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忧办实事⑦|修缮农村“产业路” 打通群众“致富路”

惠州农业农村
+订阅

“现在路修好了,我们出行方便多了,真的非常感谢政府、感谢村委会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近日,看着村里新修成的道路,地派镇古洞村村民潘叔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古洞村以发展茶产业为主,村内种植茶叶面积达1400亩,茶农30余户,但由于道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且临崖边,路窄、弯多、坡陡,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去年就发生了两起交通事故,而且还会造成茶叶运输不便、成本上涨及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茶产业的发展。

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地派镇纪委将古洞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民生实事项目,切实解决龙门县地派镇古洞村茶产业种植、运输及茶产业综合体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道路硬底化前

道路硬底化后

项目建设过程中,地派镇纪委要求施工方要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施工项目进度计划实施,全力保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截至7月25日,古洞到瑶山村小组道路硬底化900米、茶产业基地道路硬底化500米,原有村道拓宽至4米,长度为600米,古洞村基础道路建设项目已正式完工,不仅直接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降低了交通安全隐患,改善了生活居住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间接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村民们都感到十分满意,对政府的工作点赞。

村道拓宽前

村道拓宽后

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也给村民的水果、鱼、鹅、茶叶等农产品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村民们也乐意提高农产品生产和对外销售,预计农产品生产提高20%,对外销售运输总量提升了15%。此外村民将砍伐的木材、竹子运到县城的路程也减少了7公里,不用再绕远路走山路,运输成本预估能降低15%。还进一步促进古洞茶场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及茶叶产业规模。改善后的交通条件为谋划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高端民宿和农旅体验项目,促进美丽乡村多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洞村广袤茶园上满目苍翠,农村公路网犹如一张巨大棋盘纵横于古洞大地上。这幅天地棋盘为经济发展疏通了“脉络”,挺起了“骨骼”,铺就了乡村振兴发展“快车道”,编织了群众美好出行的“幸福路”。

下来,地派镇纪委将持续聚焦民生领域问题,加强监督,解民忧、顺民意、舒民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力争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来源:龙门清风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