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驻村岁月③|林延斌:筑牢党建基石,激活长埔村振兴新引擎

南方+

林延斌是中共汕尾市委党校副教授、市委宣讲团成员派驻海丰县海城镇长埔村第一书记,自2021年8月驻村至今已三年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见证了长埔村的许多变化。

“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只有基层党组织强大了,乡村才能振兴。”林延斌作为第一书记,首要任务便是加强党的建设。

驻村伊始,林延斌便积极行动,推动长埔村党总支与市委党校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开启了双方深度合作的新篇章。他邀请党校领导专家、学员及其单位深入村庄,通过调研、指导、座谈、授课等多种形式,为长埔村的发展把脉定向。同时,他组织村“两委”干部前往市委党校,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

带领长埔村党员外出学习。

在具体工作中,林延斌坚持常态化给基层党员上党课,引导党员们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他还积极推动完善党建阵地软硬件设施建设,为党员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慰问群众。

“林书记来了之后,党员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提高了不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高了。”长埔村的老党员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林延斌深知这一点。他坚持与基层同吃同住同劳动,用脚丈量乡村每一寸土地,在街头巷尾、乡间田野、百姓家中倾听民众声音,汇聚民众智慧。

通过联合市委党校专家学员、请教机关领导干部以及深入基层调研,林延斌形成了《长埔村发展情况报告》《长埔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与思路》等多份调研报告。这些报告不仅为长埔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林延斌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林延斌积极筹措各方资金,争取到了市委党校党建共建、创文创卫、照明路灯等共约15万元的支持;联系市委组织部、市文广旅体局等部门,为村小组争取了一批健身器材;发挥党校学员来自不同党政部门的独有优势,积极对接和推进留成地盘活、连片农田开发,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瞄准村民实际需求,与其他党员共同解决村民入学、就业、旧房出租、残疾人证帮办代办等急难愁盼问题。

平安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林延斌凭借其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完善了驻村“一中心四小组”体系,将“一村一干警”“一村一律师”“一村一脱产干部”等资源有效整合,建立起“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做、实时报”的工作机制。他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五治一体”作用,成功调解了多起村舍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做到了“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林延斌日常走访群众。

林延斌日常走访群众。

2023年,林延斌撰写的文章《以巩固深化基层治理“汕尾样板”赋能“百千万工程”》得到了汕尾市委领导的批示肯定。同年,他在党校和驻村开展了一系列讲座,将“学者所思”“干部所能”与“群众所盼”紧密结合,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方式深入解读党的创新理论,讲述基层的感人故事,林延斌还被省委组织部评为“百名南粤党员教育优秀讲师”。

南方+记者 彭骏

通讯员 曾国明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