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记者从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获悉,2024年广东省中小学劳动学科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暨劳动课程实施研讨活动于近日在清远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劳动教育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参与。活动通过专题报告、成果展示、课例展示、分享交流等多种形式,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探讨劳动教育发展新路径,助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专家倾囊相授劳动教育经验
研修活动开幕式上,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义务教育教学研究部主任何银英致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副主任钟守权作讲话。
活动开幕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教育部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天津教科院基教所原所长马开剑作专题报告《劳动教育整合实施的课程空间与资源建设》。他清晰地指明了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各种课程空间与资源来推进劳动教育,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随后,多位学者专家轮番登场,为与会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讲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班建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劳动教研员梁惠燕、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所所长邹立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研员韩青等专家,纷纷倾囊相授他们在劳动教育科研与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目标及素养培养,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广度,引领在场的教育工作者深入探寻劳动教育的真谛与力量。
清远劳动教育成果精彩亮相
清远劳动教育地方特色课程汇报会上,清远市海德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总校长董云在会上阐述了学校“以劳铸魂、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理念,并分享了学校历经三年探索构建的“345”劳动教育体系的丰硕成果。
同时,清城区、英德市、清新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劳动教研员在汇报会上分享了各地在劳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深度洞察。清城大罗山云雾茶、清新蒲坑茶、英德红茶……各县(市、区)巧妙地以清远丰富的茶文化为桥梁,生动诠释了茶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无尽潜力,将劳动教育与本土产业有机融合,打开了劳动教育实施的新思路。
清远市劳动教育成果展示现场。受访者供图
清远市“北江茶韵”地方特色课程与“各美其美”校本特色课程在汇报会上交相辉映,璀璨绽放。33个参展单位以独具匠心的展示,充分呈现各自在劳动教育领域的成果与风采,吸引了来自全省中小学劳动学科教研员岗位研修班的专家、教研员以及清远市劳动学科骨干教师近300人前来观展。他们对清远市在劳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纷纷点赞。
各地交流互鉴共拓思路
劳动教育课堂实例展示上,来自广州、韶关等地的中小学劳动老师展示了九节精彩的劳动课例,有传统工艺制作与现代技术融合的《泥塑青铜韵,传承非遗美》《假山盆景的制作》;有智慧劳动的《搭建瓜棚架》《巧手制作柚合茶》;有服务性劳动《齐心协“荔”,智慧营销》《跟岗励心志,品味劳动之美》等。这些课例各具特色,凸显了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
劳动教育课堂实例展示。受访者供图
各地市教研员代表针对各个课堂实例的特性与待改进之处提出了指导建议,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为进一步推动各市在区域教研和课程实施上不断完善和创新,来自全省多地的教研专家分享了他们丰富的区域教研洞察和实践经验。这些专题分享不仅激励和启迪了与会者积极探索,也有助于拓宽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思路。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劳动教研员梁惠燕为此次活动作总结,从活动设计思路到学科三年发展规划,再到有待进一步破解的问题逐一进行剖析,最后愿教育者稳健前行,共谱教育华章。
南方+记者 苏晨
通讯员 潘佩霞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