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医百答|毛志钢:垂体瘤患者应如何选择治疗方式?

中山一院
+订阅

专题合集

#百医百答#中山一院

编者:健康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共同追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持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在2023年中国医师节之际,中山一院大健康传播中心特别策划“百医百答”科普项目。今天推出第69期《百医百答|毛志钢:垂体瘤患者应如何选择治疗方式?》

垂体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常常有患者会问:“医生,我怎么确定是不是确诊垂体瘤?一定要手术治疗吗?能不能吃药或伽玛刀治疗?能正常怀孕生育吗?......”相信每一位垂体瘤患者在确诊初期都会感到迷茫。今天,神经外科毛志钢主任医师将为患者朋友答疑解惑。

▲毛志钢主任医师在垂体瘤切除术中

如何诊断垂体瘤?

垂体瘤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与肿瘤病理类型相关,如催乳素瘤可表现为泌乳闭经、不孕不育和性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瘤表现为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则以高血压、肥胖、低钾血症等为特征;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可引起心率快、消瘦、多汗等甲亢症状。诊断垂体瘤,需结合垂体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和相关的内分泌学检查。

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头痛、视力视野障碍等症状,巨大肿瘤可引起脑积水。少部分患者可伴发肿瘤卒中,如突发头痛、视力下降、垂体功能低下等表现。还有一部分患者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临床上,无功能垂体瘤约占垂体瘤的2/3、另外1/3是功能性垂体瘤。无功能肿瘤小于1cm、无症状且垂体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手术,但需定期复查随访。功能性腺瘤和无功能大腺瘤首选手术。

▲毛志钢主任医师为患者切除垂体瘤

催乳素瘤患者应该

选择药物还是手术治疗?

催乳素(PRL)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瘤。对于PRL水平轻度升高(PRL水平在正常值的3-4倍,150mg/ml以下)、肿瘤小于1cm,应结合临床症状确定是否需要治疗;轻度PRL升高的大腺瘤通常是无功能瘤压迫垂体柄引起的效应,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药物首选溴隐亭,从半片小剂量开始逐步增量,定期复查PRL;溴隐亭疗效不佳可选择卡麦角林。对于确认怀孕的育龄女性患者,若肿瘤小于1cm,应依据黄体功能来确定服药时间。若肿瘤大于1cm,首先药物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考虑怀孕。此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应手术后再考虑怀孕。孕期若出现视力视野变化可行垂体MR平扫检查。

近十余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和手术中技术的应用,边界清楚PRL瘤可首选手术治疗,手术疗效较好。巨大PRL瘤伴有明显视觉功能障碍、耐药、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等也应选择手术。

垂体瘤应选择哪种手术方式?

手术是大多数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十余年来,内镜经鼻微创手术具有视野清晰,抵近观察、放大效应和角度镜可观察显微镜下看不到的视野死角等优点。

临床上95%以上的垂体瘤患者可采用内镜经鼻微创手术。在肿瘤全切除率、内分泌缓解率等方面,内镜经鼻微创手术优于传统显微镜手术,是垂体瘤首选的手术方式。

▲内镜具有视野清晰、放大效应和无视野死角等优点,是治疗垂体瘤、颅咽管瘤、脊索瘤等颅底肿瘤最佳的手术方式

约2%患者肿瘤明显侵犯海绵窦侧方或明显向颅内生长等情况,单一手术方式难以全切除,需通过内镜经鼻和开颅分期手术或经鼻开颅联合手术。

此外,药物治疗及伽玛刀等放射治疗是辅助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无法全切除者的补充,少部分患者需手术、药物和放疗等三种方法联合治疗。同时,治疗措施的选择,应结合患者年龄、有无生育需求等,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学指导

毛志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内镜微创颅底外科手术,率先在科内开展侵袭性垂体瘤、颅咽管瘤、脊索瘤和鞍区斜坡脑膜的全内镜扩大经鼻蝶手术,完成本科室内镜手术数量的60%以上,是广东省完成垂体瘤内镜微创手术数量最多的医生。

截至目前,已完成3000余例垂体瘤、颅咽管瘤、脊索瘤、脑膜瘤等的内镜微创手术,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1%,无ICA损伤和手术死亡病例;对复发或残留垂体瘤、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催乳素瘤、库欣病等的内镜微创手术有着深入的见解,治愈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参与《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中国催乳素腺瘤诊治专家共识》《中国垂体腺瘤手术治疗专家共识》《颅咽管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等10部指南共识的制定和解读,多次会议直播垂体瘤手术和国内三甲医院示范垂体瘤手术,推动了垂体瘤在全国各级医院的规范化诊治。

相关研究曾获2020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第二届和第三届华夏神经外科青年创新奖,2022广东省第二届实力中青年医生等称号。

兼任中国罕见联盟下丘脑垂体疾病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专家委员会资深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内镜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内镜学组副组长,中国医促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等职。

曾在哈佛大学麻省总院垂体腺瘤中心、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内镜颅底外科中心、康奈尔大学医学中心纽约长老会医院神经外科访学。

出诊时间

越秀院区:周三上午

出品:中山一院大健康传播中心

总策划:骆   腾

总统筹:彭福祥

执行:梁嘉韵  潘曼琪  章智琦

来源:中山一院

校审:毛志钢

初审:章智琦

审核:梁嘉韵

终审:彭福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