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宜居宜业!广州打造现代化岭南新乡村样板

南方日报 南方+

和美乡村,是广州这座繁华城市的另一面。对广州来说,加力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的成效,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短板也是“潜力板”,约占全市面积78%的广袤乡村显然也是广州最大的潜力和后劲所在,要加快补齐“三农”短板,让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比翼齐飞,让繁华城市与和美乡村交相辉映。

近年来,广州农业稳产保供成效显著、都市农业提速升级、和美乡村宜居宜业、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广袤乡村展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当下,广州正谋划实施“标杆示范、达标提速、消薄补强”三大行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高质量建设,打造现代化岭南新乡村样板。

走进广州乡村,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未来大有可为。

“土特产”做成大产业

南沙青蟹、增城丝苗米、沙田柠檬……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广州产的农产品让不少市民赞叹,原来自家也有这么优质的“土特产”。

“食在广州”声名远扬,得益于广袤乡村的供养。数据显示,广州共有3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44个产品入选2023年“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数量蝉联全省第一,全市经农业农村部认证的绿色食品总数达到135个、数量全省第一。

超大城市能有这么多在全国都叫得响的“土特产”,是大大小小的乡村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

在从化龙潭村,这里正先行先试打造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农田整治样板工程。不久前,该工程垦造水田项目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系统监管备案,项目共计新增耕地45亩,生成水田指标1451亩,新增粮食产能83817.36公斤。

龙潭村的万亩良田,是广州粮食生产的一个缩影。2021年至2023年,广州粮食播种面积每年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指标任务。同时,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连续8年全省第一。从一粒小稻种发展到如今的大产业,正是广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成果。

吃得饱,也吃得好。在增城太平村的广东乡丰特色水果产业园,近年来该产业园成功将阿鲁斯网纹瓜、阳光玫瑰葡萄、燕窝果等特色水果推向广州乃至大湾区的市场,一个村就可以是一个“百果园”,让市民餐桌好货不断。

一条乡村就可以串起一条产业链,兴起富民兴村的大产业。以花都瑞岭村为例,随着千家万户种盆景,串起全国花卉苗木产业链,不断开拓全球市场,让“岭南盆景之乡”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目前,广州加快推进“1+6”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目前建成了优品丝苗米、绿色蔬菜、北回归线荔枝、精品花卉、生态畜禽、现代渔业6条产业分链,累计创建2个国家级、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广州累计培育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为17家、200家、430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下,小乡村成为新科技的大舞台。

从化西塘村建起了智能养殖鸡舍,通过鸡蛋、鸡粪、投喂饲料输送带分区,可定时自动投料、清理粪便,做到鸡不散养、粪便不落地、鸡蛋不受污染。“鸡舍仅350平方米,一共养了3400多只鸡,每天可产蛋300多只。”农户曾柳英自豪地说。

正是广袤乡村的支撑,让每天实时在穗人口约2400万的广州“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不愁。目前,广州蔬菜、水产、水果的自给率分别超过100%、90%和70%。此外,广州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已在全国认定2422个生产基地。

吃得饱,吃得好,还吃得放心。广州通过深入实施“穗字种业”振兴行动,广州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

越来越多的乡村正筹谋大项目、大产业。

今年6月举行的“耕耘都市农业,共富广州乡村”2024年广州市都市现代农业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招商引资引智活动上,花都蓝田村拿下蓝田紫林·童心小镇项目,增城莲塘村拿下中民健康—增城莲塘春色乡村振兴(农康旅)项目,都是投资过亿元的优质项目,典型村纷纷唱起“主角”。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做深做精“土特产”文章,乡村成为投资兴业的新热土。

乡村游成为新潮流

国庆假期去哪儿?乡村游是热门选择。在广州也是如此。就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广州接待市民游客近629万人次,其中,广州市接待乡村游游客近290万人次。

为何能“火”?

理由之一是美丽宜居。走进番禺桥山村,如今,一条崭新的进村大道直通村内,平整的沥青路面,划线清晰的停车位,一进桥山村就耳目一新,给市民、游客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广州乡村游成热门选择。图为从化米埗村。资料图片

广州乡村游成热门选择。图为从化米埗村。资料图片

“回家就像回到景区!”越来越多的村民感叹。不只是进出村方便了,如今位于旧村和新村交界处的中心公园,既是村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游览桥山村的必去地标。此外,该村还将村内134块闲置地盘进行硬底化改造,打造成“微公园”“微田园”等,让村里处处都是好风景。

不只是桥山村,随着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成效的巩固提升,如今,广州全市超96%行政村可达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200条行政村可达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乡村生活也更便捷,随着基础设施补短板的推进,广州新改建农村公路86.57公里,建设“美丽农村路”66.35公里,全市农村供水规模化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98.4%。

