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丨王振义:我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

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

他无私公开治疗方案

只为使更多患者受益

他年逾耄耋仍奋战在医学救治一线

为青年医生指点迷津

人生百岁之际

这位集大成于一身的医学泰斗

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

对病人负责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

王振义肖像。新华社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供图)

王振义肖像。新华社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供图)

攻克最凶险白血病“第一人”

1948年,王振义自震旦大学医学系毕业

1952年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血液学研究

1959年,王振义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遭遇”白血病

为攻克白血病

王振义除了问诊、查房

就是泡在图书馆、档案室翻阅资料

经历数年苦心探索终于迎来突破:

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的一天

一名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生命垂危

王振义通过仔细研判

建议她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

面对他人的劝阻

他说

“我相信科学,我有信心!”

7天后,奇迹发生了

女孩的症状明显好转

一个月后完全缓解

王振义的心结解开了

王振义。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王振义。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那一年,他陆续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23例患者病情完全缓解

他将相关成果写成论文发表

立即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

他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一起

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

让这种最凶险的白血病五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7%以上

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

王振义和学生陈竺、陈赛娟。图片来源:人民日报(上海血研所提供)

王振义和学生陈竺、陈赛娟。图片来源:人民日报(上海血研所提供)

不计名利 “只想病人能好”

随着全反式维甲酸的治疗方案逐渐得到各国医学界的验证

这位来自东方的医者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

然而,此时的王振义一心只顾着一件事:

如何让全世界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用上这种药

他说

“钱或者名誉的问题,我不会去想,我只想病人能好”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王振义的医者大爱也不仅局限于病人

多年来,他善行的步履从不停歇

托学生捐款给汶川大地震伤员

每年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定期捐款

取出积蓄设立青年医师奖励基金……

2020年,王振义将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百万元奖金全数捐赠给瑞金医院“广聚善爱”(慈善)基金项目

至今已有65位受助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

于利无求,于名,王振义也甘为人梯

他学术成果卓著

但总是将成果归功于团队

把合作者特别是年轻人推向前台

1994年,王振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仅一年后

他就主动将时任所长的位置让给年轻人

他说

“让位给有能力的年轻人,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向上”

1987年3月23日,王振义(左四)参加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揭牌仪式。新华社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供图)

1987年3月23日,王振义(左四)参加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揭牌仪式。新华社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供图)

把学术财富留给年轻人

如何建立一所名副其实的医科大学?

1985年,上海第二医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这个问题在时任校长王振义的心头久久萦绕

经费不足、设备不好、人员不够……

面对薄弱的学科基础

王振义决心把眼前的难题一项项攻克

他四处奔波申请经费添置设备

建立重点实验室

派出学生赴法留学

与多所国外医学院建立合作

让人才培养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王振义(前左)授予法国巴黎第五大学校长欧基埃名誉教授称号(摄于1985年)。新华社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供图)

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王振义(前左)授予法国巴黎第五大学校长欧基埃名誉教授称号(摄于1985年)。新华社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供图)

一花不足春,接力春常在

培养学生,王振义倾囊相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至今记得

王老曾将自己的毕业论文亲手修改了10遍

2003年,年逾古稀的王振义刚从临床一线退休

就为自己布置了新的任务——

每周一次“开卷考试”

即每周初由学生提交疑难病例形成“考卷”

他查询完中外文献

亲自带领学生一起探讨交流

如今“答卷集锦”《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已出版多本

成为王振义留给年轻医生最好的礼物

王振义院士与学生一起探讨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图片来源:新华社

王振义院士与学生一起探讨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医执教75年间

王振义共带教33名硕士、22名博士

当年那间不足五平方米的实验室

走出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名院士

留下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

面对人们的赞许,桃李满天下的王老说——

不是我培养了他们

是时代、国家给了他们机会

也是他们个人的努力成就了他们自己

我很幸运,能与他们共同攀登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

编辑 蒲思伊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