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迎校庆,致敬新会名校长

南方+

金秋时节,是农业的丰收季,也是不少学校的校庆季。近年来,江门市新会区先后获评为“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广东省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广东省首批教研基地”等,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累累佳绩,离不开广大学校与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葵乡校庆季之际,一起致敬春风化雨育英才的新会名校长>>>

喜迎新会校庆季,致敬母校名校长:(可多选) 罗润涛——新会第一中学 钟杰民——新会华侨中学 关运金——新会陈经纶中学 雷泽怀——新会尚雅学校 郑春——江门广雅学校 提交

罗润涛——中共党员,从教38年,担任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校长20年,曾获聘为广东省督学,并获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校长、江门市“十佳校长”等荣誉,获得地区行政公署“立功”奖励和县政府“立大功”奖励等。

作为一名教育家,罗润涛认为:

第一,应该自觉并善于将先进的教育理论、观点与中国国情和当地教育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设想和办学目标,要接地气,才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作为。

以新会一中为例,改革开放后,学校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会教育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并形成“求实开拓,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升学为主,创办名校”的办学目标,通过多年努力,为国家和本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办成了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取得可喜的办学成效。

第二,应该要有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的经历,而且还要善于总结在这些经历中的经验、体会、甚至教训,才能在教育实践中领会教育理论的深刻内涵,不断创造教育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新会一中的主要领导和绝大多数校长、主任都站讲台上主课,驻级组指导工作,参加教育教学第一线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在贯彻德智体美劳“五育”工作中,总结出“德育放首位、教学为中心、育人是根本、质量是关键、管理作保证”的经验做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生存”,把学校打造成“校风好、质量高、校园美、管理优”的省市区名校。

总之,结合实际、参与实践是教育家应有之义、应尽之责。

钟杰民——中共党员,1991年8月至2010年5月担任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是高中数学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江门市优秀校长、新会区名校长;曾获新会区优秀教师特等奖、新会优秀党员、新会先进生产者、新会区“人大代表积极分子”;为新会区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新会区教育学会第四届学校管理副理事长,新会区数学学会理事长、新会区首批兼职督学。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钟杰民还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心得流诸笔端:

1、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和江门市级课题《青少年体像烦恼与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

2、多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浅谈中学德育工作“三落实”》发表于《师道》杂志1992年第6期。《按劳分配“三原则”初探一一试论从经常分配方面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于2000年入编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校长管理经典》一书,入编广东省教育学会编印的《2006年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办学思想精粹》一书。《新会华侨中学办学实绩报告》于1999年获“广东省侨资学校办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面贯彻方针,不拘一格育人》于2005年发表于《广东基础教育研究》(总第27期)。

关运金——中共党员,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历任江门市新会罗坑中学、江门市新会陈瑞祺中学、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校长职务,多次被评为新会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

四十年来,关运金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他以“教学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管理是办学的关键”为办学理念,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关运金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他始终关注教育领域精神高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怀理想,追求卓越。

雷泽怀——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总校长,广东省名校长,广东省民办学校优秀校长,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实验项目指导教师,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导师,全国科研兴教杰出人物。

雷泽怀认为:

教育家要有理论、有实践、有成果,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得到党和人民、社会的广泛认可。

郑春——中共党员,江门市新会区正雅学校党总支部书记、江门广雅学校总校长,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校长,深圳市优秀教师,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郑春认为:

教育家要致力于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有博学才华、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要以国家的发展战略需求为方向,培养引领时代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家要有先进的理念和教育思想,并致力于这种先进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推广,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普惠面大,影响力大。

教育家要有教育家精神,并影响着青年一代教师不断成长,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

撰文:黄绍侦

通讯员:杨莹

策划:肖伟

图片:新会区教育局供图

出品:新会区教育局 南方+新会频道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