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北坡镇抢抓新风口,县域副中心城镇新画卷徐徐展开

南方+

吱呀一声推开房门,四周一片绿意盎然,门前小天地里种着蔬菜瓜果,鲜绿的菜叶上结着晨露,屋旁草木错落有致,缝隙中生出的花儿一副惹人喜爱的模样,清风拂面,清爽中携着淡香。出门见绿,开窗见景,这般美好怡人的生活已是北坡镇镇民们的日常。

以“点”切入,树立典范,深化提升全域人居环境;以“线”走深,紧抓治理,下到基层凝聚各方力量;以“面”呈效,成片建设,串珠成链打造镇域特色风貌带……

今年以来,遂溪县北坡镇紧扣“农业兴镇、产业强镇、商贸富镇、文旅活镇、城乡协调”,由外到内、由近及远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储势能激活力,联动多方力量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共绘一幅“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的县域副中心城镇新画卷。

“悦新居”融合了绿化美化庭院与酒店式住房,身在其中便有住进自然之感。受访者供图

“美丽庭院”描浓生态宜居底色

废弃的轮胎、酱缸酒坛做彩绘花盆,淘汰的石磙磨盘搭配成流水装饰,酒缸用来养乌龟荷花,竹子加工成风铃,簸箩竹筒、红砖怪石成为庭院“点睛之作”……走进北坡镇,随处可见利用寻常物件打造的别致小景,别有一番天然野趣。

今年来,北坡镇将群众参与作为美丽庭院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抓试点作示范促推广,逐步探索出一套集成式群众参与机制和“建管用”一体化“组合拳”,推动美丽庭院建快、管实、用好。截至目前,建成美丽庭院670个、典型户47个,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美丽庭院逐渐成为绿美乡村建设的“新引擎”。从前,胜昌村的村口有大片闲置的土地,地块呈狭长形状,最令人发愁的是上方悬着的高压线。“一般村口都会立一个路口标牌,但是这片地就在高压线正下方,没法实现高大的路牌,想做点什么都很受限制。”北坡镇党政办副主任何宇平解释。

如今走到胜昌村的村口,原来杂草丛生、空洞荒芜的村口已变得花意盎然、视野开阔,村内自发建设出一片“拾光花田”,格桑花在微风中荡起波浪。何宇平介绍,初期只是一片花海,后来渐渐才修出道路。花田一直在完善,胜昌村的绿美建设也一直在行动,据悉,现阶段全村共打造出10余处绿美小景观。

开窗见绿、推门见景、转角见园……打造农村“四小园”,同样是北坡带动广大农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关键一环。北坡鼓励村民对房前屋后边角地进行合理规划,以“小切口”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用绣花功夫点缀和美乡村画卷。

平整的乡道连接起家家户户,一块块小院子点缀在整洁的村庄里,木质凉亭、露营帐篷、游乐滑梯、健身器械……大片的沙地上娱乐休闲设施应有尽有,还设了沙滩排球场,房屋外立面上是大片的彩色墙绘,阳光打在墙面上,绚丽的色彩霎时为北坡镇急水村投入满满活力。

这片沙地的前身是一块坑坑洼洼的荒地,急水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口,以“四小园”建设为重点突破,开展外立面整饰和特色墙绘,同步开展巷道整治、三线整治、新建彩虹跑道并增设文旅配套设施。立足本土资源,急水村积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村容村貌得以焕然一新。

赵屋村村委会北山洋村则在全县率先建立共享菜园,充分利用了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将一块块原本杂草丛生、无人打理的空地变成了整洁有序、绿意盎然的菜园。菜园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丰富了村民的“菜篮子”,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新鲜、安全的蔬菜。

除了推动生态环境美,北坡镇亦积极打造文明卫生美,让镇容镇貌由内而外皆有可圈可点之处。

当前镇区共建有11个垃圾分类点、1个垃圾中转站和1个污水处理厂,镇圩公共厕所建在镇农贸市场内,实现“四净三无二通一明”。同时,北坡积极整治市场环境,并重点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集中整治。截至目前,累计清运车辆约130台,教育劝导流动摊贩370余人,整治商铺店家190余家。

除此之外,北坡镇还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划分道路交通安全管护责任区,建立健全“交警中队+网格+曝光”的模式,通过开展粘贴反光贴的“亮尾行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等专项行动筑牢了村镇交通安全防火墙。

现今北坡镇正着力推进“7个一”项目建设,一个美丽乡镇入口、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个美丽圩镇客厅、一条美丽碧道、一处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正陆续开工。从房前屋后到镇口街头,北坡镇步履不停,大步迈在在塑造村镇美好“颜值”的路上。

