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省政协文化文史研究专员曾庆榴:不管座下板凳“冷热”,始终要实事求是

南方+

导读: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勇立潮头、破浪先行,从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省份,到连续35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实现跨越式发展。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联合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奋进新时代 讴歌创业者”全媒体报道,深入采访我省各级政协委员中的代表人物,讲述他们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的奋斗历程,弘扬广东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激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


03:27

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省政协文化文史研究专员曾庆榴:不管座下板凳“冷热”,始终要实事求是

走进曾庆榴的书房,桌子上下堆满了材料。这是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展馆的展览提纲和相关文稿。审订这些文字,是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省政协文化文史研究专员曾庆榴退休后的日常“工作”之一。

“对我来说,退休前和退休后并没有什么区别。”从事党史研究近60年,退休10余年,曾庆榴始终笔耕不辍。不久前,由他执笔的《黄埔军校史1924-1927》出版面世,这是他退休后撰成的第3部黄埔军校史相关的著作。

著书授课之余,自幼喜爱文学的曾庆榴还尝试结合多年积累的党史研究素材及心得,“跨界”写剧本、参与制作革命史影视作品,观看者众。有年轻人戏称,“曾老师真是‘斜杠青年’”。如何让党史研究成果更好走近大众?年近耄耋,曾庆榴仍然“在路上”。

曾庆榴  南方+ 钟志辉 拍摄

曾庆榴  南方+ 钟志辉 拍摄

“入了这行就要准备‘坐冷板凳’”

南方+:您为什么在青年时代选择攻读史学,并在之后将党史研究作为自己一生的志业?

曾庆榴:我非常喜欢文学,年轻时也算是文学青年,梦想从事古典文学研究。1964年,我被中山大学历史系录取。当时考上大学非常不易,所以在专业选择上没有考虑太多。到现在,我都牢记老师在入学教育时对我们说的一番话:“你们进了这个专业,就是要准备‘坐冷板凳’。”从此我就下定决心,要深耕史学。

大学期间,我和4位老师、6名同学用几个月时间徒步粤赣湘三省,路经井冈山、安源、韶山等中国革命史的重要见证地,行程数千里。在路上,我们还利用手头工具编了一个小报《踏遍青山》,将见闻观感记录下来。正是这段年轻时的特别经历,为我后来选择从事党史、革命史、广东地方史的教学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南方+:从事党史研究近60年,回顾以往的研究经历,这段职业生涯中最触动您的一刻发生在什么时候?

曾庆榴:党史研究是一个长期性工作,很难说有最触动我的那一刻。如果有的话,应该是最终的工作成果。到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后,我和同事们花费4年多的时间编撰了《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第一卷),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广东党组织自1920年至1949年近30年的革命历史。

此前,我的前辈们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史料征集工作。在他们的工作基础上,我和同事尽量按照可信可读的原则,用两年时间分头写作,两年时间修改、统编和校对,可以说每一行字都经过仔细推敲,倾注了很多心血。

“坚持为社会提供实在而非朦胧的成果”

南方+:有人说:“历史枯燥又无聊,学来有什么用?”您如何看待这句话?

曾庆榴:以史育人是一个间接而非直接的过程。通过对历史经验、历史规律、历史知识和历史智慧的学习掌握,可以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经验蕴含在整个历史当中,需要个人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在此基础上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南方+:您曾说过,研究历史要带着两套工具:一个“望远镜”、一个“显微镜”,同时 “通”和“专”要辩证看待,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曾庆榴:研究任何课题,首先都需要用“望远镜”,具备一个宏观的认知和视野,否则便做不深、做不透。用“显微镜”就是要聚焦小问题、小切口,不如此就做不出自己的东西。

“通”和“专”道理一样。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做“专家”并不难,做“通家”才难。就拿专门研究广州街道史的专家为例,如果他想要对某条街道展开研究,那么一定要对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的相关情况有所了解。因此,“显微镜”和“望远镜”、“通”和“专”要辩证看待。

南方+:史学研究需要坐得住冷板凳,您是否有过“坐不住”的时刻?

曾庆榴:一直以来,我都以很享受的状态从事党史研究,从不觉得读史料是一件苦差事。退休后,我给自己定下4个目标:坐得稳书房、下得了厨房、走得了操场、上得了讲堂。每天都会专心读书、写作4个小时,并且觉得很有乐趣。对我来说,退休前与退休后,并没有什么分别。

做历史研究要经过时间沉淀,需要持之以恒地训练写作等基本功。我希望有志于此的年轻人们立下一个志向,从自己的积累出发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走学术化的发展道路。无论座下“板凳”冷还是热,都要从史实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为社会提供实在而非朦胧的成果。

“助力创作更多可信可读可观可感的精品”

南方+: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从新中国史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我们能够汲取怎样的前行力量,以史鉴今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曾庆榴:推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全面改革,都要在已有的历史基础上进行。广东位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交通便利,新思想新技术易传播;广东人敢想敢干、勇做排头兵,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吸收转化,借以做好未来的工作。

南方+: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党史研究成果应如何守正创新“飞入寻常百姓家”?

曾庆榴:在这方面,我作了许多尝试。例如将研究成果 “搬”到舞台或者电视上。

退休后,我参与了大型历史文献片《黄埔军校》的文稿撰写,以及《国际歌》《省港大罢工》《首途》《红棉绽放的日子》《黄埔!黄埔!》等影视剧、情景话剧的讨论和制作。我今年79岁,仍然在学、在尝试这些新鲜事物,有小年轻戏称我是 “斜杠青年”。在这方面,年轻人会比我更有优势,也需要他们参与进来。

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位党史研究者都能写剧本、上舞台。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党史研究者不该以成为“网红”为自我要求。但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积累,为不同领域的内容创作者提供准确的史料和正确的史观,在可信基础上催生更多可读可观可感的精美作品,吸引更多人走近党史、了解党史。

南方+:担任省政协委员以及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副主任期间,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在履职方面有哪些感悟和成效?

曾庆榴:当选省政协委员后,我主要聚焦文史资料编纂和地方文物保护建言发言,也参与了数次实地考察。对文史资料,我始终充满感情。当我还是学生时,偶然翻到由政协系统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读到许多在书本上读不到或未曾展开的内容,大大扩展了我的阅读视野,可以说是帮助我打开并进入史学大门的关键。

这段经历,让我感到文史资料工作确实是为后人服务的。担任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期间,我从文史资料的阅读者变成文史资料工作的参与者,与同事们一起整理了历年来广东各级政协征集而未经出版的文史资料文稿,并汇编为《广东文史资料精编》上下编共12卷。能够参与这些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期间的种种经历也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对自身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口述时间:2024年7月4日

口述地点:曾庆榴家中

文字:南方+记者 陈嵘伟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钟志辉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海报设计:刘子葵 程子宜

统筹:任海虹 马立敏 祁雷 李细华 张冠军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蓝淑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