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全面探索区域新质教育生态

南方+

9月24日,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组织举办党建引领“远航工程”书记、校长话改革思享会活动,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动罗湖教育“14104”高质量发展战略为中心,以主旨报告、主题汇报、圆桌沙龙等形式共话改革。本次“话改革”活动由罗湖区教育局主办,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东方原点(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罗湖外语小学共同承办。

1

出席本次思享会的有深圳市罗湖区委常委、副区长冯健,深圳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姚平,罗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挺凯,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街道相关负责人,罗湖区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区教育局、区教科院领导班子成员,区属中小学校级领导,派驻民办学校第一书记,“领鹰工程”“领航扬帆”中青年干部,青年公务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

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二级教授、教师发展学院院长叶文梓,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张健,原点教育研究院院长潘骁骐和副院长韩杰梅,香港教育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幼儿教育教授、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AEDI)联席副院长李辉,深圳市梅园实验学校科技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张逸中,云天励飞首席架构师、智慧教育行业负责人苍锐等近300人。家校社政共同探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实践、新路径。

罗湖区党建引领“远航工程”系列活动从8月正式拉开帷幕,先后开展了全区校级领导履职答辩会、书记校长话改革思享会,做到校领导班子全面覆盖、全面参与,共话改革。

1

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延勇发表讲话,他表示,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学者为罗湖教育出谋划策,助力罗湖教育综合改革,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罗湖教育的区委区政府、市教育局、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街道、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家长代表等各界人士表示感谢。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延勇指出,罗湖教育在围绕“14104”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瞄准区域教育具有改革场景、具备率先突破条件的关键领域,推出更多实质性举措,更好发挥对改革全局的突破和带动作用,系统谋划《全面深化罗湖教育综合改革系统重塑区域新质教育生态实施方案》,将从“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区域教育治理体制改革”“探索国家战略需求牵引下的新质人才贯通培养改革”等八个领域,全面实施教育改革。

新时期迎来新机遇,新机遇催生新跨越。高延勇强调,罗湖教育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区域新质教育生态构建实现跨越,努力将罗湖区打造成为深圳教育高地、全国教育先锋城区。

主题报告 引智促改

教育名家分享育人新视野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在AI时代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以“AI时代我们如何做教育”为题作了主题讲座,研讨了AI时代如何做教育的问题。

1

他提出,实施任务式学习,让学生成为自我成长的主理人,提高学生自主性,从“老师教”迈向“学生学”

在教学方法上,要扶放有度,引导学生直面挑战,成为问题解决的主导者,从“提出问题、路径方法、成果展示和评估标准”的挑战四要素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成为他人目标的协同者,构建开放合作的育人关系,通过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联系,建立和维持其社区。

对于如何支撑教育生态的育人模式,李希贵提出了三点:一是载体上,建立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二是动力上,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三是方向上,建立以办学准则为基础的价值体系。

聚焦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路径和改革愿景,7位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作主题汇报。他们分享办学愿景、实施改革实践等,探索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充分体现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1

深圳市莲南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莲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冯永以“教育的诗和远方:莲南小学的创新之旅”为主题展开分享,详细阐述了莲南小学在诗教领域中不断探索、深耕,力图用诗歌点亮孩子诗意人生的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深圳市靖轩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叶粤丽作“教育绿洲:城中村学校的教育生态重塑”的主题分享。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生态重塑行动方案。以课程为撬动点,深挖课程潜力,致力于培养有生命力、家国情、生活智与学习力的未来创造者。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罗湖中学负责人陈龙以“活力引擎:组织变革激发教师新动能”为主题开展分享。他提出,一所学校前进的力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技术赋能重构教育场景,二是以结构变革重建学校生态。他也肯定了教师在转型变革中的核心作用,专注学生的培养即专注未来。

深圳市翠园教育集团总校长、翠园中学校长郭玉竹在“向着教育幸福完整的更深处漫溯”的主题分享中,阐述了翠园中学创新人才 “大-中-小”贯通培养的探索路径,即通过学段贯通、课程贯通、文化贯通和资源贯通,打造“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翠园示范体系,形成贯通培养成熟的课程文化、教育生态、合作机制和评估体系。

