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的三个关键问题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并对外发布。

决定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还对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弹性自愿提前退休等事项进行了规定。

00:08

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个月

专家认为,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是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政策总体延续了自愿、弹性、渐进式的原则。伴随延迟退休改革决定审议通过,未来我国必将在促进就业、规范招聘市场秩序、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方面持续发力,保障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

按照新政策何时能够退休?

“此次发布的延迟退休政策总体遵守了此前确定的自愿、弹性、渐进式调整的基本原则,还特别强调了就业的重要性,考虑非常周全、系统。”老龄社会与银发经济研究学家、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李佳如是说。

根据决定,同步启动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器”上线!快来查一>>)

决定后附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出生年月对照查询。以1980年1月出生、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为例,退休年龄推迟至57岁7个月,将于2037年8月退休,共延长退休31个月。

当天批准的《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下称《办法》)还就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养老保险激励机制、自愿选择提前退休等情况进行规定。

《办法》提出,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不满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通过延长缴费或者一次性缴费的办法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延长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主要是为了扩充养老金的储备。”在李佳看来,这一政策从2030年开始实施,也就是说在2025年到2029年期间退休的人员,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还是现在的15年,这样能让离原法定退休年龄较近、已经或快要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