除了宜居,还有乡村独具特色的岭南乡愁。如今每到假期,南沙湴湄村很“忙”,一群群学生来到这里体验,了解香云纱的故事。“香云纱染整技艺至今已有约600年历史。”在香云纱产业园的香云纱非遗文化馆内,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介绍香云纱的“前世今生”。

“非遗文化是我们村找到的新‘文化牌’。”榄核镇湴湄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张志涛说,该村以“星海故里”闻名,除了挖掘红色文化,他们也发现该村香云纱的制作历史,于是引入龙头企业共同打造非遗这张“文化牌”,让村里兴起研学游。

不只青山绿水,乡村的优势还有农业科技带来的新“卖点”。在花都蓝田村的自动化蔬菜工厂,自动播种育苗技术加持下,从种子到蔬菜可实现四季循环复种,农业生产也成为特色景观之一。种在空中的草莓、住智能楼房的猪、听音乐长大的鸡……农业新质生产力让乡村更有看点。

当然,还是因为玩得久,以前只能玩一个村、玩几小时,如今可以玩一条线、玩几天,来了就不想走。

蓝田村的新科技夺人眼球,周边的瑞岭村、马岭村也同样景色迷人。如今,总长38.5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起20条村,实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2023年,该示范带农业总产值超3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5万元。

“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上,和美乡村随处可见。图为花都区竹洞村。资料图片

“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上,和美乡村随处可见。图为花都区竹洞村。资料图片

打造一条示范带,带活一片新乡村。目前,广州以首批57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为重点打造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广州样板,花都区“花漾年华”、从化区“生态设计”新乡村示范带获评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

随着“新乡村示范带+”工程的实施,广州再接再厉,巩固提升已建成的14条精品示范带,稳步推进新建3条示范带。

新农人投身“潮”职业

广州乡村,不只是“诗与远方”,如今也是创新创业热土。

“直播间的宝宝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村民天然晾晒的荔枝干。”在从化锦一村的直播间,村民王媚率先成为该村的第一批主播,从第一次的害羞生疏到如今的轻车熟路,她已经习以为常。

如今,只要锦一村“上新”了时令果蔬,都可以通过该村的“锦一农心”视频号第一时间来了解,村民用朴实的话语、灿烂的笑容,既带货当地优质农产品,也“带货”锦一村的乡土人情,推荐起当地的旅游点,甚至是村里可投资兴业的项目。

“锦一村培养出的几位‘带货村姑’已经很有号召力。”锦一村党总支书记黄润财说,她们既会带货直播,也懂拍摄剪片,越来越多的村民也纷纷加入,人人都有机会成为锦一村的乡村推荐官。

随着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新形态兴起,乡村规划师、农业经理人、研学旅行指导师、植保飞手、民宿管家等“潮”职业出现,实现了让“原乡人”蝶变、“归乡人”创富、“新乡人”赋能。

锦一村村民蝶变为直播能手,而在黄埔麦村村,越来越多的粤菜师傅正选择归乡发展。在村民黄智聪看到又一个老乡回麦村村创业后,他回乡考察发现,得益于石芽顶天坑的火爆,曾经少人问津的家乡成为新“网红”村,于是他把自家房子改造为农庄,结果生意比预期还好,如今时常“一桌难求”。

游客来了,粤菜师傅归乡,曾经的“空心村”变成了归乡创业热土,还吸引了外来就业人口。2022年底,麦村村常住村民已达900多人,是数年前的3倍多,外来就业人口达800多名。

更难能可贵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来到广州乡村。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种地像打游戏一样简单。只要你会操作手机,就可以借此操作农业无人化设备了。”在黄埔莲塘村,放眼约300亩的农场,只见稻穗摇曳却不见人影。极飞超级农场运营负责人叶永辉说,机器能代替人力下田,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加入,有同事就直接住在村里。

专家来了、企业家来了、年轻人来了,成为新农人的主力军,带来新技术、新产业、新思想,给广州乡村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南沙鹿颈村,随着鹿谷·智汇产业园开门迎客,引进来广州市华联电气工程有限公司、黄埔文冲船厂、恒丰机械等优质企业,还配套约1500套高标准人才公寓,产业有了、人才有了、生活配套也更完善。鹿颈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黎耀洪算了一笔账:该产业园比升级改造前每年增加约450万元。

乡村生活也悄然改变。在花都三华村,越来越多新农人参与全村决策,打破思路打开古祠堂的大门,古祠堂“变身”为农家书屋、民俗博物馆,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正是对古祠堂的创新利用,让古祠堂的人气超越商场、公园,成为三华村的“文化招牌”。

广州乡村迎来新风尚,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建立健全四级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广州累计创建了国家级、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2镇10村、22镇212村。

数读

广州乡村振兴成果一览

连续3次获国家“菜篮子”考核优秀、连续5年获省乡村振兴考核珠三角核心区第一名,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连续8年全省第一

