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国际会展中心展露雄姿,新建汕头站一期站房投入运营,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不断跃升;汕头官宣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举办时间,引发海内外潮人热烈反响;华侨试验区设立迎来十周年,2024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再掀热潮……
风拂南粤、潮聚侨乡。国庆前,从基础设施到服务提升,从文化繁荣到产业发展,一幕幕鲜活的“小场景”展现出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能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汕头实践的生动注脚。
从昔日“省尾国角”的边陲小城发展成为开放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汕头经济特区始终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一路大胆探索、快速发展,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当前,汕头正坚定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坚持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着力形成“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勃发新气象、闯出新路。
汕头城市会客厅尽显现代魅力。方淦明 摄
工商并举“新”风劲吹
9月26日至27日,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以下简称“中数大会”)将第三次在汕头华侨试验区开幕。大会以“聚数联侨数创未来——数字筑基厚植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打造多个热点专题活动和特色活动。“中数”之声,将再次响彻鮀城。
华侨试验区,生于改革、长于开放,“新”是这里持续突破自我、不断创造辉煌的底色与内核。作为全国唯一以“华侨”和“文化”为核心概念的国家级发展平台,华侨试验区依托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和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跨境通信优势,着力打造侨乡数字经济增长极。
华侨试验区建设深汕协同创新科技园,加快产业集聚。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当下,不仅数字经济成为汕头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汕头制造”魅力出圈。这背后,是汕头坚持以“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引领发展突围,把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并通过创新驱动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如今的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势头正劲。全球规模最大的风电机组六自由度测试平台、单机测试容量最大的陆上试验基地落地建设;锻造50公里内“从一滴原油到一件成衣”的全球最完整产业链条,总投资305亿元的国际纺织服装城以及总投资35亿元的玩具城正加快建设;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中数大会、服博会、玩博会等成功举办,打响产业“金招牌”。
发展动能持续增多,多领域捷报频传,为汕头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近日,商务部公布了2023年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考核评估结果,汕头获评第二档“成效较好”综试区。素有“百载商埠”之称的汕头正不断夯实外贸产业基础,建强“买全球卖全球”贸易网络,推动“汕货”出海。
时代考卷常出常新,汕头实践步履不停。另一视角看,汕头大地“新”风正劲。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汕头科学城全面启动建设,南澳科学会议成为基础研究领域高端学术交流品牌,同时各产业链转型升级如潮水般奔涌,让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三江出海潮聚向汕
在刚过去的8月,东南亚国家又掀起了“侨批热”——先是马来西亚,汕头“三江出海·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在吉隆坡举行,展出了近200封侨批及相关资料图片;紧接着,侨批历史文化展又走进柬埔寨金边,吸引逾千人参观,所到之处反响热烈。
“小时候,我就帮家人写侨批,我对侨批并不陌生。”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总会长林家光在吉隆坡侨批展看到熟悉的侨批时,乡愁一下子涌上心头。他说,侨批记载的不仅是对桑梓的思念情怀,更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世界交融互鉴、迸发活力。
作为著名侨乡,汕头海内外乡亲众多。这一封封漂洋过海的侨批,从前是连接游子与故乡的信笺,而今却有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汕头诚邀海内外潮籍华人回乡参加“两大盛会”的请柬。
今年11月18日,汕头将举办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随着“两大盛会”主题“潮聚·向汕”正式确定,汕头将以一场经济、文化、青春、团结的精彩盛会,全面展示新时代侨乡的新面貌、新形象、新作为,谱写全球潮人大团结、大合作、大发展的新篇章。
汕头国际会展中心。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依托侨乡优势,汕头经济特区对外交流的大门也越开越大。近年来,汕头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持续深化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四项行动”,切实将“侨”的优势转化为汕头发展优势。
2023年,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率汕头市友好代表团赴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访问,带动37个项目成功签约,总额超200亿元。2024年,汕头友好代表团再次赴马来西亚、柬埔寨,签约47个项目。
一次次敦睦乡谊、同话桑梓的探亲之旅,也是共享商机、共谋发展的合作之旅。从政府到商界,汕头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密集开展与海外潮籍侨胞特别是侨领侨商的“面对面”联谊交往,不断扩大海外朋友圈。去年一年,来自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等40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团组,来汕考察、开展交流活动近250批次、超4000人次。
深化改革提速领跑
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融湾入圈,汕头只做好自己显然不够。省委常委会今年首站调研汕头,强调要争当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领跑者。成为领跑者,是汕头做实做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应然之举,也是经济特区的使命担当。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汕头实践,汕头站位更高、措施更实。
