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地铁6号线浔峰岗出发,约5分钟就来到南海里水洲村,这里高楼林立,与广州无缝对接。不仅如此,这里还隐藏着众多高端鞋企,包括“Sheii苏茵茵”女鞋、千百度、莱思丽等。
9月11日,2024里水镇时尚产业集聚示范区启动暨金峰兆业时尚数字产业社区一期开园、二期动工仪式在洲村举行。背后是里水向外界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传统鞋业将启航向时尚产业转型。
在时尚产业集聚示范区启动前两个多月,里水镇世发(广佛)包装印刷产业园也已开园,并正式拉开传统印刷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幕。
作为传统工业大镇的里水,已全面吹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号角。
里水时尚产业集聚示范区正式启动。里水镇供图
鞋业名镇的转型困境
里水的制鞋业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彼时以台资、港资等境外资金投入为契机,结合企业自有的工艺和先进设备,形成一批具有相当生产规模的鞋企。
随着产业发展,里水镇制鞋上下游企业扎驻发展,产业集群逐步壮大。当中既有专业为国际大牌代工鞋底的工厂,也有专注为知名鞋业品牌核心工厂提供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科技型企业,可以说,里水涉及鞋行业的经营主体涵盖了制鞋的各个环节。
“我们销售的鞋子约70%都是在里水代工生产。”在广东苏茵茵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定强看来,高端鞋子的制造对技术、设计和设备等要求都比较高,而里水有很好的基础。
同样是看中里水周边鞋业产业链配套,阮永刚在2003年来到里水,创办了佛山莱思丽实业有限公司,最高峰时候门店高达1000多家。2016年,莱思丽再度转型,先后收购MCN公司,搭建网红直播基地,踏上了品牌发展的快车道。
据统计,目前里水镇内集聚了各类制鞋企业超1000家,其中规上企业近90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各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行业总产值近100亿,成为国内外知名鞋业生产基地,素有“中国好鞋里水造”的美誉。
比如,连续六年获淘宝女鞋TOP1的“Sheii苏茵茵”女鞋就隐身于里水金峰洲的一座大厦内;昱阳鞋业则是ZARA品牌女鞋的主力供应商,每年与ZARA的合作金额近1亿元,月产量约50万双,每天工厂门口都排满了装货的货车。
但即便如此,传统鞋业仍然面对着订单不足、经营成本上升、数智化程度低、转型难度大等挑战,如何蝶变的困境依然摆在面前。
不仅如此,作为南海工业大镇,印刷包装产业、鞋业和袜业在里水有着完整的产业链条,机械配件、原料、成品等上下游关联度较强。近年来,这些传统产业都不约而同面临着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比如,大部分印刷企业都是分散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同时产业附加值低,智能化程度不高,还面临增资扩产等多方面掣肘。
传统产业这棵老树,如何开出新花?这迫切需要里水作答。
以“园聚”模式重塑新优势
2024里水镇时尚产业集聚示范区启动暨金峰兆业时尚数字产业社区一期开园、二期动工,被视为里水传统鞋业转型的一个标志性节点。这个总投资3亿元的产业社区,将聚焦于时尚产业,特别是鞋业全产业链的集聚发展,未来计划引入从鞋业原材料生产、鞋设计研发、绿色生产制造到数字电商销售的闭环运作的产业链生态。
“园区会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服务,比如会对接设计师联盟、线上线下嫁接资源、定期对接国内外展销活动等。”金峰兆业总经理洪哲仁说。
全新的园区载体还有创新的模式,目前已吸引了60多家企业进驻,佛山市生燊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首批进驻企业之一。“我们之前主要是传统制鞋生产,现在正在转型做外贸,这里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配套都很合适。”生燊科技总经理何军说,目前客户涵盖了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客户。