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已在全国认定2422个生产基地

通过深入实施“穗字种业”振兴行动,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广州经验被全国推广

加快构建“1+6”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已创建2个国家级、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培育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为17家、200家、430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累计分别创建国家级、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2镇10村、22镇212村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已连续16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样本

清河村探索农文旅融合之路

白天研学忙,晚上夜游旺

如今,人和园乡村振兴农业观光园(下称“人和园”)成为白云区人和镇清河村的“明星”项目。

早上,这里是农业科研的“试验田”,以稻鱼共生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多个院士项目集聚在这里,研究人员将设想变为实践,来研学的学生都惊叹农业原来这么酷。

晚上,这里是夜游遛弯的好去处,五彩斑斓的灯光将这里变为一片灯海,又“潮”又“土”的各色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让园区人气在夜间达到峰值,越夜越精彩。

人和园早晚的巨大差别,展示了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的一个新趋势,既可以是高大上的科研基地,也可以是接地气的“网红打卡点”,生产和生活可以丝滑切换。

院士项目集聚

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肥。目前,人和园最名声在外的项目是稻鱼共生示范基地。作为院士项目,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优质稻育种首席科学家周少川联手打造。

所谓稻鱼共生,是一种田面种稻、水体养鱼的生态农业模式。“鱼在田中游,如果放了农药,鱼就活不了了。”刘少军解释说,稻鱼共生将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在提高农田生产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农田生态恢复和保护。

科技赋能下,稻鱼共生示范基地种上优质稻——美香占2号,养上优质鱼——合方鲫2号,都是高经济价值的优质品种,让农业生产也更有“钱”景。

“传统水稻种植每亩产值为2000多元,通过稻鱼共生模式,我们希望可以实现每亩产值8000元、1万元,甚至2万元。”周少川看好稻鱼共生的经济潜力。

无论是生态价值,还是经济价值,稻鱼共生都要实现“1+1>2”的效果,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稻鱼共赢”的目标。

科研项目看专家,园区运营看运营方。2021年,在白云区、人和镇的支持下,清河村流转水体农田1800多亩,由食尚(广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成人和园,开始了新探索。

“农业始终是园区的底盘,一二三产融合都离不开农业生产。”作为人和园的“管家”,人和园总经理顾文妹对于园区内的农业项目已是如数家珍。

企业加入带来了市场思维,让优质农业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了科研价值到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我们研学项目的收入,这两年已初步实现了园区的收支平衡。”顾文妹算了一笔账,他们服务好科研项目的同时,面向大众的农文旅融合的新项目一年四季也预约不断。

这只是开始,人和园还引进刘少军院士、周少川研究员工作室落户并揭牌启用,建成周少川水稻研发基地、智慧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和院士林、月季园林等项目,成为越来越多创新项目的“试验田”。

“夜经济”兴起

夜幕降临,人和园切换为“夜间模式”,最近化身为“九州风情不夜城”开门迎客。

晚上走进人和园,在田间地头的灯具的点缀下,稻田、瓜田、鱼塘等摇身一变成为灯景,共同上演“国风花灯秀”。田间道路上,除了各色特色摊位,还有柔术表演、水雾门舞蹈、篝火晚会等表演项目轮番上演,游客也换上汉服游园、喝彩拍照。

“以前不会想到清河村晚上还这么有人气。”清河村第一书记邓淑媛说,越来越多的村民都自豪地招呼亲朋好友来玩,夜游已经在村里兴起。

清河村的灯光秀如此迷人,是专业团队量身设计过的,既不影响作物生长,也因地制宜设计了灯景。顾文妹表示,此次“九州风情不夜城”的主题将持续到国庆假期,即便日常没有主题活动,晚上入园人数也能达到约3000人次。

灯光秀的火热,是团队有了想法就大胆去试,让园区的每一块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在持续坐稳农业底盘的同时,更多配套服务项目也将陆续落地。

“我们正把塘基路创新改造为越野卡丁车场,将成为园区的下一个‘打卡点’。”顾文妹介绍,人和园会展中心、稻田餐厅、乡村音乐酒吧、顶级民宿集群、省级垂钓基地等创新项目都在推进中,不断实现“广州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广州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园”的核心目标。

村园联动下,人和园对清河村的拉动效果也很明显,带动周边村民就业500多人次,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达590万元。2023年,清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05.3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3.67%。

产村融合是大势所趋。“清河村借助海滣社、草地社面朝人和园、背靠流溪河的地理优势,以人和园产业辐射带动周边资源,盘活流溪河岸、青砖大屋、百年古树等文旅资源。”清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桂佳说,更多好项目正慕名而来,清河村迈上的农文旅融合之路正越走越宽。

南方+记者 傅鹏

编辑 张晓晨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