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传统花艺注重花材之间的和谐搭配,容器与造型的协调统一,几座与配件的灵活运用,以多层次的创作方式,带来充满生活气息与审美意趣的艺术作品。在之前的课程中大家学习了容器在插花中的重要性,无容器不插花,容器在插花中是一个承载,也是让鲜花维持生命的器皿。
现代用来插花的容器千姿百态,但所有容器的形状都源自于传统插花容器的基本造型。岭南传统插花的容器的基本造型有六种:盘、瓶、碗、篮、缸、筒。
这一节课开始为大家讲解我们岭南传统插花中基本构图形式在六大容器中的应用。
在盘中插制的花称为盘花,盘为浅身广口的容器,盛放的水面比较大,水面空间较为宽敞,所以传统插花视盘为“大地”或“湖泊”,寓意生命之源的水,象征着滋养万物,用于表达深远的意境。直立式和倾斜式的造型在盘中应用,可表现花材的动态美感,与水中倒影呼应。
盘花主要用剑山固定花材,剑山在盘内放置的位置俗称:“立足点”或“插点”,岭南传统插花是完整的方位艺术的理念,视盘器为“大地”的观念,花材在“大地”上有九个重要的立足点,ABCD为四正点,中心为极点,插制时可根据构图需要,任意选其中一点或两点摆放剑山插制。
《岭南传统花艺之美》
慕课《岭南传统花艺之美》以多样的视角,展现花艺与生活美学的深厚结合,挖掘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生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申报制作的慕课《岭南传统花艺之美》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立项为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补助项目。
本项目邀请岭南传统花艺师赵凤英对岭南传统插花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创新技艺、节庆时令、花材运用等方面系统性地制定课程,重点讲授和演示岭南民俗插花、节庆时令插花的组合运用。
邀请广府民俗专家饶原生评述岭南传统花艺的发展历程、美学内涵、民俗内涵等,并打造“二十四番花信风”特色小讲堂,结合二十四节气介绍迎风而来的二十四种花卉,把花艺与岭南民俗、历史文化等相融合,解读花艺背后的人文故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