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航城|航城秋色美,非遗韵味浓

南方+

月满秋凉,清风徐来。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分,金灿灿的秋季也悄然而至。

“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中国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今年,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推出“节气里的航城”栏目,就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引,展现航城的热点、城事和美景。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文气息浓郁、充满创新活力的航城街道,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创新传承、焕发新生。

做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是航城街道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之一。围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挥,航城街道坚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今年前9个月,共开展各项群众性文化活动20余项1000余场,包括综合性周末音乐会、非遗艺术培训、文艺演出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选择,力争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草编—草围疍家编织队

疍家人,清光绪《崖州志》称为疍民。疍民即水上居民,因长年累月浮于海上,故得名为疍民。当时,宝安地区的一些疍民在滩涂上种植针草,用针草编织成草帽、草鞋、草衣等编织品,经商人销往全国各地,这些彼具特色的产品享誉盛名,久而久之人们就称此地为“草围”。

近年,航城街道草围社区组织起一支“草围疍家编织队”,队员平均年龄在63岁左右,全部都是土生土长的草围人。几根莞草、一双巧手,疍家编织队用古老、简朴的智慧,一点一点把草围“织”了出来。

 核雕—胡堂山艺术工作室

胡堂山艺术工作室是宝安区文化名家工作室。工作室领衔人胡堂山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宝安区第六届政协委员、“谢氏核雕”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胡堂山的作品《深圳之春》荣获第十四届民间工艺美术最高奖“山花奖”;作品《锦绣山河图》在第二十届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中荣获金奖。

1993年,胡堂山拜核雕大师谢才元、钟秀琴夫妇为师学习核雕技艺,后回深圳学习工作,源自核雕发源地苏州的“谢氏核雕”,也由此在深圳生根发芽。2021年,“谢氏核雕”入选宝安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胡堂山艺术工作室不仅为优秀核雕艺人提供了核雕工艺学习、交流、应用的平台,还为市民提供了核雕、泥雕系列公益培训,让核雕艺术在宝安焕发新活力,助力核雕艺术的传承创新。

 灯笼—夏氏灯笼制作技艺

夏氏灯笼制作技艺于清末起源于四川遂宁县,传承至今已一百多年,属于玩具灯笼的范畴,是传统灯笼中较为独特的品种。

与绸布和竹编灯笼不同,夏氏灯笼使用纸张为主料,竹材作辅料制作,需经历设计花型、选纸、理纹等二十多道工序。此外,灯笼本体不依靠竹、木等支撑,纯靠手工折叠纸张成型,技术难度大,成品富有中国传统节日氛围,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第四代传承人夏代友将从父亲处习得的“纸”类技艺进行深入研究并精细化,依据现代生活及审美需求改良了部分材料及用具,使其更符合时代审美。在精研技艺的同时,夏代友积极参与各市、区级社会活动,将夏氏灯笼非遗技艺带进社区、校园,让广大市民近距离体验非遗手工技艺,吸引更多热爱非遗技艺的年轻一辈加入保护及传承夏氏灯笼制作技艺的行列。

狮舞——黄麻布醒狮舞

黄麻布醒狮舞是深圳市宝安区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不仅有着广东醒狮的特点,还带有着特别的客家韵味。

黄麻布醒狮团成立于1994年,现任团长罗慈辉是黄麻布醒狮团第四代传承人。醒狮团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区多项比赛,夺得多项比赛桂冠。2023年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上,黄麻布醒狮团斩获高桩(规定套路)第一名(冠军)、传统南狮第二名(亚军)。

麒麟舞——九围麒麟舞

舞麒麟是一种深圳地区传承数百年的民间传统舞蹈,是本地客家民俗的典型体现。九围麒麟舞的拳式主要包括墙拳、周家拳、冯拳、长拳、长棍、短棍、爬板凳、流针、反抓、刀枪剑、关刀等,特色鲜明,深受本地群众喜爱。

九围麒麟队成立于1935年,现有成员30人。每逢佳节,麒麟队都会走访社区各家各户,向大家送上美好的祝福。


妈祖祭典——黄田妈祖巡安活动

妈祖文化起源于北宋初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黄田天后古庙始建于明朝,曾在1910年进行重修,是宝安历史上最古老的妈祖庙之一,自立村之始,靠山面海而居的黄田人就信仰妈祖。如今,妈祖不仅是黄田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更是一场凝聚乡情的盛宴。

活动中,各个特色队组成巡安队从古庙出发,沿黄田社区老村巡游一周,特色队包括醒狮队、横眉队、龙旗队、鼓号队、鲜花巡游队、水果巡游队 、銮驾队、回避牌、英歌队、灯笼队、罗伞队等,寄托着当地居民的美好愿望。

孔镜茶室潮州工夫茶艺

孔镜茶室位于航城街道泰华梧桐岛内,是以非遗工夫茶为核心,集茶空间服务、产品、教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复合性茶文化空间。店内提供传统中国茶体验和服务,茶品涵盖六大茶类共60余款。

2023年,孔镜茶室成立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工夫茶艺(叶汉钟)深圳传习基地,为广大茶爱好者提供专业学习茶文化的平台,打造非遗文化普及和体验中式茶生活新空间。


栏目介绍

一年四季,廿四节气,航城的山林海岸间,总有美景在等待着你。

逐浪前进,日新月异,这座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与门户之城,在时代机遇与重大战略的交汇叠加中,迸发出澎湃发展动能,向着环珠江口融合发展桥头堡进发,书写着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南方+航城频道开设《节气里的航城》栏目,带你从节气美图里赏航城、从新闻热点中知航城。

撰文:王悦 肖双 刘曼玲

摄影:何俊(部分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海报:栾艺婷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