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亿元的买卖,名创优品叶国富是亏还是赚 |南方产业观

南方产业观察
+订阅

如图

“大家都看不懂就对了,如果都看得懂我就没有机会了。”9月23日晚,名创优品创始人兼CEO叶国富在朋友圈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当晚,名创优品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以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永辉超市公告称,该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将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

上述公告发出一小时后,美股开盘,名创优品股价跌幅约18%。截至9月24日收盘,名创优品港股跌幅为23.86%。

股价下跌,意味着外界对这笔收购普遍不看好。

对此早有预料的名创优品,在公告发出当晚9点举行电话会议,进行此宗交易说明,叶国富亲自下场,解答各方疑虑。

为何会投资永辉

“首先,我们认为中国线下超市正面临着20年一遇的结构性机会。”叶国富一上来,便解释为什么要投资永辉。

在他看来,这是最坏的时代,更是最好的时代。

2024 年初,名创优品举办的投资者日上,叶国富分享了一张PPT。内容是探讨全球零售的未来,“未来只有 2 条路:低价零售和特色零售。名创优品是特色零售,山姆和 Costco 也是特色零售。”

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山姆目前在中国有48 个门店,2023 年约800 亿销售额。Costco 约6-7 家店,每年近百亿销售。这两家会员制超市每个店每年的销售额都能做到 15 亿以上。

“山姆、Costco 在中国的成功,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是线下零售不行了,而是传统零售和传统超市的商业模式有问题。”叶国富如是说。

电商崛起时代,传统商超开始走下坡路,疫情之后,更多人们形成网上购物习惯,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态势。

永辉超市的数据显示,2021 年开始公司经历亏损,2021年门店为1057家,到2023年减少到1000家,门店持续缩水使得公司整体营收呈下滑趋势。拥有大卖场及多渠道电商业务的零售公司高鑫零售也面临同样困境,2024财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营业收入下降13.3%,净亏损为人民币16.1亿元,全国性商超企业如家乐福、大润发等均出现亏损。去年,线下零售业掀起一股闭店潮,如曾经风光的家乐福,截至5月份在中国仅剩4家门店。

大家将线下商超衰落归因为电商崛起,叶国富则认为,那只是诱因,根源还在自身。

仔细研究这些线下超市的“二房东”经营模式可以看到,在行业向上发展时挣钱很轻松,但是弊端在于卖场对于商品的把控越来越弱,甚至到了“给钱就能上”的地步,从而渐渐远离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传统超市对于挣快钱的兴趣远大于研究商品、服务和消费者,从而脱离了零售本质。”这是叶国富看到的内因。

胖东来的爆改只是解决方案之一

胖东来是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绕不开的一个名字。

在如今传统商超深陷闭店潮的大背景下,胖东来却在逆势增长,为此,永辉带着强烈的求生渴望向胖东来求助。

今年5月,胖东来和永辉超市达成合作协议,启动“爆改”。

昨晚的线上会议中,叶国富对胖东来不吝溢美之词,“过去十几年,我走遍了全球,看过各种各样的零售业态和模式之后,我发现比 Costco、山姆更优秀的零售模式原来是在中国,那就是胖东来模式。”

与山姆和 Costco 相比,胖东来模式的相同之处是对产品力的高度重视。而不同之处在于更加重视顾客体验,更加尊重员工,而且没有会员制。

“有人说胖东来是中国工资最高、福利最好的零售企业,没有之一,根据我的观察,确实是这样的。”除此之外,叶国富认为,胖东来还是中国坪效和人效最高的零售企业。

不过也有分析者认为,当前胖东来在社会上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它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成为了一个流量IP。流量面前,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其中的泡沫有多少,干货又有多少。

胖东来对永辉的帮扶只能成为其中的解决方案之一,传统商超还需要从业态创新、投入进行自有品牌的商品研发、提升服务水平,以及技术投入、数字化升级,与电商平台加速融合,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实现彻底的转型升级。

增加自有品牌产品占比前景可期

胖东来对永辉超市的改造中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撤下大约70%的商品,替代上新更多自营商品。

今天,中国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超出想象,自有商品则可以更低价折扣回馈消费者。

山姆超市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热门话题,其中自有产品功劳不小,经常登上必买清单、回购清单的瑞士卷、麻薯都属山姆出品。

过去那种高毛利时代已基本结束,零售企业要通过薄利多销——也就是说通过极致性价比,满足消费者需求来扩大销售。

而名创优品在自有品牌方面的打造具有明显优势。

叶国富就谈到,名创优品在自有品牌生活用品行业深耕 10 余年,积累了 1400 多个全球优质供应商,拥有上千人的产品开发和设计团队。“入股后,我们将利用在自有品牌产品开发上积累的资源、经验和优势,协助永辉团队开发更好的自有品牌生活用品。”

“双方会进行供应链协同。我们不会将永辉超市变成 MINISO 品牌的销售渠道,而是希望借此契机,利用名创优品的供应链优势,撬动永辉的渠道规模,以量制价,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强强联合,资源互补。”

“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永辉超市过去 2 年的收入在800-900 亿人民币这个量级,其中大约有 1/4 的销售来自于生活用品,大多数是第三方品牌,自有品牌占比只有总销售的个位数。”

线上会议中,名创优品首席财务官张靖京表示,“经过审慎的评估,叶总刚才也给大家介绍过了,从零售的角度看,我们看好(胖东来对)永辉的调改前景,认为目前其估值具有吸引力,投资成本溢价低,安全边际高。”

言外之意,此时低价入手永辉,前景可见可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但CEO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却并不轻松,毕竟永辉的问题不止一点,毕竟名创优品的股价还在一路下跌。

南方+记者 李劼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