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工信局:整治“蜘蛛网”,美化天际线|建功“百千万” 机关在行动

南方+

编者按:

在莞邑大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正热烈开展。东莞各市直机关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主动下沉担当,在“百千万工程”一线建功立业,以头号力度助力“头号工程”在东莞开花结果。

今起,南方+东莞机关党建频道推出《建功“百千万” 机关在行动》系列报道,关注东莞各市直机关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助力基层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新成效,敬请关注。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整治“三线”问题2.46万处,美化城市天际线

空中杂乱无章的“蜘蛛网”,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更存在安全隐患。今年来,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开展“三线”整治(“三线”指通信线、网络电视线、电力线),情况大为改观。

近日,记者走进麻涌镇麻二社区的环村主干道、军城路、南坦西路等路段,“三线”布局整齐有序,天空开阔明亮,曾经杂乱无章的空中“蜘蛛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晰有序的线路布局。

“三线”整治是东莞推进“百千万工程”,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的六大专项工作之一。东莞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捆扎线路、多网合一、新建公共路由等模式,目前已整治“三线”乱拉挂2.46万处,整治宽带线路近2000公里,“三线”下地改造近200公里。

整治前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后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线”整治是一项复杂工程,要清理废弃、无用的网线、皮缆、电话线和无用箱体通信设施,完成50%横跨镇主干道的“三线”下地改造。其中,重点推进18个典型镇、60个典型村的“三线”整治工作,典型镇要完成100%横跨镇主干道的“三线”下地改造,典型村需建设符合安全规定的公共路由,大力开展“多网合一”整治模式。

与往年的治理模式不同,今年东莞“三线”整治实现了技术要求和治理标准的双提升。

在技术要求方面,今年5月,工信局出台《东莞市2024年“百千万工程”“三线”整治提升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文件,并会同市通建办及运营商出台具体的整治技术指引,印发《东莞市通信线路整治技术指引(试行)》实施标准,让整治有章可循。

在治理标准方面,东莞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分类对标,制定了“标配”版和“高配”版的具体要求。从原来抽象化的“安全美观”的要求,到如何实施公共路由,“多网合一”的具象化的治理模式。其中,省典型村和有条件的村(社区)主动拉高治理标准。

整治前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后

在具体实施中,东莞通过结对帮扶助力整治。在全市开展“百企百社助百村”活动,工信局多次协调运营商与第一批15个典型村、第二批45个典型村进行结对帮扶。重点协助典型村制定“三线”整体规划方案,充分发挥其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实行公益化、微利化、项目化助力方式,努力实现企社获利、村里得益、村民受惠。

东莞还通过财政奖补、专项债等多种形式,解决资金难题。工信局召开“三线”整治提升专项债申报工作培训会,专家们分别就专项债券发行作经验分享,为各镇街发行专项债提供思路和参考。目前,望牛墩镇已通过专项债的申请,申请约8000万资金用于“三线”整治。工信局起草了“三线”奖补方案,对排名靠前的省典型村进行奖补,积极争取市级奖补资金解决镇街燃眉之急。

整治前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后

接下来,市工信局将继续加大“三线”整治力度,落实典型镇村结对帮扶工作,探索数字化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三线”整治工作成果,建设与新一线城市相匹配的美丽城乡。

南方+记者 吴擒虎

素材来源: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