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介入新技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肺结节冷冻消融技术

钟南山
+订阅

  2024年,在医疗技术创新的浪潮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介入中心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自今年4月起,该院率先推行了机器人辅助下的肺结节冷冻消融手术,为肺癌及其他肺部疾病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引领科技前沿,革新治疗方式

  该技术的引入标志着我国在肺部疾病微创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机器人辅助手术以其高精度、低创伤、辐射少的特点,明显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通过精密的机器人操作系统,介入医生能够以毫米级的精确度操控冷冻探针,直达肺部小结节,利用极端低温实施精准冷冻消融,有效摧毁病变组织,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周围健康肺组织不受损伤。

  患者福音,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

  这项技术的开展,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手术痛苦,缩短了康复周期,更提高了早期肺癌及肺结节患者的治愈率与生活质量,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专业团队,卓越成果

  呼吸介入中心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经皮肺介入专家团队,李时悦教授牵头,陈延伟教授、谢晓鸿、林心情、陈小波、沈盼晓、罗为展、苏柱泉医师等医师和何颖、杨连跃、张国龙、胡怡青、王志远等护理团队和林杰龙放射医生和经验丰富的机器人手术操作医师组成的强大团队,经过数月的筹备与技术磨合,成功完成了多例复杂肺结节冷冻消融手术。至今,手术安全性、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病例展示

  何女士,77岁,有肿瘤病史,体检发现右上肺结节较1年前增大,考虑浸润性腺癌可能性大,全身PET-CT:1.右肺上叶前段及尖段混合磨玻璃样结节影(约14.*1.1cm),葡萄糖代谢高于肺本底,考虑恶性病变(早期肺Ca?),结节有长毛刺,分叶,血管穿行(左上图);患者有哮喘,肺功能差,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因惧怕外科手术,专程从外省来广州寻求消融治疗。经过医院MDT讨论后予机器人辅助下经皮肺结节穿刺加冷冻消融术。李时悦教授和陈延伟教授使用了由我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教授参与研发的国内首台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系统,经过机器人规划最佳进针路径(右上图),进行机器人辅助下手术进针操作(左中图,图右侧机器为机器人机械臂),手术穿刺针在机器人辅助下一针到达病灶(右中图,皮肤圆点为机器人定位器,右肺野白色亮点为穿刺针尖),减少了患者辐射照射次数。消融后患者创伤小,皮肤仅1个小针眼(左下图,黑色标记为传统手工定位比较)。3月后复查,病灶完全消失呈现手术后改变,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右下图)。

  展望未来,持续推动医疗进步

  中心将持续在医疗科研与临床实践中探索,致力于将更多国际领先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医院方面还多次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形式,与国内外医疗机构分享这一创新成果,共同推进全球肺部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

  结   语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介入中心此次在机器人辅助肺结节冷冻消融手术领域的创新实践,不仅是对我国医疗卫生科技进步的一次有力证明,更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推广,未来将有更多患者从中受益,迎来生命的春天。

  联系方式:欲了解更多详情或预约咨询,请访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方网站或拨打医院服务热线。

  李时悦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陈延伟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下午

  苏柱泉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罗为展

  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