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总部位于深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普渡机器人正式发布其初代类人形机器人PUDU D7。基于仿生双臂和全向移动底盘设计,PUDU D7能够在多个场景中执行复杂任务操作,更好地满足跨行业客户真实的多样化需求。
南方+记者从普渡机器人获悉,该机器人身高165厘米,重量45千克,仿生臂的臂展达65厘米,整机拥有30个自由度,配备灵巧手后,自由度将提升至50。该款机器人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商业化落地。
普渡初代类人形机器人PUDU D7。
普渡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张涛表示:“作为普渡的核心价值观,发明家精神推动我们不断创新与进步。PUDU D7的发布标志着我们在构建专用型机器人、类人形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重要一步。通过推进这三种机器人形态,我们致力于塑造服务机器人行业的未来,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卓越价值,解决当前挑战并为客户开启全新机遇。”
机器人的三种形态。
据悉,PUDU D7是普渡推出的首款类人形机器人,由普渡X实验室 Pudu X-Lab孵化研发。它具备类人的构型,底部配备通用的移动能力,底盘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大速度可达2米/秒,并能在最大10度的斜坡上稳定运行。
高机动性能使其在狭小和高动态环境中也能自如穿行,例如在繁忙的餐厅和工业车间中高效作业。此外,D7的电池容量超过1KWh,可持续工作超过8小时。
PUDU D7集成了普渡机器人在定位、感知、规划、调度、控制等方面的领先技术优势,配备RGBD相机、激光雷达、全景相机等多种传感器,采用普渡自研的运动控制算法和融合SLAM定位技术,能够在大面积、高动态复杂场景下实现高精度定位导航并稳定运行。
PUDU D7上部具备通用操作能力和元学习交互能力,能够执行电梯操作、物品搬运与分拣等多场景下的复杂任务。其仿生单臂的负载能力达到10公斤,末端重复定位精度可高达0.1毫米,能执行各种精细操作,适用于多种复杂的工业和商业服务场景。
类人形机器人PUDU D7操作能力。
此外,普渡机器人融合多种数据驱动具身智能,并在大模型应用上采用“大脑大模型”与“小脑大模型”分离的策略,通过多层次模型联动,以实现PUDU D7的AI智能交互和具身智能学习能力。D7能够理解和响应不同服务场景的复杂指令,并通过持续的学习迭代,优化自身的操作策略,逐步适应并高效完成各种任务。
普渡科技2016年创立于深圳,是一家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普渡科技起步即及面向全球,近年其海外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超80%,且增长势头良好。
国际著名研究与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今年8月发布的《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2023)》显示,2023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厂商均为中国企业,其中普渡机器人同时占据全球及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截至今年8月,普渡机器人业务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完善的全球化商业布局。以日本为例,普渡推出的猫形机器人贝拉Bellabot备受当地消费者欢迎。上述报告显示,普渡机器人在日本餐饮服务机器人市场位列市占率第一名。
南方+记者 马芳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