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遂溪各地的“美丽庭院”中,小小的院落藏着别样的惊喜。醒狮、游鱼等本土非遗元素融入村民日常生活;老旧物品经改造后,化身独具匠心的装饰,与花草绿植相映成趣;荔枝、火龙果等特色农业符号,成为乡村一抹亮色,讲述农耕故事。
一方庭院,满屋时光。在自家的“方寸之地”上,村民发挥自己的巧思和创意,打造富有韵味和生机的庭院空间,让乡村增“颜”又增“值”、和合更和美
今年以来,遂溪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工作,把“美丽庭院”建设摆在绿美乡村建设全局突出位置,打出组织领导、要素保障、分类动员、全民参与、示范带动、多元融合的组合拳,以家庭小美带动乡村大美。目前全县已创建“美丽庭院”户6076户、典型户753户。
凝聚合力
庭院“小美”装点绿美乡村
在遂溪,如何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持传统诗意乡愁之间的平衡?或许可以从“美丽庭院”建设中得到启发。
根据《乡村美丽庭院建设指南》国家标准,乡村美丽庭院,是位于乡村居民住宅房前屋后,布局合理,环境整洁,风貌优美,家风文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院落空间。
走进北坡镇急水村黄马福家的院子,满庭芳草让人眼前一亮。只见围墙边、地面上、菜园里有序摆放着各种类别的花卉、蔬菜。50多平方米的院落种植了发财树、三角梅、满天星、树菠萝等共计23种绿植。地上有瓜菜、空中有花果成了这里一道风景。黄马福将门前屋后、住宅院落及阳台走廊等可美化绿化的地方,利用简单的红砖嵌白瓦营造空间隔断,形成层次分明、井然有序的绿化布局。
一家美带动全村美。急水村村民群众自发扮靓美丽庭院,自觉保持门前屋后卫生,积极参与村庄改造、乡村绿化,村庄面貌实现美丽蝶变。急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点,吸引了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村庄饭店、民宿迎来了成倍的增收,村民实现了多样收益。
北坡镇南渡村委会急水村村民小组长黄亚明收拢水缸瓦罐加工成“细水长流”乡土艺术品。受访者供图
这正是遂溪县“美丽庭院”发展的生动写照。遂溪县将“美丽庭院”建设作为“百千万工程”调度会重要内容进行指挥调度,专班统筹抓总、专会部署推进,强化分类动员,凝聚合力,带动群众扮靓家园。
遂溪县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干部带头、全员参与,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妇联执委、教师职工、乡贤群众等关键力量投身美丽庭院建设,用好网格化管理机制、乡村振兴积分制、红黑榜等机制,形成“党员带头+干部领创+典型示范+群众响应”共建模式,结合“一线工作法”“平安夜访”等工作机制,带动群众扮靓自己的家园。
专业的事情要有专业力量支持。遂溪县链接高校院所专家团队、职能部门业务骨干、行业公司从业人员等人才资源,组建全县美丽庭院“导师团”,对全县业务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对有需求的镇(街)进行分级分类培训,将全县广大业务骨干培养成熟悉政策、精通园艺的行家里手。
典型示范
学习榜样就在身边
夜晚路过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杨柑镇布政村,也许会与一片璀璨的火龙果灯海不期而遇。水幕电影,在波光水色中营造出美轮美奂的现代高科技灯光展,也为当地夜晚增添不一样的色彩。
布政村是有名的“火龙果”村,火龙果乐园项目盘活当地夜经济,不少商家进驻火龙果乐园地摊夜市。良好的文旅基础让村民更积极主动扮靓自己的庭院。杨柑镇党委出资购买绿植用于“美丽庭院”特色村建设,党员干部下村入户探访,了解村民意愿进而选择合适的绿植种植,因地制宜,推动村民庭院美化、绿化和开辟绿色生态小版块同步进行。
今年来,遂溪县切实将“美丽庭院”建设与“百千万工程”紧密联结、统筹推进,突出重点、放大特点、打造亮点,坚持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一院一景色,在3个“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打造美丽庭院示范带,在30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及有条件村庄打造“美丽庭院”特色村,形成示范带集中连片、特色村整村推进、典型户样板引领的工作格局。
