领取《手机入校园申请表》,由学生家长填写《手机入校园申请表》,理由应充分恰当,班主任审核通过后,学生方可携带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进入学校。
二、落实手机管理
1.学生携带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入校后需关机并关闭所有闹钟,自行用封口袋装好,贴好班级、姓名标签,及时交给专门管理人员(由学校自己确定),管理人员将手机放置手机存储柜统一管理,学生在校期间手机统一代管,离校时由专门管理人员领回并归还学生,严禁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进入课堂。
2.手机存储柜由学校德育处统一管理,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进行妥善管理,确保学生的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
3.学校对放置于手机存储柜中的手机不承担保管义务,其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学生及学生监护人自行承担(包括但不限于失窃等情形),但因管理人员故意或过失导致的除外。
三、提供通话保障
1.免费公用电话的配备。学校在保卫室和每个办公室配备免费公用电话,学生可用公用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
2.家校保持电话畅通。及时公布班主任、学校负责人电话,如果遇紧急情况,家长可以与班主任及学校负责人联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用学校内部免费公用电话、办公室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
3.利用好网络平台。通过微信群、企业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实现家长、教师的沟通。制定班级公约,对家长和老师在使用班级联络群时的言行分别做出规范性约定。
四、违规处理细则
学校教职工对私自带手机进入学校学生,应予立即制止,班主任将手机暂时放置于学校手机统一管理处,要求学生接受相关教育及提交书面保证书,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将学校规定明确告知家长,争取家长理解与支持,待放学时让家长到场领回。
五、加强宣传,正确引导
通过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合理使用手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品质。开学后,学校在教师和学生层面分别开展手机使用管理专题教育,形成学校合理管理使用手机的氛围。
六、家校合力
学校通过公众号、班级群、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讲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加强手机管理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家长应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对孩子言传身教,形成合力。鼓励家长和孩子制定家庭公约,正确引导学生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七、强化监督,保障落实
确保手机带入校园后的统一管理、禁入课堂等要求落到实处,并及时发现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德育处将手机管理情况纳入到学校日常监督范围,确保有关要求落实到位,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会市教育局
2024年9月27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