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龙排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务实与创新!|“风雨龙排”大家谈

南方+

编者按

2019年,顺应深圳水环境治理升级大势,龙华排水公司应运而生。

5载筚路蓝缕,从最初的近30名员工发展到800余人,业务由单一走向多元化、专业化、智慧化,龙华排水公司,成了深圳水环境设施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微观缩影!

此间,公司团队上下一心,锻造出极具向心力、感召力和爆发力的专属龙华排水人的精神谱系“风雨龙排”,推动着公司不断创新进取、攻坚克难。

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风雨龙排”大家谈》系列人物访谈,邀请17名龙排人讲述他们眼中的“风雨龙排”精神,敬请垂注。

进入专栏>>>《“风雨龙排”大家谈》


大家好,我是华章检测公司的周瑜。

我大学读的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读的是工商管理,所以龙华排水公司成立后,我就到了公司信息部做工程师,之后被提拔为信息部副部长。当公司开展了地面塌陷雷达检测业务后,我又负责了公司数字治理专班。这个专班的主要业务就是雷达检测。后来,随着我们探地雷达业务的发展壮大,公司又将这方面的业务独立出来,注册成立了子公司华章检测公司,由我来负责。

在来龙排之前,我已经在一家通讯领域的央企子公司干了8年,经历了很多核心岗位,做到了中层干部。之所以选择离开,是因为,在那个公司我基本已经能够看清楚,我在60岁退休前都会干什么,这不是我想要的。

而在龙排这5年多,亲眼见证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也看到了自己每年的进步,个人的职务、能力、荣誉以及为公司做的贡献,都在不断地拾级而上。这么短短几年,能有这么多的改变,是我很难想象的,让人非常有成就感。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龙排最独特、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务实与创新。

 1 

这是个干实事的地方,不管是上级的指示,还是居民的诉求,或者舆情的关注,只要是公司的业务范围内的,都是第一时间落地,而且一定要干出点什么来。比如数字治理专班的成立就是这样,区委领导关注、公司领导也认为与我们的业务相关,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就落地了,探地雷达该购买的购买,人员该抽调的抽调,机构该成立的成立,因为只有这些前置的东西落实了,你的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不然就变成会议传达、喊喊口号,最后不了了之。

因为一切都很务实,公司就会带着你,甚至是强迫着你一起跟着进步。

比如说,公司起步时只负责市政管道管养,也就2000公里左右的管道。现在我们已经接管了10000公里左右的排水管道管养,还增加了河道、水库、泵站等管养业务。主营业务在拓展,公司就要求我们持续地为各个板块的管养业务提供信息化的支撑,我就要不断地学习、接触新的东西,它就会让我一直保持一种很有激情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信息部也在不断成长、发展,在公司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我对信息部的认同感、成就感特别好,因为公司的调度中心和数字治理专班,以及华章检测公司,都是从我们信息部孵化出来的。如果没有公司务实的精神,没有对信息化的重视,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了。

 2 

务实是和创新是分不开的。我在龙排,无时无刻不感受到那种改革创新的氛围,客观说,数字治理专班和华章检测公司就是公司改革创新的直观成果。

龙排本来是一个民生保障的区属国企,利润考核压力不大,主要是体现社会效益。但是,当我们的探地雷达业务能力做起来后,不仅服务于龙华区,还能向区外拓展,持续为公司带来额外收入后,二级公司应运而生。这本身就是个创举。而且,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公司在疫情解封后,率先派出了我们专班的团队去到北京考察学习,又斥巨资购买了目前最先进的三维探地雷达检测设备。

当我们的技术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后,我们技术人员的数据解读能力又跟不上了,公司领导又要求我们和信息部联合开发人工智能应用,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数据的解读,可提高数据解读的速率,控制公司成本,促进公司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降本增效。

可以说,每一步都体现了一种永不止步的创新和突破精神。

现在,公司的氛围非常好。不只是我们中层管理人员,我们基层的干部、一线的工作人员都会主动作为,自觉加码,提升工作质量。大家会憧憬,哇,这个项目我要是搞好了有多牛啊,我能评职称,我能参与专项专利的发明申请,我能参与文章的发表,我能参与某个标准的制定!

大家都有一种积极参与到这个事业里面的热情,每个人的价值感被激发出来了,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

撰文:吴永奎 程德坤

海报:文海燕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