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批复原则上同意《惠东县白盆珠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对惠东县白盆珠镇未来的空间发展指南和空间蓝图细化指引,全面支撑白盆珠镇建设成为国家级户外基地、湾区重要生态风景涵养区、温泉康养旅游名镇。
梳理批复文件,规划从严守国土空间底线、优化开发保护格局、支撑镇域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镇村规划建设和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指引。提出将严格落实蓝线、绿线、黄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洪涝风险控制线等防灾减灾底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实施空间管控。
聚焦国土空间格局构建,规划以“三区三线”为基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构建“两心、一带、三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其中,“两心”为白盆珠镇区服务主中心、布心服务次中心;“一带”为沿省道S356的“温泉+”休闲旅游产业带;“三区”为西部农文旅融合发展区、中部山水生态发展区、东部特色农业发展区三个分区。
在镇域经济发展环节,整合镇域特色农业、温泉康养、历史文化、大户外运动四类优势资源,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通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需要,促进镇域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提升作为首批典型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作用。
在镇村规划建设方面,批复要求全面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指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工具和手段相结合。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引导村庄分类发展,强化宅基地、乡村产业项目用地保障,分类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支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至2035年保障新增宅基地35.90公顷,满足预测新增2992户的建设需求。
村镇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自然资源保护也成为关注重点。提出白盆珠镇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合理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全面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修复,筑牢生态屏障、开展水系贯通修复、加强水库周边环境整治、推进矿山修复治理,科学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加快建设“绿美白盆珠”。
此外,在深化镇域各项事业发展指引的同时,规划对于镇域国土空间安全底线也予以明确。批复文件指出,到2035年,白盆珠镇耕地保有量6.02平方公里(9030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3754平方公里(8063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78.31平方公里,落实城镇开发边界面积0.986平方公里,严守生态红线和安全底线不动摇。
采写:南方+记者 张峰
摄影:南方+记者 梁维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