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一场古典国风、乐舞艺术、多元消费与城市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中秋文旅盛宴”在狮子洋边呈现,为东莞滨海湾时尚文旅季“整活”开了个漂亮的好头。
舞台上,大型“地方志”文旅演出“滨海生明月·湾区共此时”向大湾区宾客们展示“千年莞邑”的文化底蕴与“科创东莞”的无限魅力,传递勤劳智慧、务实求新、奋勇拼搏、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中秋晚会在海边大草坪盛大上演
舞台外,节目演出所在地滨海湾新区,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重塑,一笔一画勾勒出狮子洋畔美丽海湾、智造强区、历史名城的蓬勃生机。
湾区联动,向海而生
观一场晚会,重走东莞的来时路,展望滨海湾的使命与未来。
作为一场恢弘的“地方志”文旅演出,“滨海生明月·湾区共此时”中秋晚会以音、诗、画、影多维融合的舞台艺术,将千年莞邑的悠长岁月娓娓道来。
从蚝岗“珠三角第一村”启程,莞草编织、重商护商、莞香产业繁盛,形成了东莞手工业与工商业的浓厚社会氛围;改革开放“三来一补”遍地开花,“世界工厂”走向“科创智造之城”,东莞以活力新姿态融入大湾区。
演出一幕幕闪过,不仅能立体感知东莞的发展史,更能窥见这背后东莞历经“江—山—湖—海”城市演变的内在逻辑。
从东江边千年古城莞城孕育而生,到黄旗山下“五年建新城”兴建中心城区;从松木山水库旁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蝶变为科学城,到伶仃洋畔滨海湾成为“开放新门户”,如今的东莞正向着产城融合、科创升级、融湾向海的新目标进发。
俯瞰珠江口,重大发展平台串珠成链,高端要素与创新资源正不断向内湾集聚,预示着一个世界级湾区的加速崛起。滨海湾位于“A”字型顶端,是东莞最靠近大海、最接近大湾区“心脏”的热土。
向海而生,意味着开放联动。过去几年,滨海湾大力参与省自贸区联动发展区建设、获批首批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作为莞港合作特色平台,滨海湾出台港澳人才10条、国际开放创新创业社区10条等政策,吸引192名港澳台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全力争创国家级粤港合作平台。
随着深中通道开通,深江铁路东莞段及滨海湾站、狮子洋通道热火朝天地建设,越来越多的跨江“超级工程”加快“缝合”珠江口两岸,进一步打开了滨海湾与广深港澳联动合作的想象空间。
当前,滨海湾正与深圳前海、宝安以及中山翠亨“组团出道”,共同推进珠江口“黄金内湾”一体化平台建设,探索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机制,不仅在产业、招商等领域开展“硬合作”,也在文化、旅游、商业消费等领域加强“软互动”。
深中通道与滨海湾大桥同框
在这次时尚文旅季中,滨海湾邀请了港、澳、广、深及中山等地的宾客共度中秋,发起特色文化联合展陈,献上一场联动大湾区的“中秋团圆会”。
文旅繁荣、城市兴旺
办一场活动、逛一座新城,背后是滨海湾城建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珠联璧合。
如今,一首歌、一部剧、一场球、一顿烧烤,就能带火一座城。而把滨海湾带火“出圈”的,是一片海。
沿海碧道绵长蜿蜒、阳光大草坪视野开阔、沙滩椰林充满假日风情。倚栏凭眺,望湾区高楼与港口繁忙景象,感受日落晚霞变幻无穷,听涛拍岸拥抱海风。
这在东莞独一份的滨海风光,成为今年中秋文旅活动的“绝佳背景”。在流光溢彩中再现“海上生明月”盛景,假期三天滨海湾共吸引了超30万人游玩打卡。
从海岸侵蚀严重的滩涂盐碱地,“变身”为蓝绿交融的生态绿洲的滨海新城,滨海湾仅用了短短几年。
逆袭之路,从净海清河起始,茅洲河口生态湿地公园(东宝公园)建设成为全省示范,磨碟河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一手生态修复,一手增绿护绿。近年来,滨海湾种植树木超4.8万棵,增绿护绿扩绿面积超110万平方米,交椅湾全域蓝绿比达60%。
给环境开了“美颜”后,滨海湾建设东莞黄金海岸、文体公园、生态长廊等高品质公共空间,进一步配套休闲、运动、商业服务等功能,撬动和美新区“大格局”。