当然,传统产业的转型不仅需要集聚发展的载体,背后更需要完整的生态系统。里水希望通过“园聚”模式,以园聚链、聚智、聚艺、聚财“四聚”模式,政企携手,共同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其中,聚链就是全力推动以村营商模式,通过打造金峰兆业、高晟科创中心等标杆园区,以园聚企,统筹整合产业链;聚智是推动校企合作,在产品研发、设计赋能、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领域做深做实;聚艺是推动艺企携手,促进时尚与鞋业激情碰撞,交融共生更多国潮品牌,为南海好物注入新活力;而聚财是发挥佛山市基金协会与里水镇百千万工程结对子平台、里水金融协会的作用,靠前服务企业。
事实上,围绕“园聚”模式,里水早已开始探索。今年6月底,世发(广佛)包装印刷产业园也正式开园,50多家行业企业抢先进驻,未来将引入印刷包装企业200—300家。
作为广佛最大环保印刷产业集聚园区,该园区定位为服务型制造业“包装印刷”中小微企业集聚园区,通过产业集聚和产业平台的打造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园区通过环保统一治理、原材料集中采购、业务结算中心等方式,将散、乱、差的传统生产加工行业提升至包装印刷数智化共享园区。
世发(广佛)包装印刷产业园今年6月正式开园。资料图片
相比企业的单打独斗,世发产业园的优势在于聚合。据介绍,园区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比如搭建产业业务商贸平台和展厅、金融赋能企业,解决园区企业经营资金需求等。
要把“园聚”模式落到实处,背后还涉及到众多的服务对接。为此,里水还打造了“里畅通”服务品牌,具体由里水园区集团与总商会合作,联合行政服务中心和各村居打造,提供多元化服务,包括工程项目代办、培训咨询、贸易促进等。
简而言之,“里畅通”服务品牌将通过里水国资、里水总商会和里水行政服务中心强强联合,为企业从落户开始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步覆盖到村居和园区。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今年6月初,里水镇发布了“里水商聚力”十大会长工程,其中以商营商工程和商帮互助工程就是要发挥企业龙头聚集效应,实现招大引强、招链引群,实现抱团发展。截至目前,里水已举办各类主体活动14场,服务企业超600家/次。
而无论是2024里水镇时尚产业集聚示范区的启动还是世发产业园的开园,背后展现的是里水区域竞争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里水商聚力的落地实践。
面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里水镇正在打出一套“组合拳”。即通过深入推进“招才引商+产业孵化+园区运营”园聚模式,深度整合“四聚”资源,全面启航印刷、物流、鞋袜业、模具等传统产业数智赋能、绿色制造之路。
“里水鞋业等传统产业都有很好的积淀,但面对的困难也很多,必须要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找到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新节奏。”在里水镇党委书记邓秀娟看来,里水传统产业转型必须要促集聚发展,促数智转型,促市场开拓。
事实上,里水已经不断涌现传统产业转型的成功例子。作为印刷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一个代表,广东腾彩科技有限公司早期以包装装潢印刷为主,近几年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提升,并逐步向生产智能卡芯片及电子标签芯片转型,目前拥有各类专利19项、商标信息16项。
“我们主要产品领域现在已经是集成电路封装工艺,但是标签和吊牌还会涉及到印刷的工序。”广东腾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成炎芳说,腾彩科技目前面向仓储管理、航空物流、智能图书馆、服装盘点、珠宝管理、车辆管理等应用场景,提供全球领先的标签产品。
首秀(广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也踏上了从传统鞋子代工到品牌化的转型之路。该公司负责人吕昊燊说,此前工厂主要给多个国际大品牌代工,但受国际贸易壁垒和成本居高不下等众多因素影响,决定把原来工厂利润率低的代工砍掉,只保留小部分优质的代工业务,同时开启设计生产后直接在线上直播销售的模式。
首秀走上了从传统鞋子代工到品牌化的转型之路。李慧君 摄
可以看到,通过凝聚区域内的传统优势产业上下游企业资源,建圈强链,里水传统产业正在焕发新活力,并成为塑造区域新优势的重要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李慧君
通讯员:杨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