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部,盐田大鹏湾北岸,深圳新建盐田港区东作业区,打造靠泊等级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港区。南方日报/供图
75年来,广东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开拓奋进,顽强拼搏,交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答卷,在实践中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
◎本文责编/李育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广东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开拓奋进,顽强拼搏,推动实现了从比较落后的沿海农业经济省到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现代工业大省的发展转变,交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答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南粤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广东75年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
始终坚持国家重大战略的引领,自觉立足国家战略思考谋划自身发展,这是广东不断赢得发展优势的关键要素
区域重大战略是指国家在特定的时间运用多种手段、聚集要素资源,以推进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为目标,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实施的战略部署。75年来,广东牢牢把握国家战略带来的发展契机及营造出的独特发展环境,不断构筑发展优势。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东根据中央发展战略物资的决策,突破北纬十七度大力建设湛江、海南橡胶工业基地,为新中国橡胶事业发展创造了辉煌;遵循毛泽东关于“真想建设内地,就必须充分利用沿海”的指示,大力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因应国家冲破封锁、换取外汇的重大使命,创办广交会,锻造出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级平台;响应国家层面上的“大三线”建设,率先提出并积极推动地方层面上的“小三线”建设,推动韶关等山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状况的改善。
改革开放后,广东以对国家战略的坚定落实和灵活运用推动重大转型。20世纪80年代,广东抓住国家推进农村改革的重大机遇,形成独具特色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珠江模式”,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了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的转型;充分利用中央设立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的战略机遇,推动对外开放先行一步,为全国改革探路;积极抢抓1984年设立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1988年被批准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战略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行全方位改革试验,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对全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延伸起到了推动作用。
进入新时代以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稳健起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密集布局,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扎实推进,在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作用下,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成就显著,正在以“走在前列”标准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广东75年发展历程证明,落实国家战略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只有在国家平台聚焦要素资源,持续释放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