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人伤黄牛不可信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
+订阅

【案例】张某骑电动车被小车碰撞,造成多发性骨折,小车全责。张某在治疗期间,“热心人”小陈找到张某自称是保险索赔代理律师,称可代办保险理赔,若张某自己找保险公司索赔,最多只能赔付3万,由小陈代理理赔可以赔20万元。张某按要求签署了代理协议,配合小陈去做伤残鉴定,且将新办理的银行卡和密码交由小陈保管,并对保险公司的电话和探访不予理睬。

20天后,小陈向张某谎称伤情未达伤残,理赔案件只赔付了4万元,并将银行卡还给张某。张某到银行取钱,发现一笔保险存款存入12万,转出8万的记录,才发现自己被“热心人”小陈骗了8万元。

【案例分析】本案例中小陈是人伤理赔领域的“人伤黄牛”,其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侵害了保险事故当事人利益,同时扰乱了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张某轻信“人伤黄牛”承诺的高额保险金,最终导致个人财产受损。

【风险提示】

1.“人伤黄牛”特征:①主动关怀嘘寒问暖;②派送名片自称律师;③引导伤者签署委托代理协议;④要求办理新银行卡并由其保管;⑤要求伤者在鉴定委托书上留黄牛电话、地址;⑥制作虚假理赔证明;⑦隐瞒鉴定真实结果。

2.勿信高额赔偿承诺。天上不会掉“馅饼”,发生保险事故后,消费者应通过正当合法程序进行索赔,不轻信“代理索赔”的虚假承诺,避免自身合法利益受损。有些消费者向保险公司提供虚假材料,沦为“人伤黄牛”们违法犯罪的工具,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追究刑责。

3.谨慎保管个人信息。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切勿将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恶意使用或非法买卖,给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隐患。

4.通过正常渠道维权。消费者若对理赔金额有异议,可访问保险公司官网、拨打客服热线、与保险公司面对面寻求解决。如因保险合同内容与保险公司产生纠纷,可咨询各地市银行保险调委会申请调解,或依法通过仲裁、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