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岳音
红日东升,光芒万丈;神州大地,万众欢腾。
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中国,早已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14亿多中华儿女满怀喜悦和豪情,为我们伟大的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祝贺,为祖国史诗般的进步礼赞。
今天,我们更加怀念为新中国成立和发展建立卓越功勋的老一辈领导人,更加怀念为新中国建立和走向富强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可以告慰他们的是,他们追求的理想正在实现,他们开创的事业薪火相传、欣欣向荣。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
今天,我们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把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
75年前的10月1日,毛泽东同志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声音震动世界,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49年10月1日,人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图源:新华社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满怀豪情踏上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
1949—2024,75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却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5年。
7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一穷二白到欣欣向荣,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啼饥号寒到安居乐业,从一盘散沙到众志成城,从饱受欺凌到自立自强……历经75年的艰辛探索、接续奋斗,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广袤土地上,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75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跃居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第一、外汇储备余额第一、高铁里程第一、银行业规模第一;历史性地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天眼”巡空,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横空出世……75年风雨兼程,75年砥砺奋进,中国大地万象更新,中华民族朝气蓬勃,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在时代的前列。
75年来,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今日之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拥抱世界,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
75年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评价:“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二)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整个国家的风貌。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广东,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通江达海、东西交汇,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在历史的百转千回中不断演绎精彩、创造奇迹,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个生动缩影。
75年前的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南粤大地从此翻开历史新篇章。许多人可能想象不到: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只有20.27亿元,全社会就业人员只有1001.36万人,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服务业发展几乎停滞,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医疗卫生水平很低,社会保障尚属空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
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作业场景。
风起南方,潮涌珠江。以1978年为转折点,广东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杀出一条血路”,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率先唱响“春天的故事”,很快实现了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份到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跨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从创办国内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到创建国内第一批经济特区;从率先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到率先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从敲响全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到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从第一个推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到第一个开建商品房小区;从率先突破计划经济用工和分配模式,到率先进行价格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全国第一”“全国率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港珠澳大桥。
进入新时代,广东与全国一道迎来了大发展、大变革。广东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地区生产总值率先突破13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35年全国第一;外贸进出口连续38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比重约两成;“制造业当家”底气十足,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筑牢经济底盘;1800多万经营主体全国第一,17家广东企业上榜世界500强;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相继布局,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熠熠生辉,高速公路里程、高铁营业里程均居全国第一;“百千万工程”拓宽农民致富路,短板变成潜力板,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练江、茅洲河等从“污染典型”蝶变“治污典范”,绿色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英歌舞、赛龙舟等传统民俗频频“出圈”,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今天的广东,现代化建设热火朝天,高质量发展步步向前,人民美好生活节节登高。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广东幸运地扮演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角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评价:“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三)
历史,往往需要经过岁月的洗刷才能看得更清楚。
在75年的奋斗历程中,多少风吹浪打,多少艰难险阻。广东之所以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全国率先”,根本就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胜利之基,也是最大优势。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毛泽东同志先后11次南下广东,其中新中国成立后有8次之多。正是在广东,他作出了有关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诸多决策:修改审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率先提出利用外资的设想,起草《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正是在广东,他提出要重视发展沿海工业,赋予广东着重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出口创汇的重任,指引广东结合自身优势,逐渐加强特色工业的发展,使广东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凸显出来。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当改革开放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党中央赋予广东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鼓励支持广东当好改革开放“试验田”,引领南粤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邓小平同志多次在重要关头为广东改革开放把脉定向,放权广东“先走一步”,激励广东“不走回头路”“搞出个样子来”,亲临广东发表南方谈话、拨开思想迷雾,推动广东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广东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广东深刻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接续推动广东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新一轮发展。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亲临广东、两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指引广东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经风雨、化危机,应变局、开新局。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从希望广东“继续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到肯定广东“既是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从赋予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等重大机遇,到部署广东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平台……回望这些年,广东的每一程跨越、每一项成果,都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为广东改革发展倾注的大量心血,镌刻着总书记对广东父老乡亲、山山水水的深情牵挂,激励着全省上下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75年风雷激荡,75年闯关夺隘,广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勠力同心向前进。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我们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是我们不断战胜风险挑战、创造发展成就的根本保证。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们最大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四)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
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的发展历程铺就厚重的人民底色。依靠人民的事业总有不竭动力,汇聚人民的力量才能浩荡前行。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蕴藏在亿万人民中的强大能量一旦爆发出来,就将奔涌劈波斩浪的磅礴力量。