以改革创新提升发展加速度。汕头有序推进10方面106项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和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深汕深度协作,连续3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粤东西北城市首位。
以“头号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汕头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成立市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和9个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和“10+N”项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路径、工作举措。
以能级跃升推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汕头加快构建“3+2+2”高铁通道和“5+3+3”高速公路通道,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积极推进绿美汕头生态建设,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十件民生实事,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
放眼汕头,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部队伍精气神更加高涨,产业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人气活力更加兴旺,民生福祉更加可感,凝聚起拼经济、抓发展的强大合力。
接下来,汕头将持续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展现新时代特区担当,坚定自觉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定不移走好走实“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扎扎实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案例
“轨道上的粤东”加速推进
今年9月底,随着新建汕头站一期站房投入使用,汕头朝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目标迈出重要一步。在高铁时代的大潮中,这一承载着城市未来梦想的交通枢纽,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功能,逐渐展露出其作为区域高铁枢纽的雄伟身姿。
轨道之上,粤东提速。新建汕头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高铁的重要节点,广汕汕铁路、漳汕铁路、梅汕铁路与粤东城际铁路在此汇聚,站场总规模11台24线,为粤东地区规模最大、交通接驳功能最齐全的铁路枢纽站。
新建汕头站。汕宣供图
作为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深圳工程建设指挥部汕头段落指挥部副指挥长,吴木兵满怀信心地表示:“预计年底,新建汕头站二期工程将启动建设,对既有西站房进行改扩建,与一期新建东站房形成有机整体,进一步提升车站的交通接驳功能和旅客服务体验。”
新汕头站建成后,不仅大大缩短旅客的出行时间,也将进一步提升广汕汕高铁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加速粤东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为粤东地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届时,交通枢纽带来的人流、物流与资金流,都将为城市产业发展和商业兴旺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
近年来,汕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力,呈现“加速跑”的繁忙景象。漳汕高铁、粤东城际铁路、京灶大桥等项目喜报频传,时速350公里的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尾段通车运营,汕北大道、中阳大道、海湾隧道等重要交通干道建成通车……一条条铁轨、桥梁、隧道不断向前延伸,汕头立体交通网络正日益织密。
在汕头,“一路通而一域兴、一子落而满盘活”的例子比比皆是。未来,汕头可实现全市域15分钟上高速、汕潮揭半小时通勤,粤东地区1小时通达,珠三角及闽、赣主要城市2小时覆盖,加快构建“3+2+2”高速铁路通道和“5+3+3”高速公路通道。
亲历
“001号”外商
见证侨乡汕头与潮籍乡亲双向奔赴
坐落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核心区,投资高达14.22亿元的汕头国际会展中心拔地而起,犹如一艘巨轮在海上前行,无不彰显潮汕传统文化、港湾文化和“侨”文化特色。今年11月18日,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第十届国际潮商大会将在这里举办,展示汕头开放包容、锐意进取的城市形象。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在汕头日新月异的变化过程中,外资企业是当地改革开放、联侨聚侨的见证者和建设者。作为潮汕的杰出代表之一,正大集团副总裁、潮商学发起人李闻海对海外潮人艰苦奋斗、不忘乡情的精神内核如数家珍。
李闻海回忆道,当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幕刚掀开一角的时候,由泰国潮商谢易初创建的正大集团就积极在家乡投资兴业以支持祖国发展。1982年,正大集团在汕头领取了“001号”外商营业执照,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华投资的外商集团。
多年来,正大集团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投资领域也不断拓宽,积极带动了内地地方经济的发展。“今年11月份潮人‘两大盛会’要在汕头召开了,海内外潮人为什么来呢?我想都是一个同样的理由,就是感恩家乡,回来家乡看看。”李闻海说。
如同李闻海,浓浓爱国爱乡之情,早已深深印刻在广大侨胞的骨子里。喜迎万千潮人归乡的背后,是无数潮籍同胞从汕头走向世界的发展轨迹。而海外侨胞回乡投资办实业的热情,侧面体现了侨乡汕头与潮籍乡亲的“双向奔赴”。
数据统计,汕头共吸引了来自约4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6465家,其中华侨华人投资项目累计5973个,合同金额约159亿美元,累计实际吸收侨资金额94.7亿美元;接受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赠款物总值人民币逾百亿元……
迈入新时代,汕头积极扛起改革开放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的职责使命,以开展“引侨、联侨、惠侨、聚侨”行动,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将交流的大门越开越大,携手侨胞再出发。
数读
2023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8.32亿元,同比增长4.2%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
●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2%和4.8%
2024年上半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22.12亿元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7.1%
●制造业投资增长55.7%
●“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投资增长38.5%
南方+记者 蔡沚彦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