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微实事| 见缝插绿 番禺小谷围街南亭村美化乡村有实招

番禺融媒
+订阅

番禺小谷围街南亭村位于小谷围岛西南岸的珠江边。20年前,随着广州大学城选址的确定与开工建设,南亭村大部分区域成为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的建设用地,部分村民搬迁至位于珠江对岸的新造镇谷围新邨安置,而未拆迁的村落则为“保留村”,逐渐被小谷围岛拔地而起的高楼所包围,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村”。由于保留村主要由村民的宅基地用地构成,自建房林立,容积率不足,村内闲置空地存在地块狭小、位置分散,植被覆盖不足等问题。

“一下雨就积水,一刮风就起沙。”家住南亭村西社坊的村民关叔对此深有体会。

“村内外很多狭小地块都缺乏有效利用,不是布满杂草,就是闲置裸露。”关叔表示,这些空地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栽种乡土树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给村民提供乘凉的去处。为此,他们向南亭村党委反映了这些诉求。

种植苗木

小谷围街南亭村党委委员关健永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南亭村党委通过“两代表一委员”接待群众,村“两委”干部日常走访,村居网格员、居住地党员意见收集,以及依托广州12345热线等平台,线上线下广泛收集村民诉求,结合今年以来省、市、区、街道大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政策号召,将南亭村开展“绿美番禺”乡村绿化美化项目这一村民关注度高、惠及面广的民生问题纳入“民生微实事”项目,决定充分利用村周边公共绿地及村内废弃地、边角地、空闲地、拆违地等地块,见缝插绿,种植各类苗木。

栽种的苗木

为确保民生微实事有序推进、有效落实,南亭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争取多方支持,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积极争取“民生微实事”资金支持,号召党员带头认捐认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利用“穗好办”等平台,发布志愿活动,带动村民群众和周边高校的师生共同参与扩绿兴绿护绿。

“借助‘穗好办’平台,我们只用了2天时间就号召了10名党员认捐‘再种一棵树,共植一片林’微心愿,召集了50余名志愿者共同参与。”关健永介绍道,今年3月以来,南亭村党委已先后组织3次植树志愿活动,先后在大学城外环西路滨江绿化带、大学城外环西路565路公交站等两处村周边公共绿地及南亭村西社停车场内空地种下落羽杉、黄色风铃木、红花荷、大叶紫薇等树种近300棵。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袁辉 杨颂 实习生 谢婷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