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东浮山村,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在微风中展现出丰收的盛景……近期,104亩撂荒耕地播下的水稻秧苗长势旺盛,这是潮南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当地撂荒耕地“连片打造”并提升土地价值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潮南区纪委监委全面铺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在开展监督检查中,工作人员发现仙城镇新星经联社长期存在数百亩耕地撂荒的问题。这些耕地,由于水源不足、灌溉渠不通畅、村民种植意愿低以及分散经营带来的低效益等问题而被闲置。
东浮山村数百亩撂荒耕地整治后播下番薯苗。
为有效利用这些土地资源,潮南区纪委监委迅速行动,压实镇党委整改主体责任,协调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进行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形成了“连片打造”的整治思路。“通过整合分散耕地资源,采用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并结合休闲农业观光的发展理念,打造起集中连片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潮南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令人欣喜的是,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更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仙城镇新星村447亩原本分散承包的耕地被成功整合,使得村集体每年的纯收入增加了29.17万元,直接惠及群众3.24万人,有效拉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潮南区纪委监委深化“三资”专项整治,立足仙城镇“农业大镇”的实际特点,推动该镇举一反三,以新星现代农业基地为示范,带动复制推广成功经验,大力推进辖内撂荒耕地的连片打造、增加效益。
阶段以来,该镇连片盘活仙城镇东浮山村503亩撂荒耕地,着力打造出“仙城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发包经营,每年增加集体收入32.69万元,产业园里,已全部种上番薯等粮食作物,预计每季可亩产2200斤,预计年综合产值超1000万元,还可带动村民就业岗位约50个,家庭月均增收约4000元。
“我们将持续把‘撂荒耕地变良田’这一好事办好办实,久久为功。”潮南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潮南区将因地制宜推动“连片打造”思路的推广运用,探索形成“连片发包打造、盘活撂荒耕地”的管用新路子,促进集体获益、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
南方+记者 杨立轩
通讯员 汕纪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