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局|人才、企业家、科技,金风玉露共筑禅城

南方+

banner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01:29

人才、企业家、科技,金风玉露共筑禅城

金秋九月,佛山第三个“企业家日”“人才日”到来之际,禅城再度闪耀全城。

9月25日晚,“‘才商聚禅城,科技创未来’——2024年禅城区人才·企业家·科技共融之夜”在美陶湾8号艺术码头举办,在全市率先高规格地致敬、礼遇人才和企业家,以城市之名共赴时代之约。

企业家、人才、科技,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铁三角”,此次活动首次将三者融为一炉,表彰禅商“脊梁”“青睿”,首设“引才大使”,签约人才合作项目,发布“1+N”科技政策,落地科技金融项目。

金风玉露汇聚禅城,为共筑“佛山之心”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活动上,首批禅城“引才大使”集中亮相。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以城之名致敬名企英才

自佛山设立“企业家日”“人才日”以来,每年9月,作为中心城区的禅城,以城市之名“深情告白”企业家和人才,尊商爱才的氛围热烈动人。

又是一年丰收季。锚定打造“佛山之心”,近年来禅城高质量发展成果斐然。去年GDP接近2400亿元,在全省地级市辖县区中排名第四,在全国地级市辖县区中排前十,并勇夺佛山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第一名。今年上半年,该区GDP增长4.1%,跑赢全省、全市大盘。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15位。

今年上半年,禅城区GDP增长4.1%。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今年上半年,禅城区GDP增长4.1%。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这些耀眼的成绩背后,是广大企业家的实干创新,凝结着各领域人才的智慧和汗水。

当晚活动上,名企毕至、英才云集,站C位、当主角,成为这个城市之夜最闪耀的明星。全城地标亮灯,现场掌声不辍,向他们致以最高礼遇和最大敬意。

他们当中,有叶德林、吴启超、姜小波等一手缔造行业航母、制造龙头的“禅商脊梁”,也有吴长华、陈志杰、庞浩林等新锐旗手或“创二代”的“禅商青睿”,展现了禅城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前浪后浪接力奔涌之势。

一批贡献突出的企业家授予“禅商脊梁”荣誉称号。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一批贡献突出的企业家授予“禅商脊梁”荣誉称号。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还有三度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的肖必威,辞去海外优渥的岗位,落户禅城推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产业化;一头扎进现代农业的郭勇军,带领公司参与的项目,摘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禅城这片创业创新沃土的加持下,公司老树发新芽,走上科技引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郭勇军说。

目前,禅城引进像肖必威、郭勇军这样的人才资源总量达32.44万人。其中,硕士及副高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总量1.51万人,高技能人才超9万人。截至今年6月全区共有经营主体数量43.08万户,同比增长28.5%,连续两年保持全市最高的增速,形成了雄厚的人才“家底”和蓬勃的市场活力。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李腾飞说,落地禅城三年来,该院吸引聚集了一批核心科研人才,为当地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是第一脊梁,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关注禅城、选择禅城、扎根禅城,把奋斗的足迹留在禅城、把创业的平台建在禅城、把拼搏的青春闪耀在禅城。

强心凸显吸引近悦远来

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让禅城近悦远来总相宜?

佛山是“功夫之城”,禅城招才引智“很能打”。

近年来,禅城紧跟时代和人才需求,不断迭代和完善政策,持续推进“禅聚英才”五大行动。今年又进一步整合线上线下人才服务资源,从五大方面、四大措施着力,加快打造“金禅”人才服务体系,让城市与人才共生共荣。

“有内涵、有深度、有梯度,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有很强的吸引力。”李腾飞认为,禅城的人才工作既从大处谋划,也从小事着手,覆盖面广、针对性强。

从海外回国这两年多,肖必威早已把禅城当作第二故乡。面对挑战时,当地政府和企业都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资源,帮助他攻坚克难。作为“新佛山人”,他又深深地被当地友好包容的社会氛围所打动。

“这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无论是创业者、科研人员,还是企业家,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肖必威说。

有研广东院落地禅城3年,吸引一大批人才集聚。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有研广东院落地禅城3年,吸引一大批人才集聚。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佛山企业服务“益晒你”,禅城安商暖企“够硬核”。

近年来,禅城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深化改革,久久为功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今年以来,禅城更是率先在全市启建中央法务区,开展“聚光灯计划”,整合政策、法治、金融等社会各界资源,为全区企业赋能,代表城市中心在更大范围参与竞争、拓展市场、打响品牌。

