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河源仲裁委员会、河源市律师协会主办的“仲裁法颁布三十周年:商事仲裁的历史沿革和高质量发展”会议暨河源市商务法律服务月活动启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赵亮,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法国执业律师、国际商事仲裁员白艳等专家学者剖析国外商事仲裁的发展与实践,并系统回顾中国仲裁历史沿革。来自河源市工商联、市法学会等单位的近200名业内人士出席活动。
“期待未来走出海外,为河源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保驾护航。”河源仲裁委员会主任蓝锋表示,将不断提高仲裁案件质量和法律服务效能,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专业、高效、便捷的仲裁服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推进河源仲裁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来自河源市工商联、市法学会等单位的近200名业内人士出席活动。
培养具国际视野的仲裁员队伍
1994年8月31日,仲裁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为中国仲裁事业的发展提供法律遵循和法治保障。至今,中国仲裁事业已走过30年历程。截至2023年,我国仲裁机构共279家,办理仲裁案件60.7万件,标的总额达1.16万亿元。
“纠纷发生前,企业的目标是盈利。此时,律师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在于非诉业务,包括尽调、合同谈判等。然而,如果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出现差异,或者经济情势发生变化,难以避免产生纠纷。”会议现场,白艳围绕“欧洲(法国)商事仲裁的新发展与实践”展开主题演讲。在她看来,除诉讼以外,仲裁是世界通行的解决民商事争议最为重要、有效的方式。
白艳围绕“欧洲(法国)商事仲裁的新发展与实践”展开主题演讲。
聚焦“英国商事仲裁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赵亮详细介绍英国相关仲裁机构运行模式。以伦敦国际仲裁院为例,作为英国最主要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伦敦国际仲裁院设有仲裁员名单,并拥有大量会员。“很多商业协会成员都被邀请作为会员,仲裁员可以是会员,但会员不一定是仲裁员。”赵亮认为,英国仲裁机构采取会员制,使得仲裁机构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业内。
聚焦“英国商事仲裁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赵亮详细介绍英国相关仲裁机构运行模式。
老牌商事仲裁国家的实践对于我们来说有何借鉴意义?
“中英文化差异较大,法律环境亦有所区别。成功的经验未必能直接复制,但我们能取长补短,避免欧美仲裁发展中走过的一些弯路。”赵亮提到,培育国际仲裁机构的重要一步就是走出去,多了解、多交流,与国际接轨;进而集中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法律、拥有国际仲裁经验的律师队伍。
了解国外仲裁机构特征与运作模式后,河源仲裁委委员吴松做出比较。“与我国不同,英国采取仲裁员协会和仲裁会员并行制度。由于很多仲裁员并非法律专业人士,英国可以针对仲裁裁决进行上诉,由法院进行司法救济。”吴松谈及,以程序公平、公开、公正作为前提,并保证双方当事人充分陈述意见的权利,我国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既避免程序繁杂,又保障服务商事活动的高效、便捷。
河源仲裁护航企业“破浪出海”
今年,中国仲裁迎发展新机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4次提及“仲裁”,并提出“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部署要求。此外,司法部今年初启动仲裁法全面修订,目前仲裁法修订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会议现场,广州仲裁委员会原副主任李非淆回顾中国仲裁30年的发展历程。“公正、效率是仲裁的生命力。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仲裁具有价格优势。”李非淆谈及,我国仲裁委的发展历史与国家经济发展步调一致;未来,期待看到更多来自我国的一流仲裁机构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30年间,仲裁在我国作为高效、灵活的纠纷解决机制,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河源市律师协会会长朱小红看来,仲裁能快速和高效解决争议,同时具有保护商业机密和商誉私密性等优势。深化仲裁制度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推进司法跟仲裁形成良性互动,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题中应有之义。
圆桌讨论环节。
在我国仲裁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河源仲裁亦不断攀高向上。作为按照仲裁法设立的公益性非营利机构,河源仲裁委员会于2018年10月成立、2020年10月21日正式运作。据统计,河源仲裁委员会2020年受理案件5宗,标的额96万元;2023年,河源仲裁委员受理案件2383宗,标的额达23.47亿元。河源仲裁委员会副主任黄俏安回顾:“不到3年,已完成机构建设、人才培育、仲裁员队伍的发展等。截至目前,办理案件数居省内仲裁机构中上游。”
河源仲裁委员会主任蓝锋表示,将不断提高仲裁案件质量和法律服务效能,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专业、高效、便捷的仲裁服务。
谈及飞速发展的“秘诀”,蓝锋提到,在办案过程中,河源仲裁委员会坚持“依法、公正、高效、和谐”的办案理念,逐步积累口碑,通过为政府分忧、为法院减负、为企业解难、为百姓维权,以此赢得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和选择。
“依法是前提,公正是核心,高效是过程,促进社会和谐是目的。”蓝锋认为,优秀的仲裁机构,应当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亮丽名片、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前沿法律问题的学术讲堂、法律风险防范的预警机构以及法治建设的专家智库。接下来,河源仲裁委将坚持全球视野,深化国际法治交流合作,打造河源仲裁的国际品牌。
“希望河源仲裁委终有一日能在国外设立站点,承接国际仲裁事务,得到外国企业的认可和选择。”蓝锋笑言。
活动现场。
相关
直播回顾:仲裁法颁布三十周年!直击河源商事仲裁高质量发展会议
撰文/摄影:南方+记者 李娇 王嘉豪
通讯员 陈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