岭北镇横山村就地取材,运用随地可见的石头打造庭院景观。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遂溪县以“晒庭院、学经验、强氛围”为切入点,举办镇村“美丽庭院”擂台比武大赛,结合前期典型户建设成果和现场推进会、花卉苗木培训班的学习成果,充分展示各村(社区)建设“美丽庭院”的经验做法、特色案例、有效模式,在全县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在遂溪,村村有示范,学习榜样就在身边。
遂城街道附城村村干部陈正强在擂台比武赛中谈及,附城村确定“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学习经验、开展评比”的方法,开展党员好家风挂牌,充分形成村“两委”干部带、自然村干部扶、执委帮、党员群众齐参与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美丽庭院积极创建的热情,推动美丽庭院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请进,这就是我家庭院,石头盆栽、石头造景、石头家居……是不是觉得这些材料似曾相识,没错,这些都是我们在外收集回来的废旧材料,经过巧思与创意,改造成生活中的艺术品,为我的新庭院赋予了新活力。”岭北镇横山村村“两委”干部余正发在擂台比武现场评比中如此介绍自家庭院。
因家制宜
花小钱也能办大事
界炮镇巧手扮靓庭院,用簸箕油画、陶盆园艺小品、石榴冬青果相框、蚝壳装饰、竹筒和编织梅花等点亮生活;
建新镇上流村利用本村种植富贵竹的资源优势,就地取材,选用富贵竹、招财竹的加工成品点缀庭院;
北坡镇急水村巧妙利用磨盘、瓦片点缀成“小桥流水”微景观;
……
“变废为宝”的理念一直贯穿在遂溪“美丽庭院”建设中,磨盘、石牛、簸箕、旧轮胎、塑料瓶、老单车、泡沫箱等旧物品成为“时尚摆件”,一处处微景观惊艳亮相。
“美丽庭院”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遂溪县在充分尊重和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多规合一,不搞大拆大建,形成县镇村三级实施方案、建设规划层层嵌套的引领体系,推动美丽庭院建设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乡村绿化规划、基层治理规划有机衔接。
建新镇中村妇女陈女士家庭景观。受访者供图
同时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设原则,注重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探索推进“低成本、微改造、众参与”的建设路径,倡导就地就近取材、因地因时种植、科学合理布局,以低成本整村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做到花小钱办大事、质量效益双提升。
在这种理念和规划的指导下,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彩绘轮胎、竹筐垃圾桶、瓦罐瀑布等DIY物件成为洋青镇克须村打造步步皆景,处处怡情“美丽庭院”的特色与亮点。同时克须村以党建引领为“动力主轴”创新网格自治管理,积极推行“美丽庭院+矛盾调解”“美丽庭院+村规民约”“美丽庭院+志愿服务”等工作模式,让党的政策宣传有“传声筒”、村民议事有“发言席”、为民办事有“服务台”,文艺活动有“新阵地”。
为让更多村民掌握“美丽庭院”建设的知识和技巧,遂溪县还通过组织党员干部、专家教授、大学生团队进村入户面对面讲方法,手把手带创建,就地采取石材、木头、贝壳等原材料装扮“微景观”,采摘移植村庄周边花草树木绿化自家庭院。
抓好妇联执委这个关键力量,遂溪县实施“美丽庭院”巾帼行动,通过开设美丽庭院微课堂、女性大讲坛、妇联系统“美丽庭院”建设业务培训及观摩交流会,提供更多了解“美丽庭院”建设的平台,让妇联执委成为美丽庭院建设的能工巧匠。
涵养家风
文明乡风徐徐而来
“我们家院子人来人往的,邻里友人经常走进庭院坐一坐、歇歇脚、聊聊天、喝杯茶。”乌塘镇新屋村党支部书记李伟荣积极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率先在自家庭院、门前屋后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同时他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继续发扬军人本色,通过将忠孝文化融入庭院建设,以光荣之家的标准教育子女,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
乌塘镇新屋村“忠義苑”景观。受访者供图