一切为了人民,是广东“敢闯”的底层逻辑。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上世纪60年代初,为使粮产区农民摆脱粮食欠缺的困境,清远县洲心公社尊重农民意愿实施“产量责任制”,形成广为人知的“洲心经验”;上世纪70年代,面对一段时间里的偷渡逃港潮,习仲勋老书记认为这是人民内部矛盾,推动各地把治本之策转到对外开放、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上来;新时代以来,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历史性解决了省内相对贫困难题,实现现行标准下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以百姓之心为心”,广东闯出经济社会发展新天地,推动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紧紧依靠人民,是广东“敢创”的强大动力。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75年来,面对发展中积累的难题和突如其来的风险挑战,广东省委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交出了一份又一份精彩答卷。雷州青年运河工程、东深供水工程、罗定长岗坡渡槽、“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一项项重大工程,没有难倒我们。亚洲金融危机、抗击非典斗争、中美经贸斗争、新冠疫情防控、“百年一遇”洪水……一场场大战大考,没有摧垮我们。事实证明,没有全省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把巨大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转化为推动广东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具体行动,就不可能有广东的今天。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广东“敢干”的目标所向。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75年来,广东省委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通过大投入、稳就业、强教育、优医疗、兜底线等,不断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今天的广东,七成以上财政资金用于民生事业,早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基本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区域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广东一路跋山涉水的历史,就是一部广东人民的创业史、奋斗史。亿万人胼手胝足的勤劳奋斗,成为一代又一代广东人的集体记忆;无数人奋勇向前的铿锵步履,汇成广东75年发展壮大的雄浑乐章。实践充分证明,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激发亿万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紧紧依靠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
(五)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深圳湾畔,昨天与今天在南头半岛交汇——东岸蛇口,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山第一炮”曾在这里炸响全国;西岸前海,如今“一年一个样”,绘就着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精彩画卷。深圳的成功是经济特区的成功,是改革开放的成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这样评价道:“全世界有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
1979年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这场伟大革命正是从广东深圳开始的。40多年来,广东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前行、一路走在前列。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广东命运的关键一招。
1978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85.8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370元、比全国平均线还要低。未来该向何处去?重要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广东率先行动,习仲勋老书记向中央争取“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大力支持。从那时起,广东开启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全国第一,先后超越“亚洲四小龙”,超越西班牙、澳大利亚,以“一省之力”闯进“全球前十”。
改革开放是广东创造发展奇迹的根本动力。
从倡导“时间就是金钱”,到主张“效率就是生命”;从打破职务“铁饭碗”,到废除平均主义“大锅饭”;从“三天一层楼”,到“三天一制度”……40多年来,广东始终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要活力,及时破除一系列不合时宜、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在社会上建立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体系,率先突破一系列不适应生产力、束缚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广东省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就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广东实践。
改革开放是广东继续走在前列的关键优势。
40多年来,广东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实施了一大批开先河、领潮流的改革措施,参与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改革开放已经内化为广东人民的精气神。广东当前各项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新征程上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只有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继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大胆探索、勇于开拓,风雨无阻向前进,广东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得风气之先,成率先之势。在40多年的探索之旅中,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成功实践,为全国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也更加坚定了全省人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信心。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潮起珠江再出发,奋楫扬帆正当时。
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风起云涌,唯有坚定先行之志、保持先行之姿,勇担示范之责、发挥示范之能,更好发挥窗口作用、先行示范作用、排头兵作用、挑大梁作用,才能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六)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民族复兴不可阻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广东肩负着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光荣使命,也是排头兵广东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走在前列,要坚持自信自立,道不变、志不改,把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回顾75年来的拼搏奋斗,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新征程上,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一以贯之、同心同德,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迈向成功的彼岸。
第135届广交会。
走在前列,要坚持守正创新,增动力、添活力,再造新征程广东现代化建设关键新优势——
向历史回溯,广东75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动力源自改革、源自开放、源自创新;向未来进军,广东要走在前列,必须把握规律、把握主动,着力激活“三大动力”。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攻坚克难、开创新局,创造更多新鲜经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要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在高水平开放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新广东。
走在前列,要坚持系统观念,同发力、相促进,在识变应变求变中推动现代化阔步前行——
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主要矛盾,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推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省委“1310”具体部署细化实化具体化,努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前沿绽放出夺目光彩。
走在前列,要坚持问题导向,固根基、补短板,不断夯实广东现代化建设物质技术基础——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推动发展的动力。从现在起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对照“两步走”战略安排特别是第一步总体目标,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受外部环境冲击影响更直接,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因此,必须强化问题意识,重点围绕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攻坚克难,化解体制机制弊端,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在解决问题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行稳致远。
走在前列,要坚持不懈奋斗,担重任、建新功,当好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派、实干家——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广东还有许多工作要落实、有许多大事要推进、有许多难题要破解,必须最广泛地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光荣激励着我们,梦想召唤着我们。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争当参与者、贡献者,才能汇聚起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史上最为雄壮的史诗中写上广东精彩一笔。
(七)
新中国75年,何等豪迈恢弘,何等辉煌灿烂!
1949年6月15日,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上,毛泽东同志豪情满怀地指出——
“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2024年9月20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历史辙印,记录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辉煌成就,托起一个民族的复兴梦想。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时间,正在开启新的书写;广东,正在翻开新的华章。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扛起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振奋精神、群策群力、苦干实干,奋力推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报设计:郑炜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