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以及2024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江门有9个镇上榜,比去年新增两个镇,其中,新会区有双水、崖门、古井和司前共4个镇上榜。
江门9镇入选,新会独占4席
课题组介绍,千强镇评价对象为全国重点镇、各省份发展态势较好的建制镇。2024年全国千强镇评选侧重于综合实力评价,下设经济发展、创新活力、发展潜力、生态宜居、生活富裕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
根据课题组发布的2024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江门市共有9个镇入选,比2023年多了两个镇。这9个镇分别是:开平市水口镇(404名)、鹤山市共和镇(431名)、新会区双水镇(625名)、蓬江区杜阮镇(721名)、新会区崖门镇(723名)、新会区古井镇(747名)、蓬江区棠下镇(786名)、新会区司前镇(880名)、鹤山市址山镇(969名)。其中新会区司前镇和鹤山市址山镇为新增入选。从榜单可见,新会区独占4席。
官方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新会区地区生产总值1011.25亿元,成为江门市首个千亿GDP强区。2024年上半年,新会区以485.73亿元排名江门市各县(市、区)GDP第一名。
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标杆
今年是新会区站在“千亿GDP新起点再出发”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的关键时期。新会区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锚定江门“首善”定位,抢抓“双通道”历史机遇,持续深化园区运营、产业培育、国资国企、营商环境、园镇融合等经济体制改革。数据显示,今年1-7月,新会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4个,计划总投资342亿元,招引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稳居江门市第一。
镇(街道)是连接城区和乡村的节点,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交汇地,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关键一年。《2024年江门市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提出,提出把镇当县城干,力争今年GDP超百亿镇街12个以上、超50亿镇街27个以上,培育更多全国千强镇、全省百强镇。推动8个工业重镇加强整体空间规划联动,实现交通互联、产业互促、民生互融,打造城镇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新会区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紧抓“大桥经济”黄金机遇,乘势而上,加力加压,以落实改革举措为牵引,奋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高质量发展标杆。南都记者从新会区了解到,今年以来,新会区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00多项改革举措,成立区委专项改革工作小组,绘好全区改革发展“施工图”;深化“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着力抓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产权等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激活镇村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八镇联动”,重点抓好省、市典型镇村培育工作;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推动镇村面貌大变样。
新会四个“千强镇”各具特色
双水镇:第625名
双水镇是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江湛铁路江门段唯一的镇级站场坐落于此,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乡村资源,是新会乃至江门的经济发展的活跃地。依托大交通格局和产业发展基础,该镇大力布局临港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珠江西岸银洲湖区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随着深中通道通车,双水镇与深圳两地交通距离拉近至80公里,车程缩短至1小时,正式进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拥抱“大桥经济”,双水镇以“工业强镇”的姿态勇当深江合作主力军,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崖门镇:第723名
崖门镇以打造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和银洲湖西岸的“制造业当家”新引擎为目标,坚持“工业立区”,力争“两大平台四大产业”开发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目前,崖门镇已成功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并确定为江门市4个按照省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的中心镇试点之一。
近年来,崖门镇持续擦亮全域旅游特色镇、生态文旅示范镇名片,积极谋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力争全域旅游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崖门镇以更高品质培育温泉康养品牌,整合银湖湾和古兜温泉资源,创建温泉康养小镇;以丰富业态融入渔港运营,推动滨海旅游和休闲渔业蓬勃发展;以更深层次传承蔡李佛武术文化,借助蔡李佛国际武术传承中心,持续举办面向全球的蔡李佛系列节庆活动。
古井镇:第747名
古井镇位于新会区南端、银洲湖东岸,岸线长达16公里,已建成华津码头、南洋船厂码头、中交四航码头等14个码头和33个泊位。随着船舶行业开启复苏新周期,古井镇的“海上制造”不断加速扬帆,今年上半年,古井镇各船企生产情况良好,订单量稳步增长。
随着“双通道”时代的到来,乘着“大桥经济”的东风,古井镇的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深圳所需,江门所能”,古井镇结合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需要,加强与深圳的产业对接,推动海工装备产业乘势崛起、做大做强。
司前镇:第880名
司前镇是广东省三大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已形成以五金不锈钢产业为核心的制造业格局,拥有完善的城镇配套和服务体系。目前,镇内600多家企业中有五金不锈钢企业475家,行业产值超百亿元,助力新会区不锈钢产业集群入选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近年来,从传统的五金不锈钢产业,到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司前镇持续壮大实体经济,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增至14家,规上工业企业增至120家,全镇规划工业用地面积超2.5万亩。除了凤山湖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园、硅能源产业园两大特色园区,环园区周边还布局有前锋工业园、金星新能源智造产业园以及11个村级工业集聚区。
采写:记者曾育军 实习生陈文辉 通讯员新会宣
新会区委宣传部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