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畔的英雄记忆|天涯比邻④

南方+

04:12

鸭绿江畔的英雄记忆|天涯比邻④

点位背景

辽宁省丹东市地处鸭绿江畔、黄海之滨。作为一座著名的“三沿”(沿江、沿边、沿海)城市,丹东在经济和人口等方面优势明显,是我国陆地边境线东起点。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从安东(现丹东)出发,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在丹东,鸭绿江畔的断桥遗址成为烽火硝烟历史的最好见证。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既展现了志愿军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也记录了中朝两国军民不畏强敌、众志成城的革命友谊。


漫步辽宁丹东,处处能感受到那段战火弥漫岁月的痕迹。

74年前,志愿军从此出发,在鸭绿江另一侧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成为中华儿女的永恒记忆;74年后的今天,抗美援朝精神依旧熠熠生辉。

5次报名应征,“00后”东莞籍双胞胎终于圆梦军营,被分配到了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军营生活在紧张有序的训练中度过,他们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既然穿上军装,就要担得起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

新时代的“英雄之城”

暑假的游客比往常更多。在丹东站前广场,不时有热心市民熟练地向游客答疑解惑:“向东走几百米,鸭绿江断桥就到了。”

鸭绿江断桥,是几乎所有游客前来打卡的第一站。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军飞机企图阻挡志愿军援朝步伐,反复派飞机空袭,将大桥炸断。仅剩的四孔残桥位于中方边境一侧,如今成为丹东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断桥横亘鸭绿江心,桥身上的弹孔依旧清晰可辨。登上桥头,上游吹来的江风遮掩了谈话声,仅剩红旗在两侧猎猎作响。向江中央走近一分,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仿佛也离得更近,内心的肃穆感也增进一分。

沿着鸭绿江,三条马路和一条沿江道贯穿丹东的三个主要城区。丹大线、沈丹线两条铁路线过境市中心,跨江与朝鲜一侧铁路相连。“四纵一横”五条线,构成丹东市区的基本面貌。

从断桥往回走,目光所及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断桥之下,丹东人搭设文旅集市,迎接中外游客的欢笑声,为沧桑的历史留下新时代的“脚注”。

“当年街上是平房,现在则是高级饭馆、商场、旅馆,我都不认识了。人们都生活在幸福中,丹东进入了新时代。”2023年,曾目睹大桥被毁的抗美援朝老兵孙佑杰,在重游断桥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距离断桥3.5公里,坐落在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不少游客的下一站。冰雪长津湖、坚守上甘岭、构筑“无敌坑道”……在纪念馆,通过艺术再现的战斗场景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引来观众们的啧啧称奇。

刚走出纪念馆,丹东下起暴雨。等雨过程中,游客们互相攀谈起来。

家里长辈是抗美援朝老兵,从小听他讲当年的故事。看到历史遗物和模拟场景,才更深刻地感受到当年多惨烈、多艰巨!”有游客向记者表示。

对游客们的感受,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深有共鸣。

“做这份工作,会被这些英雄的事迹所感染。”张校瑛说,“让我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把抗美援朝精神传承好,讲好这段故事。”

张校瑛告诉记者,在丹东,抗美援朝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丹东人没有忘记抗美援朝战争。”张校瑛说,“我们不只在历史资料和遗迹中寻找抗美援朝精神,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生活中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接力传承的英雄精神

朝阳初升,嘹亮的军歌《淬火成钢》从帐篷边响起,驱散了北风送来的些许凉意。点名、出操……在丹东的北部战区陆军某旅野外驻训地,一天紧张有序的训练就此拉开帷幕。

前几日,驻训地连着下了数天暴雨。趁这机会,指导员刘国庆给连里准备了一堂特殊的“寻根溯源”思想教育课。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们连曾参加过马良山战斗和坚守西海岸任务,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作战任务,展现了顽强的战斗作风,敢打硬拼、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刘国庆讲得激动,战士们听得入神。野战帐篷外的暴雨下得猛烈,帐篷内却显得格外庄重肃穆。

