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医学导师:
知名养生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每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尽显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感恩自然所赐予每一种食材的特性,感恩每一种食材为人的健康带来无限的可能。人类在获得健康的同时,我们更要爱护地球。地球健康,人才能长久健康!
老北京小吊梨汤
材料:
秋月梨、雪梨或鸭梨1个,银耳半朵,话梅3-5颗,枸杞1小把,红枣5颗,陈皮1小瓣,黄冰糖适量。
做法:
(1)银耳提前2小时温水泡发,去掉黄色的蒂部,撕碎,尽量撕碎一点。梨洗干净,去皮去核,切成块状,梨皮可以保留。
(2)把梨块,梨皮,银耳放入锅中,倒入纯净水,大火煮开,转小火,多搅拌几次,直至有少量泡沫出现,小火炖煮1.5小时左右,注意不要糊锅,直到银耳出胶,加入枸杞和冰糖继续炖煮至冰糖溶解即可。
医生点评:
小吊梨汤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流传较广的故事是,乾隆帝下江南时,因口渴难耐且咽痛沙哑,喝了路边茶摊的梨汤后感觉清透入肺,咽痛顿消。店主告知这是自家炖制的梨汤,后来这种梨汤被称为“李氏梨汤”。由于李氏梨汤用铜壶提吊作为称量梨汤的器物,一吊为一壶,因此也被称为“小吊梨汤”。
另一种说法与京剧有关。在京剧盛行时期,观众听戏时会大声叫好,一场戏下来常常口干舌燥、喉咙沙哑。戏院门口售卖的小吊梨汤因此成为最受欢迎的饮料,喝上一碗能够清嗓润肺。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吊梨汤不仅在民间流传开来,还成为了老北京戏院门口的常见饮料。看戏的观众在戏院门口喝上一碗小吊梨汤,清嗓润喉,感到非常舒畅。
福利放送
目前,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正在进行一项中药祛湿颗粒剂干预湿证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现招募中医湿证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人群参加。本项研究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入选条件:
1.18-70岁;
2.符合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诊断;
3.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能配合随访者。
现报名参加且符合条件的报名者可能获得:
1. 为期12周的免费中药颗粒剂及定期体检;
2. 专业健康咨询及科学生活方式指导;
3. 适当交通补贴。
如果您符合入选条件,自愿参加本项研究,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您的相关情况,医生将与您联系。
每日一膳 | 这款粥品有助于缓解倦怠乏力、胃口不佳等不适,在收获的季节食用能量满满~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今日推荐
每日一膳 | 三样素食,煮一锅高汤,鲜美可口还能消食~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今日推荐
每日一膳 | 虾肉这样做简便又美味,营养丰富,鲜香可口~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今日推荐
↑点击进入,望舌问膳
温馨提示:
每日一膳出《增强体质版》啦!根据自己的体质状态选对合适的食疗方法,帮助您提高抵抗力抵御疾病!
【每日一膳】设立了每期当值医生,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提问。
本期当值医生:张嘉文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广东省保健协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针刺、艾灸结合中药调治亚健康及疑难杂病(失眠、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四季感冒、久咳);男科病(遗精、滑精、性功能低下);妇科病(月经前后诸症、孕前和产后调理);以及体质偏颇状态调治。
应诊:周三全天、周四上午、周五全天(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7楼健康调养咨询门诊)。
想要知道您是何种体质?可以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辨体质哦!
地址: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七楼。
【每日一膳 每日一善】
“每日一膳”栏目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南方日报》联合推出,每天在“广东省中医院”官方微信、南方日报、“南方+”APP同步推送。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每日一膳团队
执行编辑:王军飞
审核校对:张靓雯
责任编辑:陈佳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