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佛山市第三个“企业家日”和“人才日”即将到来之际,佛山市召开全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系统人才座谈会,倾听人才代表意见建议,推动人才服务工作走深走实。
座谈会上,9位代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研究领域,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佛山教育高质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激活‘十大传统文化’”等主题深入交流,建言献策。
佛山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系统人才座谈会现场。 南方+ 高雨宁 拍摄
禅城区澜石中学党委书记董蔚认为,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让学生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佛山市中医院肿瘤中心主任陈学彰建议,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副馆长刘奇俊表示,祖庙文化是佛山人的信仰高地,要传承和弘扬祖庙文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佛山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引育用留”人才措施,从多维度为人才提供优越的服务和保障。比如,在教育领域实施“新强师工程”,打造“十百千万”强师体系,构建领军、中坚、后备人才梯队;在医疗卫生领域创新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四名工程”,全面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为医疗卫生人才发展提供平台保障;在文化领域深入实施文化英才工程,引进培育佛山“十大传统文化”英才,聚焦培育一批勇于创新的文化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佛山市副市长文曦表示,将用心用力用情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形成广大教师、医生、文化工作者敬仰人才、争做人才的良好局面,希望各类人才相信佛山、选择佛山、扎根佛山。同时,佛山将继续在人才“引育用留”上想办法、找对策、出实招,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性循环,构建人才近悦远来的政策体系。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高雨宁 南方+记者 叶能军
通讯员:李丽莎 王蓉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