从抗美援朝战火硝烟中走来的英雄部队,至今仍被抗美援朝精神感召和滋养,在新时期建立了新的功勋。

不畏艰苦、敢打必胜、越打越强,70多年前,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70多年后的今天,当代军人如何继续“红色传承”?在和平年代,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新时代的军人能否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作为有着“红色基因”部队的一分子,刘国庆对此深有感触。

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事迹告诉我们,军人要有做牺牲奉献的准备。到了我们这一辈,更加不能落后。”刘国庆说。

课堂之外,张校瑛为我们揭开了这一“红色传承”背后的历史图像:

1951年7月,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叫嚣着“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于8月起实施全面进攻,企图以军事压力逼我就范。

当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展开“夏秋季防御战役”,依托野战工事坚决反击。在马良山、高旺山,志愿军英勇作战,毙伤俘英、美军4400余人,击落飞机14架,击毁坦克6辆,给敌人带来沉重打击。

1952年12月至次年4月,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粉碎“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在朝鲜东西海岸实施两栖登陆作战企图,进行“反登陆作战准备”,大大增强了整体防御能力。

‘夏秋季防御战役’和‘反登陆作战准备’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争取了主动地位,迫使‘联合国军’重回停战谈判。”张校瑛说。

“00后”东莞籍双胞胎的参军梦

烈日炙烤,汗流如注,头盔晒得发烫;刚到驻训场地,又突遇阴雨绵绵,才被太阳晒干的作训服又湿透……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起来最有“战味”“野味”,也最考验战士们的备战能力。

酷似的面孔、相近的身形,让来自东莞的“00后”双胞胎兄弟陈家健、陈家诚在队伍中格外显眼。

从小,他们就听着爷爷讲着部队里的故事长大。爷爷是一名退伍军人,曾两次荣立三等功。退役后,爷爷退伍不褪色,在公安战线上继续展现军人本色。受此影响,兄弟俩一直有个“军人梦”。

三年前,爷爷去世,为了完成爷爷遗愿,兄弟俩参军入伍的意愿更强,曾在三年里连续五次报名参军。尽管曾有数次失败,二人的热情并没有被浇灭,反而越挫越勇,加强锻炼、调整作息后再度报名。

去年初,在第五次报名应征后,他们终于如愿穿上军装。新兵训练结束后,二人都被分配到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哥哥陈家健当了操作手,弟弟陈家诚成了驾驶员。

初来东北时,面对几乎完全不同的环境,他们一开始可能还带着几分新奇。不过,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寒冬进行的高强度训练,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

记得冬天出早操的时候,风吹在脸上像打耳光一样。”陈家健说,“每天一躺到床上,立刻就睡着了。

军旅生活比想象中更艰苦,但即使训练再辛苦,他们也从不和父母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刚到部队那会儿,这句网络流行语总是在两兄弟脑海里浮现,也激发了二人的“拼劲”。“最开始,体能训练老不过关。后来我俩互相比拼,一起进步。到现在,我比哥哥引体向上多做几个,哥哥比我三公里跑得更快。我俩还会向家里炫耀。”陈家诚说。

一年多下来,兄弟俩不仅能轻松完成各项考核课目,人也好似“脱胎换骨”。“感觉一年多过去,身体强壮了,人也变得成熟了。

如今,他们对肩负的使命也有更深刻的理解。当祖国、人民需要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对这个问题,兄弟俩异口同声:“上就完事了。”“遇到紧急情况,也许来不及想军人的责任感或者使命感,第一时间肯定是要冲上去的。”陈家诚说。

应征入伍时的画面都还历历在目。那时,兄弟俩的母亲为他们准备了一式两份完全相同的行囊,一边收拾一边叮嘱:“作为中华男儿,一定要顶天立地!国家有需要,就要向前冲。

更多阅读

记者手记:在成长中读懂“母亲的叮嘱”

专家观点:中朝传统友谊是“鲜血凝成的友谊”


总策划:刘启宇 黄灿

监制:侯小军 徐林

统筹:胡念飞 罗彦军 王海军 郑幼智

执行:曹嫒嫒 李杰伦 张由琼

文字:南方+记者 泠汐 李卓

拍摄:南方+记者 吴明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李卓

设计:谭唯 潘洁

通讯员:张国 唐鹏程 成阳

编辑 李卓
校对 黄黎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