“禅城之所以成为城市中心,在于历届区委、区政府高效务实,尊重企业家、尊重人才。”禅城区工商联主席、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启超深有感触:近年来,禅城“强中心”地位愈发凸显,通过大量引进人才,弘扬企业家精神,助力产业发展勇立潮头。

大学毕业后从重庆来到佛山,佛山创意产业园董事长邱代伦在禅城经商已有30年。“我在全国20多个省市都做过生意,对比下来,禅城是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在禅城与企业同频共振的过程中,禅城区工商联当好“娘家人”,用心用力用情服务好、呵护好广大禅商。

近年来,禅城区工商联坚持党建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培育工程,先后打造“禅商茶叙”、禅商大讲堂、禅商思享会、青蓝结对等政企交流学习平台,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城研学,持续为民企高质量发展服务赋能。

尤其是“青蓝结对”工程,由资深企业家组成的导师团队与青年企业家开展的“传、帮、带”活动,培育一支高素质新生代(青年)企业家队伍,助力禅商基业长青。

佛山市新东鄱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庞浩林说,在禅城,不仅社会重视人才,政府和前辈的企业家也积极帮扶企二代和年轻人,让青年企业家更具活力,成长得更快。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广大禅商、各路英才正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奋力书写城市和产业的不老传奇。

筑巢聚凤携手共创未来

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地市通过设立“企业家日”和“人才日”,激发创新动能、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群雄竞逐,何以突围?禅城再出大招,释放强烈信号。

此次活动上,首批禅城“引才大使”集中亮相,既有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殷红军、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李家玉等资深的技术经纪人,也有原力生物CEO王洪勇、艾感科技总经理周清峰等科创企业带头人,还有深圳留学生创业园的操盘手,将共同拓展禅城人才“朋友圈”,助力打造聚才“大磁场”。

一座城市要让“天下英雄尽入吾彀”,讲究的是“引育留用”。要想让人才引进来留得住,不仅要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更要提供让人才发挥才智、大展拳脚的舞台。

因此,禅城与留学生创业园、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签约,将携手推出系列重点人才合作项目。

禅城与留学生创业园、广东高校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签约。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以才荐才,筑巢引凤。这是禅城人才工作的新打法,将进一步推动人才扎根禅城创新创业,让越来越多的人才“如鱼得水,如鸟归林”。

科技是连通人才和企业家的重要桥梁。抢抓新质生产力的风口,禅城立足自身实际,打出“组合拳”——构建“1+N”科技政策体系,实施六大任务,开展14项举措,包括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培育科技企业,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加快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强化科技招商,营造优良科创环境等,目标打造湾区产业科技转化高地、佛山科创服务中心。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支撑。在禅城推动下,佛山产研院等创新平台联动保险、私募、风投等金融机构,促成中试保险、天使资金池等项目落地,以资本活水浇灌科创之花,终有日收获硕果。

禅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叶平表示,禅城将调动一切资源聚焦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创生态环境营造,着力打造一支会技术、懂产业、有渠道、能成事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帮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让更多科技创新人才不仅“无后顾之忧”,更能“有用武之地”。

投桃报李,共同奔赴。禅城的发展也得到了人才、企业家的积极回馈,他们奋发进取,与城市同创未来。

肖必威已组建起一支20多人的团队,近期将推动成立国内领先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公司,并在禅城建立规模化生产线。

从创新人才到创业的企业家,郭勇军下定决心加码创新投入,全面布局生态农业,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全产业链。“为国家‘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工程贡献禅城力量。”

禅城区工商联联合佛山产研院正奔走于实验室与企业之间“穿针引线”,为佛山、禅城建好平台,引入好项目、好人才,为推动禅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服务。

企业家、人才、科技,三者密不可分、互促共进,共同唱响禅城高质量发展的奏鸣曲。

潮起岸阔,当晚尾声,一场在8号艺术码头的“人才之夜”音乐会,将“佛山之心”尊商重才的氛围推向高潮。禅城企业家和人才共同高歌,为迈向新征途鼓劲。

奋进禅城,未来可期!

采写:南方+记者 罗湛贤

拍摄:廖明璨

剪辑:陈禧彤

阅读更多:

青蓝结对,禅商“焕新”

禅城读者群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