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这一循环养殖技术,让雷州山羊“住得享受,吃嘛嘛香”| 湛江寻新记

南方+

00:57

(湛江这一循环养殖技术,让雷州山羊“住得享受,吃嘛嘛香”| 湛江寻新记,时长共57秒)

湛江这一循环养殖技术,让雷州山羊“住得享受,吃嘛嘛香”| 湛江寻新记

“人不能只吃饭,羊也不能只吃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副站长周汉林研究员说道。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热带草畜一体化循环农业试验基地内,雷州山羊享受着优越的生活环境,三五成群居住在干净宽敞的高床内,享用着科研人员精心配制的“营养餐”,基地内还配备了自动刮粪系统帮它们“打扫卫生”……

多年来,周汉林研究员带领科研人员,以雷州山羊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雷州山羊新品系培育、营养代谢与饲料、疫病防控及粪污无害化处理的高效循环养殖技术研究。构建了雷州山羊一体化循环养殖新模式,实现从“种草-养羊-粪便处理”一体化生态养殖,推动雷州山羊养殖由传统的放牧方式向舍饲化、规模化发展,为我国热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精细配比

黑山羊也要“营养均衡”

雷州山羊,又名徐闻山羊、海南黑山羊,原产于广东省徐闻县,是我国国家级优良地方品种,现主要分布于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岛中西部地区,因其独特的黑色被毛和肥美的肉质,被誉为“黑宝石”,不仅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是民间传说中的吉样之物。凭借其肉质细嫩、肥而不腻、膻味小、羊汤浓稠乳白、味道鲜美特点,具有补虚劳、祛寒冷、益肾气、暖脾胃、温补气血的作用,成为人们的“养生新宠”。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南方草地畜牧政策的积极推动,广东省畜牧业迎来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一系列养殖技术挑战也接踵而至。新品种的培育不足、种养结合的脱节、适度规模化舍饲化养殖技术的难题、疫病防控的复杂性以及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都成为了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瓶颈。

2012年,在周汉林研究员和韩建成研究员的带领下,团队开展了雷州山羊种质资源保护、评价和创新利用,组建了雷州山羊核心育种群,建立了雷州山羊“数字-表型”分子育种体系,构建了雷州山羊表型数据库和DNA样本库,挖掘雷州山羊优质性状调控基因、候选基因、突变基因。同时适当引进优秀种羊(云上黑山羊、努比亚羊等)进行杂交选育,开展以雷州山羊为素材,为培育适应华南地区优质肉羊养殖的新品系。

周汉林研究员表示:“羊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很多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而且它们在每个生长阶段所需营养不同。我们需要通过实验研究,精确搭配饲料成分,以确保黑山羊获得均衡营养,让它们吃得更加健康和有效。”

团队聚焦雷州山羊营养需求,解析机体内营养素代谢规律及胃肠道微生物机制研究。以热带优质牧草(热研4号王草)、农作物秸秆副产物(甜玉米秸秆、甘蔗尾梢和酒糟等)和精料(玉米、豆粕、麸皮等)为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添加复合益生菌、微量元素预混剂后经制粒机加工。成功研制出适合雷州山羊不同生长阶段的全混合颗粒饲料,这些饲料不仅营养价值全面均衡,还提高了消化率与增重效果,为黑山羊提供有力的营养支持。

干湿分离

实现粪便沼气“无害化循环”

“羊的粪便中含有一些有害微生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会对农田造成污染。我们利用自动刮粪机收集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处理,将有害病菌分解,从而达到无污染排放。”周汉林研究员介绍道。本项目利用粪便自动化收集配套设施完成粪污的收集,经过干湿分离设备处理。固体物质添加其他原料进行发酵制作有机肥,液体污水则进入沼气池进行生产沼气,供给羊场生活使用,沼液经处理达还田标准后浇灌牧草,实现粪便自动化收集及无害化沼气循环利用。

热带地区周年均进行农业生产,农业废弃物种类多,数量大。雷州山羊养殖大多都是传统的放牧方式,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雷州山羊舍饲化养殖是必然趋势。通过集成农业废弃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将大量农业废弃物秸秆开发成牛羊可饲用的青贮饲料、TMR发酵饲料和颗粒料。农业废弃物秸秆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秸秆焚烧造成的乡村环境污染有所改善,缓解了雷州山羊舍饲化养殖季节性饲草料短缺问题,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努力,该团队形成了集雷州山羊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系培育、雷州山羊营养与饲料、雷州山羊疫病防控、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的雷州山羊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关键技术,推广建立了一批可复制、易推广、效益高的草畜一体化循环养殖新模式,综合养殖效益提高30%以上,基本实现生态养殖零排放,该养殖技术模式分别获得“2022年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2023年海南省农业主推技术”和“2023年海南省30项优秀农业科技成果”。

近五年,新模式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推广实施,推广示范区累计推广育肥出栏黑山羊13.18万头,新增销售额28791万元,新增利润8812万元,累计推广加工处理农业废弃物秸秆饲料3.8万吨,节约粮食饲料1.13万吨,节约成本2760多万元。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达到98%以上,生产羊粪有机肥1.8万吨,节约化肥0.35万吨,节约成本1440万元以上。累计发放培训资料8000余册,带动了企业和农民发展雷州山羊循环养殖的积极性,累计受益养殖户达2000多户。

周汉林研究员表示:“未来团队将致力于推广养殖循环模式,促进雷州山羊舍饲化、适度规模化发展。希望我们能够更好为农村产业服务,有更多的家庭牧场与中小型牧场可以应用到这项技术模式。我们也将继续努力,推动养殖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撰文:莫丹琪 傅晓冰

视频:龚钰坤 莫丹琪

编辑 周梦雅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