有了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滨海湾又以高品质文旅活动聚集人气,激发城市活力。近两年,滨海湾把音乐会、游园会、缤纷消费节、自行车挑战赛、定向赛等一系列文体旅商活动“搬”到海边长廊、户外公园,收获爆棚“流量”。
深挖“滨海+文旅”打造特色名片,今年,滨海湾全新推出时尚文旅季特色文旅品牌,围绕“潮流文化”“活力赛事”“铭记历史”“绿美新区”四大主题,策划开展超10项文体活动,还推出“黄嘴白鹭”卡通IP,提升辨识度与传播力。
如何把短暂的“流量”转化为长期的“留量”?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认为,滨海湾新区应当充分利用好独特山海资源和“近代史开篇地”的文化积淀,打造湾区魅力极。
在威远岛和沙角半岛,古炮台遗址雄踞于海上。这里是鸦片战争古战场之一,是我国海防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特有的历史文化标志和国家海防符号。
在东莞市统筹下,滨海湾承担起威远炮台和沙角炮台两大片区的资源开发与旧址活化的任务。海战博物馆外,书卷驿站、游客服务中心、驿站广场等配套设施纷纷落成。特色明信片、邮戳集章、朗诵会、读书沙龙、音乐会等让青年人流连忘返;林则徐家风展、纪念虎门销烟185周年沉浸式情景剧等活动,则为古老文化找到了“出圈”密码。
人城共进,厚植沃土
这个中秋,滨海湾还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他们是14名从天南海北来到东莞打拼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莞2亿建设者中的一员,更是东莞向上生长、向新发展的蓬勃力量。
“人”是最大的主角,是人和时代给城市带来了机遇。
正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李晓江所说,如今城市发展逻辑已经从 “以产聚人”向“以城引人”转变,要以优质的城市空间、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吸引人口集聚,以人口吸引企业、以企业创造繁荣。
将与“人”有关的因素放到优先位置,正在成为滨海湾蓬勃发展的新核心。
作为东莞未来城市的标杆,滨海湾对标广深一线城市,优化城市环境、建设高品质公共配套、营造滨海生活氛围,成立七年多来,投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累计约70亿元。
栽好梧桐树,引凤来栖共逐梦。七年来,滨海湾共吸引投资额近500亿元。
今年,一批龙头产业项目、产业新园区将陆续迎来落成投产“收获期”,总投资100亿元的OPPO智能制造中心启用后,将有近万名人才进驻。
前不久,OPPO和在滨海湾投资的另一家龙头企业小天才,将企业的周年庆滨海音乐会、千人海边“彩色酷跑”开到了滨海湾,优美的海景与环境让大家对这座未来的“工程师乐园”满心期待。
OPPO滨海湾园区内开展周年庆活动
这座滨海湾新城,正成为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交汇点,产城人融合的发力点。
这里是干事创业的新乐园。精密智造科创园、威远现代化产业园等高品质产业空间正跃然而出,配套建设产业服务邻里中心、产业社区,为人才的互动交流、创新碰撞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
产业社区效果图
这里是宜居安居的新家园。首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滨海湾未来学校开学启用,探索未来教育实践的新样态,滨海湾国际人才社区、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万象滨海购物村商业项目正加快建设,轨道二号线三期、深江铁路等设施不断织密交通网,扩大了滨海湾的“朋友圈”,连接着人们的精彩新生活。
滨海湾未来学校
万象滨海购物村效果图
一座滨海新城加快崛起,为每一位心中有梦、勇于逐梦的奋斗者提供坚实沃土。在东莞,关于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新故事,还在持续书写中。
撰文:吴碧彤 郭文君
图片:滨海湾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