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 向新行|茂名茂南:奋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南方+

打造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效应明显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是茂名市委对茂南区的定位,也是最具针对性的工作指导。

近年来,茂南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统筹和总抓手,扎实推进茂南现代化建设。

磨砺始得玉成。依托炼油转型升级、补链强链招引项目,绘制石化产业招商图谱;乘着产业转移东风,建强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换新装,和美乡村紧跟追赶,城市更美丽,乡村更靓丽……茂南将发展优势转化为新增长点,以拼搏干劲展开胸襟,开放之姿迎接新机遇,向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迈出愈加稳健的步伐。

  茂名市茂南区站南片区路网通达,高楼林立,打造入城“第一印象区”。

 茂名市茂南区站南片区路网通达,高楼林立,打造入城“第一印象区”。

   受访者供图

聚势赋能

构建“大招商”格局

在佛山市禅城区,深圳禅深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挂牌茂南招商处,建成集湾区产业招商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茂南乡贤驿站于一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在企业家门口招商,既“引进来”,又能“走出去”。

这个中心的建成说明,如何让企业纷至沓来,思路是决定出路的关键。

茂南区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招商,“懂产业、通政策、会谈判、善服务”的茂南招商铁军专班作为突破口,围绕石化产业“升链”等精准招商,让项目快签约、快落地。“一马当先”引领“万马奔腾”,茂南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企业入驻。

2024年以来招引超千万元项目9个、总投资额12.03亿元。茂南·罗定(禅城)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后,首批6家进驻单位进行了签约。

产业园是强工业、强县域的主要战场。茂南打造五大园区,全覆盖开展综合金融服务,为企业授信超10亿元,协调智融汽车城等企业项目融资超2亿元。

 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片区200亩标准厂房效果图。

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片区200亩标准厂房效果图。

金融服务作保障,写好“筑巢引凤”文章,茂南交出“保姆式”答卷。“一项目一领导一专班”定期调度重点项目,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力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茂南区委书记廖述毅表示,要聚焦聚力抓项目,深化产业链招商,科学规划建好园区,根据各个园区不同的发展定位,精准发力,开创产业新局面。

   受访者供图

乘风而上

产业升级向新

走进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片区,1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以及顺达大道、园区水质净化厂一期等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新质生产力产业前景广阔当下,园区产业发展定位聚焦高端制造、精细化工、汽配行业、食品加工等产业等,转型升级制造业。茂南打造高水平产业发展平台,下好产业集群现代化这步棋。

 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片区。

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片区。

园区发展势头迅猛,重点产业向新而行。茂南建设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项目,科学谋划布局中下游产业链,尽快实现“万亩千亿”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目标。

上半年,茂南全区42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72亿元,比预期进度快,4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建设。比如,投资10亿元的京塘罗非鱼全产业链项目120多亩用地已摘牌落地。

茂南是工业强区,也是农业大区。今年,茂南罗非鱼养殖被多项会议研究讨论,聚光灯下,有了基地建设、科技、金融、市场、禅茂帮扶等支持,入珠融湾步伐再加快。

 茂南区金塘镇白土村委会石头屋村“阿朱家籺”的食品厂。

茂南区金塘镇白土村委会石头屋村“阿朱家籺”的食品厂。

“羊角花生”“禄段古荔”等土特产,茂耕记品牌平台,“信”字号茂南优品等,也成为茂南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茂南发展“微工厂”86家,解决村一级的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的问题。例如,鳌头镇合岗村扫把加工场年产值300多万元,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村民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

   受访者供图

美美与共

城乡发展同并进

今年七夕节,油城墟开展鹊游奇妙夜活动,吸引了周边近2万名群众趁墟享盛宴。高质量打造油城墟,做好露天矿生态公园周边村庄整治提升,通过墟村联动,“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

如今,油城墟成为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文旅融合、移风易俗等的一个样本,是茂南深入贯彻全省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的具体体现,这样的实践点在茂南大地开花结果。

 油城墟开展鹊游奇妙夜活动。

油城墟开展鹊游奇妙夜活动。

放眼茂南发展全局,“茂名新城”茂东片区建设全力推进;17个镇街各展身手,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打造美丽圩镇。

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茂南主城区也越来越美丽,老城区焕发新活力。红旗路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工程完工,修缮恢复了新华书店、百货大楼历史原貌,最大程度保留油城记忆;袂花江、小东江绿美升级,城市“沿”小东江拓展转向“拥”袂花江紧凑布局;道路交通网日益完善。

 小东江旁,道路通达。冯洁云 摄

小东江旁,道路通达。冯洁云 摄

群众幸福感越来越高。9家长者饭堂建成投入使用,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超4万人次;“好心网格”试点和“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全面铺开,在社区内形成了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

一个个项目的按质推进或提前完成,茂南在“百千万工程”的大道上,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功能,跑出茂南加速度。

   受访者供图

案例

抓好“一条鱼”

打造茂南罗非鱼标准

近日,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举行科技金融赋能罗非鱼高质量发展培育交流会。禅茂工作队邀请水产养殖方面专家授课,发挥禅茂帮扶协作力量,满足罗非鱼产业链上的金融及科技需求,进一步促进罗非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茂名是“中国罗非鱼之都”,茂南是其核心区。1966年罗非鱼被引入茂南区公馆镇,在茂名引入时间最早。经过多年发展,培育了优质种苗,标准化养殖技术成熟,产业培育体系完善。

目前,茂南区拥有茂名唯一1家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同时拥有1家省级罗非鱼良种场、13个罗非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023年产业总产值达17.5亿元。罗非鱼,成为了茂南一项县域支柱产业。

在已有产业基础上,进一步擦亮茂南罗非鱼“粤字号”农业品牌,重点发展罗非鱼“一条鱼”全产业链,成为茂南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为此,茂南制定了罗非鱼产业提升工作表,打造一个基地五个中心N项服务的“1+5+N”罗非鱼服务体系。

今年3月,茂南新增一大罗非鱼链主企业,投资10亿元发展罗非鱼全产业链;4月28日,茂名市委常委会会议在茂南召开,将“一条鱼怎么抓”作为茂南的重点任务;6月13日茂南区委书记专题会上,成立了工作专班,打造罗非鱼重点项目。

茂南与禅城签订《罗非鱼产业服务体系帮扶协作框架协议》,与邮储合作搭建罗非鱼综合金融服务中心,与茂名海关成立罗非鱼公共检测服务中心……按照规划蹄疾步稳进行,正打造罗非鱼的茂南标准。

“要利用科研力量培育优质种苗,研发饲料绿色养殖,升级养殖环境,塑造茂南区域罗非鱼品牌,打造文化IP,将罗非鱼产业发展推向新层次。”茂南区委书记廖述毅说,政府、企业、银行、研究机构共同发力,推动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撰文:颜志雄 通讯员 朱爵海

编辑 苏斯铭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