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生育教育师高级研修班暨东莞市妇幼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圆满举办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订阅

9月12日-14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 年)》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推广生育教育工作新模式,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及各级医院的妇幼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妇幼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素养水平。由广东省护士协会生育教育分会和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主办的首届《生育教育师高级研修班》暨东莞市妇幼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在东莞举行,参考国际生育教育课程,邀请了国内的知名专家授课,来自广东、重庆、成都、湖南、浙江等五个省份300多名学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骆庆明在开幕式中发表讲话,他从学习班的温度、高度、深度、广度四个方面进行了深情的激励和鼓舞,寄望产科医护人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能忽略了医学的核心使命—那就是对生命的深切尊重和对母婴健康的全面关怀,将生殖健康的优秀理念和知识融入到助产实践中,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为母婴提供最优质的照护,用双手和智慧托举一个个新生命,更是托举了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从而为国家的出生人口数量和质量作出贡献,对下一代人的健康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徐鑫芬主任委员聚焦于《助产士在生育力保护中的作用》,解读了国家《生殖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3-2025年)》、当前生育率的持续下降现状和国家人口战略的调整政策,提出了“医社家”模式,以助产士为核心,将“助产士+社工”组合打造成新型、高效的生育力保护模式,组建“爱与生育讲师团”,建设一支具有共同价值观和高度使命感的讲师队伍,打造全国生育力保护教育的标杆团队,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余桂珍主任精彩地讲授了《愉快的生产-产程舒适技巧》、《骨盆与最佳胎方位-自由体位助产方法》及《通过视触听查早期识别胎头位置异常》,课程内容围绕如何通过个性化的分娩方案、非药物镇痛方法、创造温馨的分娩环境、优势体位和运动来扩大产道、加强产力、矫正胎头位置异常,以促进自然分娩。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校长朱凤明在《产前教育策略》课程中,分享了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产前教育课程,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互动式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关注如何根据孕妇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以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和管理水平。

全国知名讲师骆冰在课程中强调了演讲技巧和互动技术的重要性,分享了如何通过有效的开场四步法(快速暖场、建立信任、学会下饵、破冰或分组)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建立信任。此外,她还探讨了如何通过六顶帽子的思考方法来促进创新和系统性思维,以及如何通过情感升华来结束课程,确保听众能够带着积极的情感离开。

台湾贝斯特助产所所长万美丽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入的专业知识,为在场的学员带来了一场关于分娩体验和母乳喂养的精彩工作坊。通过案例分享、创新性互动式教学和实操演练,帮助学员们掌握了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产前教育课程,以及如何通过示教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共同建立积极的分娩体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游川主任通过《医务人员如何做好妇幼科普》课程的讲授,指导医务人员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妇幼科普工作。她强调了医务人员在普及妇幼健康知识中的关键作用,并提供了实用的科普技巧和方法。医务人员将能够更自信和专业地开展妇幼科普工作,促进妇幼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原深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科护士长陈小荷探讨了社交媒体在围产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社交媒体已成为传播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的围产期健康教育,分享了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

广东省护士协会生育教育分会会长、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主任护师黄丽华为大家分享了《生育教育高级讲师的培养与发展趋势》,引导同行重视围产期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让学员们深刻了解到培养新时代生育教育人才的重要性,推广生育教育工作新模式,与国际生育教育模式接轨,共同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素养水平。

通过三天的系统培训,最后通过抽签的形式以不同的主题开展生育教育高级讲师的考核,学员们纷纷展示出对课程的理解,也涌现了一批优秀、具有潜力的讲师,相信未来生育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将更加完善,在广东省护士协会生育教育分会的引领下,共同推动生育教育的发展、促进妇幼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

供稿:石晓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