除了“忠義苑”,乌塘镇还引导村民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将开放式庭院自发打造为独具特色的“纯真苑”“博学苑”“振兴苑”,静候宾朋前来,孩童嬉戏于此,既可阅读观影、谈天说地,亦可传承农耕文化、传授农技知识,切实促进党群关系,也带动了乡风文明。
家庭成为传承文化、弘扬美德的场所。近年来,遂溪县聚焦打造“美丽庭院+乡风文明”矩阵,着力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将儒孝文化、长寿文化、乡贤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元素融入庭院设计,赋予“美丽庭院”建设文化底蕴、灵魂底色、精神内核,厚植“美丽庭院”内涵美。
在港门镇麦日明家中,样式古朴的院子花叶扶疏,楼上楼下有茶室、书房、音乐吧,闲暇时间,麦日明就在这里招待亲朋,与孩子们一起读书鸣琴、奏乐和唱。
一户美带动户户美。遂溪县以“美丽庭院”建设为牵引,大力开展文体比赛、知识宣讲、读书活动等,在全县培育寻找“书香家庭”,弘扬“耕读传家”“忠厚传家”“道德传家”等理念,以家风美促进全域乡风美。目前在117个农村(社区)推行积分制褒奖民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行为,奖励740余人(户)次。
就近创收
“家门口”经济多重开花
因地制宜,庭院经济成为农村家庭增收的新路径。
港门镇货湖圩村,是湛江最早引进石斛种植的地方,该村超过四分之一户都种有石斛。结合实际,党员干部吕爱莲和麦亮牵头主动求变,以建设“美丽庭院”工作为契机,在庭院内设置石斛展览区,利用自家旁的电商服务站,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品牌,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村民”经营模式,用好“美丽庭院+”“致富带头人+”等机制,解决好庭院经济发展,推动成果共享与价值转化。
除却农业特色之外,文化特色亦为庭院经济的关键突破口。遂溪是“中国醒狮之乡”,醒狮文化源远流长。在这里,醒狮文化和产业的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醒狮”主题庭院,实现绿化美、文化美、产业兴。图为工作人员在制作狮头。 傅晓冰 摄
走进黄略镇龙湾村李祖杰家的“醒狮”主题庭院,瑞物醒狮与传统狮鼓成为引人瞩目的视觉焦点,狮头、挂件、字画等景观小品点缀院落各处。
年轻一代的传承人李祖杰介绍:“我以‘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理念,在主题庭院建设中探索实现文化突围和经济发展的新发展模式,形成了‘非遗’工坊、比赛展演、电商直播、带动就业‘四重奏’。”在扩大庭院经济产业规模方面,“非遗”工坊提质升级,分区管理、工艺规范、环境改造促进了生产效率提升,吸纳村民成为狮头彩扎非遗工坊工人。
眼下,遂溪县大力培育种植、手工、休闲、电商四种“美丽经济”,“庭院经济”在农村沃土中展现出勃勃生机。依托门前树下“荔枝小讲堂”“乡村小讲堂”“田间小课堂”等空间载体,鼓励引导群众利用村庄空地植树栽花种菜,全县开辟生态小版块2300多个,190多户进行庭院特色种植,1.25万平方米闲置空地成为村集体和村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百果园”。依托荔枝、火龙果、番薯、金鲳鱼等特色产业,利用自家小院经营特产销售站、庭院式直播间,一批家庭手工坊、农家乐、民宿、采摘园等休闲旅游项目接二连三出现,家门口的“庭院经济”蓬勃发展。
遂城街道西溪村立足本村资源禀赋,将生态小公园、生态采摘、亲子田园体验等旅游主题内容串珠成链,打造精品文旅路线;结合北部湾旅游新区建设发展特色民宿,江洪镇将鲤鱼墩文化等海洋文化元素融入庭院设计建设;北坡镇急水村建成庭院式农家乐2家、民宿2间,为本村提供近20个就业岗位,农家乐月营销额超20万元,较整村推进美丽庭院前增加30%。
一个个特色民宿出现在遂溪的乡村角落,越来越多的沉睡资源被盘活,“方寸闲地”变为“增收宝地”,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数读】
·目前全县已创建“美丽庭院”户6076户,其中典型户753户;附城镇官湖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19户家庭入选省“美丽庭院”户,29户家庭入选市“美丽庭院”示范户。
·目前全县已开展“美丽庭院”业务培训195场、培训人员达4700多人次。
·遂溪开展“美丽庭院党员带头创”行动,动员镇村干部职工8800多人次带头将自家庭院建设成“四美庭院”,同时动员群众创建美丽庭院3047户。
南方+记者 傅晓冰
通讯员 遂组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