村民在胜昌村村口的小公园议事。林启慧 摄

让村民自愿建起“无讼”村镇

花种、菜种、树苗、洗衣粉、牙膏、牙刷……胜昌村的积分兑换处除了有日常生活用品,还摆着不少种子、小苗。胜昌村创新性结合了“积分制”与乡村绿化工作,将参与村中事务、矛盾纠纷以及门前“三包”等都纳入积分考核范围,用“小创新”带动“大治理”,引领村风文明向上,而村民凭积分兑换种子和树苗,既能为自家“添喜”,更能为家乡“添绿”。

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北坡镇坚持多方联动,大力凝聚创建合力,将多方的力量拧成一股绳,鞭辟入里直击群众需求,将行动落到实处。

群众共建是基层治理的基础,为激发村民积极性,北坡镇在各村推动实行“积分制”。其中,急水村通过“户联网自治积分制”,一户一登记、一月一公示、一季一评比、一年一评优,把治理的责任落到每一户。

胜昌村则计划联合移动公司构建“数字乡村”联防联控平台,推动数字监控和云播喇叭全村覆盖,并接入智慧党建、网格化管理、积分制排名以及村民“红黑榜”等功能,融合村民自治和乡村“智”治,实现基层治理由“自”且有“智”。

除此之外,北坡镇在镇区人流密集的文化广场处设立了曝光台,不仅对环境卫生乱象、不文明举动行为和整治不到位环节等进行不定期曝光,同时也对正面事例、干群有力配合等图片进行宣传,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社会氛围,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胜昌村的榕树议事点。林启慧 摄

重视群众共建,既要启民“智”,亦要听民情。胜昌村通过与村民访谈、现场实地查看、召开工作现场会议讨论等方式,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全面听取村民的建议意见,,让村民得以全程参与到村庄的规划和建设中。

在胜昌村村前的树荫纳凉区和村后的榕树林下休息区等场所,挂有“榕树下议事”的木牌,除了“避暑圣地”,榕树还充当着“议事大堂”的角色。在这个供村民议事论事的“榕议事”平台,麻烦事能成为“容易事”。

此外,北坡镇持续开展的“平安夜访”“千干百警入户”等活动,以及镇区文化广场、农贸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的意见收集处,充分接收社情民意,镇区住户与商户代表的声音得以节节传开,镇党员干部得以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从而化解乡村矛盾。

“法官,您说说,对面楼天天装修噪音很大,我们要怎么维权?”“律师,邻居说我的车停在他的区域上要收停车费,但那块应该是公共区域吧?这合理吗?”……赵屋村委会柏基村的“无讼村居”法官工作室总是一片忙碌。去年1月,遂溪县首个“无讼村居”示范点在这里正式挂牌。

“无讼村居”法官工作室充分发挥了驻村法官团队作用,与北坡镇司法所、派出所、妇联干部及试点村委乡贤等特邀调解员形成合力,加速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工作室、矛盾纠纷不上交”的诉源治理新局面。

赵屋村和急水村则通过探索“党建+妇建”巾帼志愿服务队新模式,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出妇女在基层治理中“能顶半边天”的作用。

要编成基层治理的绳,还需要大力发动社会力量。为此,北坡镇召开多场老干部座谈会、乡贤座谈会,充分征求退休老干部、热心乡贤和专业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群策群力求发展。

“乡贤对于村镇基层治理有很大的意义,‘积分制’的兑换礼品里就有不少乡贤提供的花种、菜种。”据何宇平介绍,北坡镇向乡贤筹集了奖教助学资金140余万,去年成功举办了北坡奖教奖学助学晚会,以实实在在的热心善举促进乡村振兴。

如今,北坡镇搭建好“综合网格”,实现“一网统管”,着力发挥好群众、党员先锋、人大代表、热心乡贤等群体的合力,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治理网。多方联动之下,北坡镇层治理效能逐渐提升,村风民风明显改善,获称“全国文明村镇”“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广东省文明村镇”等。

“悦新居”是北坡镇第一家庭院式民宿。受访者供图

农文旅融合“烹出”幸福生活

走进位于遂溪县北坡镇新屋村的遂溪县鑫垚农产品加工厂,一只只红彤彤的甘薯从生产线进入,经过自动化加工,最终变成了甘薯粉丝、甘薯粉皮等深加工产品。目前产品畅销广州、深圳、东莞、湛江、海南等大中小城市,广受市场欢迎,有效地带动了甘薯种植业的发展。

