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若干措施》(下称“信宜人才16条”)试行版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以来,已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完善。日前,正式版已经印发,有效期5年。
此次修改的内容有:将《中共信宜市委关于印发<信宜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信发〔2019〕5号)等人才政策进行了归并,例如并入研发机构建设的内容,对新获批建立的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平台等给予奖补;并入高层次人才补贴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各项补贴的发放等。
修订了人才分类,在保持原来人才分类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人才工程、科技创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荣誉称号、经营管理、教育、卫生、技能等领域的人才类型。
增加了乡土人才培养方面的内容,例如每年遴选优秀乡土人才进行培养,给予补贴、讲师授课费、政府资源扶持、政治吸纳等激励举措;对符合条件并获得高级、中级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的乡土人才给予职称补贴等。并对个别条文措施进行补充完善,增强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
总体而言,对各项补贴的额度没有调整,保持原来不变。
笔者从信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2022至2023年,信宜市事业单位招录“双一流”“双重点”高校毕业生15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52人,占比32.7%,较政策实施前的2020—2021年增长87%。所招录人才实行统一分配,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分配到各专业领域的职能部门,发挥专业所长。
2022年以来,信宜市人才政策累计支出约2319万元,惠及超1500人次,为各类青年人才减轻压力,让人才在信宜安身、安心、安业,近年来招录的急需紧缺人才稳定率达97%以上。
“信宜人才16条”为人才解决了住房、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问题,并持续完善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机制,2022年在信宜市行政服务中心开设“人才专窗”,2023年推动12个人才补贴和有关项目事项“网上办”。各项暖心服务,让人才服务更有“温度”。
目前,“信宜人才16条”中各项补贴的申领均已实现“一窗通办”,干部群众可前往信宜市行政服务中心二楼“人才专窗”办理。
此外,部分补贴及有关事项已开通“网上办”,包括:信宜市重点高校毕业生人才就业补贴、信宜市激励信宜生源高层次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奖励、外地高层次青年人才在信宜就业奖励、信宜市青年人才子女教育保障等12个事项,干部群众可直接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进行办理。
为实现政策的平稳过渡,“信宜人才16条”中明确:在《信宜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若干措施(试行)》实施期间符合条件的已享受相关待遇且未到期的,可按原标准继续享受相关待遇至期满。
撰文:李阳诗 通讯员 高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