深圳市草埔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红妹在“深港融合·芬芳未来——深港教育交流融合背景下的草埔小学高质量发展探索”的主题分享中,围绕三个层面来阐述如何实现粤港澳三地文化的同频共振,即粤港澳三地学校管理交流、粤港澳三地教师教研交流、粤港澳三地学生交流。

深圳市罗湖外语初中学校校长陈兴平作“AI赋能学生身体健康与学业发展”的分享。秉持AI赋能五育融合的整体思路,罗湖外语初中学校通过监测心理状态、建立预警机制、心理疏导和关注重大事件的方式,不断洞察学生心理常态、筑牢危机防线、守护心灵净土,达到提升学业高度的目的。

深圳市罗湖区梅园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徐博以“梅园启航:九年一贯制科创特色学校的创新探索”为主题展开阐述。在厚植科创思想引领校园文化的理念下,梅园实验学校不断完善科创体系,开创科创课程,构建科创环境,为学生创设学习生态,不断培育创新文化。

学术引领  深度点评

行业专家共话教育改革新实践

原点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评价专家韩杰梅认为,几位校长的分享虽然内容不同、方向不同,但都各具风格、充满激情。

当今社会,教育管理者的责任十分重大,面对的挑战也十分艰巨。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管理者,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确定课程系统,还要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提供背景和发展方向、确保组织运行的高效性;同时还需要在互联网时代引发的时间革命和思维革命大背景之下,不断审视社会的发展,不断寻求突破,追求真、深、新的教育,让学生的学习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让教育更加生动,更具生命力。

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二级教授、教师发展学院院长叶文梓表示,让他非常感动的是,罗湖的书记、校长在教育上不止想着远方的天空,还深深扎根在罗湖本土,以罗湖本土的条件去创新探索和成就教育梦想。

叶文梓还指出,教育与其他行业不同,需要具备两种独特的思维,一种是未来思维,另一种是阶段思维。教育领域正在加速转型,在这样的转型阶段,教育的前景越来越明朗:从学生的发展目标来看,要引领学生创新成长从育人方式来看,是单项培养到贯通培养、标准化培养到个性化培养、封闭式培养到开放式培养、单一关注学业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型。从教育资源来看,教育资源在不断完善与优化,教育要将学校资源与联动资源融合,让教育联通生活、生活联通实践,同时要用数字AI技术赋能教育、赋能孩子的未来。

圆桌沙龙  集思广益

共研教育改革新动力

在思享会沙龙交流中,罗湖教育系统的书记、青年干部、青年教师等代表和各位专家围绕“高中教育怎么办?”“罗湖教育怎么改?”开展沙龙活动,掀起头脑风暴,纷纷表达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改革决心,为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推动罗湖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会的香港教育大学等高校代表、企业家代表则跳出教育看教育,提供了更为开放、多元、融合的视角,共同碰撞改革思想、启迪教育智慧。

以“高中教育怎么办”为主题的圆桌沙龙由韩杰梅院长主持,邹膨鲜、朱丛云、张逸中、赵悦、张明明共同参与主题探讨。沙龙就两个话题展开讨论,一是阐述在高中教育阶段遇到的挑战,二是分享自己当老师后,与曾经自己学生时代遇到的老师有什么不同。在座分享者畅所欲言,理念不断碰撞,共话高中教育高质量多元发展。

1

以“罗湖教育怎么改”为主题的圆桌沙龙由叶文梓主持,李辉、苍锐、黄文源、李静、黄璇璇、孙洋参与探讨,共研罗湖教改之道。他们一致认为罗湖教育的改革要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科创教育与AI研究,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信息技术的加持,从教育内容和评价方面不断进行教育探究;注重团队合作,依托数字平台,不断进行技术融合,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让大模型步入校园。

这次党建引领“远航工程”系列活动是罗湖区学校领导队伍建设的一场创新探索,通过专家引领、主题汇报和沙龙分享,提升了罗湖区校领导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激发了全员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思想。

罗湖教育将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聚焦“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推进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系统重塑区域新质教育生态为出发点,推动四大突破领域,加快探索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罗湖样本。

撰文:叶淑萍

编辑 程德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