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让遂溪县拥有种植红薯的一片沃土。近年来,北坡镇依托种植面积5万亩的甘薯、2个农产品集散市场和新屋薯粉厂打造出甘薯产业园,稳步打响北坡农特产品“名气”,让北坡甘薯“走出去”。

振兴产业,方能鼓起村民“钱袋子”。除了甘薯,北坡镇紧抓本土产业优势,发扬镇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支持北坡红糖、海红香米、虾沟红米和新屋即食薯粉等特色农产品建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已超过700余万元。

有了产品,还得扩大销路。S545,S290,两条省道贯穿北坡镇镇区,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北坡镇加快发展电商产业,现有中通、顺丰等9家物流快递,8个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点与14家电商服务站点,大量特色农产品得以搭上“互联网+”快车出村进城,走向全国。

同时,北坡镇全力做大集体经济,以点带面,助推全面发展,做强镇域经济,推动村民增收致富。

2023年,赵屋村通过将商铺出租为企业分拣中心,达成流转土地600余亩,成功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7余万元,还成立了10余家合作社,牢牢牵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既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又能解决了村民就业,村民定期收租的同时还可以去企业或周边打散工领工资,拓宽了收入渠道。

当前,便捷的交通源源不断吸引着周边乡镇的人流、货流、财流等向镇区富集,区位优势让北坡镇联动毗邻乡镇构成了“半小时发展圈”,北坡镇产业振兴乡村的希望正冉冉升起。

紧扣实施“百千万工程”契机,北坡镇大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乡村音乐节、沙滩排球赛、乡村振兴特色美食节……北坡镇烹出一场“热辣滚烫”的文旅盛宴。

其中,2024首届广东(遂溪)北坡游鱼文化周的举行吸引累计超10万人慕名而来,拉动本地经济收入近1000万元,“北坡游鱼”IP火出圈,“游”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一张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就此诞生。

当前,北坡镇积极谋划创建遂溪县“薯乐恬园 活力商旅”乡村振兴示范带,瞄准北坡老圩游鱼、塘母市场、甘蔗主题公园等特色,将甘蔗主题公园、鱼龙湖度假村、八仙湖生态园和悦新居民宿等文化、产业和生态等资源融为一体,串珠成链,打造北坡新发展极。

跨上台阶,流水在脚边潺潺而过,草坪和花圃簇拥在入口庭院中,前后高低错落有致的绿植将人的视野延向庭院深处,往里迈进,可见整洁温馨的栋栋房屋坐落在漫墙藤蔓中。

“悦新居”是北坡镇第一家庭院式民宿,融合了绿化美化庭院与酒店式住房,身在其中便有住进自然之感,闯进院子里的风缓缓停靠在石头上,生活节奏也慢慢缓和下来。

走出“悦新居”便是集采摘、餐饮、游玩一体的八仙湖生态园,让游客在田园风光中涤荡苦闷和压力。“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典籍中记载的“桃花源”不过如此。

“把游客的吃住玩一并包揽,渐渐打造出一个农文旅产业融合园。”何宇平介绍,农家乐+民宿的方式不仅为游客提供“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赏农村景”的一条龙服务,也为村镇提供就业岗位,起到带动乡村经济,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

配稿

北坡推进“七个一”描摹美丽圩镇新画卷

一个美丽入口通道:设于省道S545进镇区入口处,包含对道路的拓宽及“白改黑”、对沿线建筑进行统一的风貌提升和增设特色镇标,镇标以“腾跃龙门的北坡游鱼”为设计理念,寓意着历久弥新的北坡游鱼文化和蒸蒸日上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一个美丽圩镇客厅:设于鱼龙湖商业街内,占地面积240㎡。

一条美丽碧道:环绕鱼龙湖而建,全长约1.25km,以“慢行绿道+活力滨湖”为设计主题。

一条美丽示范主街:设在镇区核心路段中兴路,总长度约950米,两侧共涵盖120余栋建筑,包括对主干道的拓宽升级和“白改黑”、两侧建筑外立面的风貌提升、裸露空调外机加装机罩、“三线”整治下地等,突出对核心主镇区功能品位的提升和优化功能布局。

一个美丽农贸市场:对镇区旧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总建筑面积约52000㎡。

一个绿美小公园:设于镇政府对面、北坡文化广场旁,当前已经建成,待改造完善有关配套设施后即可完成建设。

一处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设于镇区逸民路段,以“跃动游鱼,舞动盛世”为主题,项目包括对沿街建筑墙面进行清洗、修复、补漆并统一粉刷,对店招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对阳台、屋顶进行特色标识宣传等。

南方+记者 林日清

实习生 周妍

通讯员 胡超

编辑 邓安祺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