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安苑小区治理一直是“老大难”问题。
这个小区位于中山市南区街道城南社区,作为中山市属保障房小区,主要为全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保障住房,目前在住人数超过6000人,而整个小区总共可容纳住户约7000多人。
小区人口高密度带来的是治理上的难题。
“祈安苑小区是公租房,居住人群情况比较复杂,很多住户户籍不在南区,此前也普遍存在养狗不牵绳、宠物粪便无人及时清理等问题,管理起来有难度。”城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简小莉说。
今年,城南社区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聚焦小区治理难题,以祈安苑小区为试点,探索“365”楼栋长工作模式,以“三步法”“六联”治理机制、“五员”作用推动社区治理重心向楼栋延伸,做到365天实时在线,激活城市基层治理新动能。
祈安苑小区目前在住人数超过6000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设18名楼栋长,居民成为小区治理“主角”
“英姐,最近电梯会发出吱呀的响声。”祈安苑小区居民说。
“好的,我现在就汇报给社区。”说罢,英姐就拿起手机,在市住房保障事务中心负责人、南区街道城南社区驻点领导、城南社区负责人、物业管理人员等在内的祈安苑小区管理群中发送消息,很快就有相应的工作人员跟进处理。
“英姐”全名是殷英,目前已经退休的她依旧忙碌着。
今年,城南社区以强队伍、建机制、重培训“三步法”推动楼栋长工作,选优配强18名楼栋长,精细化管理明确楼栋长日常巡查内容等工作职责,每季度开展培训提高楼栋长队伍履职能力,并依托楼栋长工作方案,健全楼栋长选用及退出、亮岗履职、职能培训、信息收集反馈、定期商议、成长激励等机制。
楼栋长戴女士在祈安苑香山书房帮忙整理、摆放图书。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殷英是18名楼栋长之一。
打开9月份祈安苑小区事件上报表,上面详细罗列着走廊灯坏、天花板脱落、门口卫生情况不佳等问题,汇报会具体到某幢、某户,关注到的问题不可谓不细。
“我们平时发现问题会定位好发送到工作群,群里有社区书记、物业人员等,反馈到群里,就会有人跟进处理。”殷英说。
这些问题仅仅依靠社区工作人员去发现显然有难度。
城南社区通过“善智社区-善治联盟”积分制激励楼栋长、热心居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目前已有216人注册并加入基层治理当中,通过参与社区开展活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日常巡查打卡和事件上报可获得相应积分兑换礼品。
简小莉提到这支队伍赞不绝口:“楼栋长都是志愿者自愿担任,大家都主动参与到小区管理中来。像英姐,做志愿者10多年了,得知小区要设立楼栋长后主动找到我们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楼栋长”管理办法推出后,居民成为小区治理的“主角”。
3个月来,18名楼栋长作为政策宣讲员、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邻里服务员、文明劝导员,开展政策宣传、便民服务活动15场,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60余条,协助解决小区环境卫生、停车出行、电梯故障、小区路灯、井盖破损等问题100余件,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一支新生力量。
祈安苑小区治理难题似乎找到了答案。
祈安苑小区公共活动空间。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构建六联治理机制,持续提升小区治理效率
祈安苑小区实现“大变身”并非一时一事之功。
近年来,城南社区构建“驻点团队+社区党委+片警+网格员+物业管家+楼栋长”六联治理机制,召开“六联”联席会议、协调会议,推动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南区街道党工委对于祈安苑小区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南区街道城南社区祈安苑小区治理第一次联席会议,南区街道党政领导、市住房保障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城南社区负责人、祈安苑小区物业及运营管理人员参加会议,会议明确祈安苑小区治理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同时强化居民“主人翁”意识,将民生工作落到实处。
不久前,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在第一次联席会议基础上,针对目前祈安苑小区治理痛点、难点、堵点展开研讨交流,研究部署下一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思路、破解难题的路径和方法。
在南区街道党工委指导下,城南社区牵头组织市住房保障事务中心、南区街道驻点团队、平安法治办、公安和运营团队、物业等有关力量,在9月上旬前对祈安苑小区人员结构、服务诉求、治理难题等进行彻底摸查,搞清“底账”,在此基础上,完善《关于党建引领祈安苑小区治理工作方案》,按照问题轻重缓急程度进行梳理,明确市、街道各部门职责分工,列出时间表,以清单式管理、逐一销号方式推进落实。
这次会上还决定,将祈安苑小区治理工作联席会议由每季度召开一次调整为每月调度一次,进一步提升了小区治理效率。
针对居民关心的小区入住、电梯故障、高空抛物监控摄像头和小区电梯电子宣传屏安装、规划摩托车停车位等问题,这次会议也都给出了解决时限。
祈安苑小区安装的高空抛物监控摄像头。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接下来,我们会依托祈安苑临时党支部,用好‘楼栋长’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小区建设。”简小莉表示。
采写:南方+记者 苑世敏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通讯员 曾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去南方+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