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入书堂,童稚开蒙志气昂。正冠整衣明礼序,朱砂点额启智光。
刚过去的开学日,9月2日,碧桂花城学校举行了“童蒙养正”开笔礼仪式。一年级的新生,穿过整洁的校门,踏上状元桥,走进启智门,击鼓明志,开启人生求学的新篇章。
这是学校“本道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以“本道教育”为办学理念,碧桂花城学校办学以来一直坚持尊重生命,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根本,“希望能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挖掘孩子的潜能,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碧桂花城执行校长田桂花介绍。
“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百佳作文教学特色示范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佛山市优秀红领巾社团”……一个个荣誉背后,是“本道教育”的成绩,更是来自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碧桂花城一个个荣誉背后,是“本道教育”的成绩,更是来自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特色课程,实现从学习之道到成长之道
今年5月底,碧桂花城学校迎来一场特殊的新书发布会。主角,是当时五年级的学生们。
一年前,他们班级从共读开始,为共创一本书做准备,从故事大纲到人物角色设计再到故事走向的决定,都由孩子们自主完成。随后为班级原创绘本或小说创作封面、插图、宣传图册,再开展新书发布会、签售会,及至六一儿童节,把自创作品改编成课本剧,搬上大舞台……
让每个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阅读、创作与演绎的快乐,这与成长礼一样,均是碧桂花城学校“本道课程体系”构成的一部分。以“学生本位、学科贯通、快乐体验、乐道成长”为课程建设思想,“本道课程”串起了花城二十年办学的满地“珍珠”。
其中,立本课程群包括国家课程和国家课程的拓展项目,旨在启智增慧;生道课程群包括育德课程和育心课程,旨在培根铸魂;逐志课程群包括社团课程、专修课程和研学课程,旨在发展个性。
比如,共创一本书是语文学科“读写创演项目课程”,在这基础上,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小作家,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冰心文学写作教学示范学校”;数学方面则有财商启蒙项目课程,英语有UOI探究课程,为学生接轨国际教育奠定良好语言基础……
除了特色学科部分,学校为四、五年级学生开发了城市穿越研学课程,让学生用双脚去丈量城市,用远足去磨练意志,用心去感受城市文化,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系列穿越城市的研学活动;为了让孩子能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校每年会联手多家企业单位,为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小学生,提供科技、医疗、金融、警务、电商等数十个行业宝贵而丰富的职业体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增长见识,探索自己的发展和未来。
此外,每年,学校会组织4、5年级的学生与贵州等地区的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交换学习;开展“绿色农耕、生态校园”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
丰富的活动,构成了花城学子共同成长的印记。
还有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入学礼、开笔礼,成长礼等等,这些丰富的活动,构成了花城学子共同成长的印记,也让孩子从单纯的课本学习,走向社会学习,从学习“学习之道”到“为人之道、成才之道”,厚养生命成长之本,突显个性发展之要,从而实现人生志趣。
科技赋能,智慧课堂让学习更高效
每棵幼苗的天赋各有不同,如何才能真正保障个性化的生长?在数字化时代,碧桂花城学校选择率先引入科技赋能,以智慧驱动,因材施教。
早在2019年,碧桂花城就提出了“科技强校”的发展规划。在“智慧课堂”上,老师们通过大数据分析支撑的智能教学应用,实时采集、分析多维度、全方位、有效性的数据,帮助学生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定制,“是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转变,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田桂花说。
今年6月,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课例研讨在碧桂花城学校隆重举行。在本次教学展示课上,授课老师以“智慧课堂”为支点,让科技与教学相融合,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下,智慧笔和平板进一步辅助老师可视化教学,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并给出反馈评价,实现了教学评一致性,通过纸笔互动激发了学生潜能,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施教,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智慧课堂深受教育部专家好评。
对学生来说,有了智慧课堂,也让学习变得更有趣。“用笔点一下,可以在课堂上抽选抢答,做的题都能进行实时记录,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一位碧桂花城的学生说。
学习并不是枯燥的,用大数据服务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打造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碧桂花城学校以生动、高效的智慧课堂,激发着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子的学习效果。
如果说智慧课堂的引入,是科技与教学相融合,那碧桂花城学校另一个特色——“花孩子综合评价体系”,则是科技与评价的创意融合。学校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提炼出花城学生的个性化画像:身心健康、品德高尚、智慧乐学、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根据育人目标我们设计评价内容,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导向,通过游戏进阶形成一套贯穿小学六年、螺旋上升的评价模式。并开发了“花孩子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通过学生、家长及教师上传的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类学习及成长数据,同时借助智能终端自动抓取与学生成长紧密相关的各类数据,这一平台能实现数据化记录与即时性评价的实时对接,“简单来说,让德育目标可实现,学习内容可触摸,日常行为有记录,五育榜样有引领。”田桂花说。
此外,学校还设立了“红领巾超市”这一线下积分兑奖平台,学生们可以用日常优异表现和积极参与活动累积的积分,兑换心仪的物质类奖品,还能获得学校定期组织的观影活动券,获得校长赠书,从物质精神两方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筑梦之师”,为幼苗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秋风起,又到收获的季节。每一棵茁壮生长的幼苗,都离不开园丁的悉心培育。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让孩子快乐成长,一直以来,碧桂花城学校都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教师队伍,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对照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评定条件培养教师,碧桂花城学校每年会进行“学科带头人评选和认定”活动,并过示范课、展示课、专题讲座、专项说课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教学竞争氛围。
助力教师快速成长,学校还通过“青蓝工程”的实施,为青年教师提供导师制指导,设立教师科研基金,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能力。
此外,学校提供各种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让老师们分享教育心得和经验,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友谊,促进了团队的凝聚力。“师之道”,是碧桂花城学校都是展示自我的舞台,老师们通过相互学习、借鉴经验,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激发了创新思维和教育热情,进一步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如“读书沙龙”激发了老师的阅读兴趣,丰富了精神世界;“美文推送”提升了老师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教育故事”为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参赛经验”使老师们了解到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了教育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班级文化建设”拓宽了老师的教育视野,增强了创新思维;“学生自主管理”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数据显示,近三年内,碧桂花城教师获得市级奖励51人次,省级奖励63人次,国家级奖励62人次。
一个孩子,一个世界;师者如光,极致绽放。每到下午三四点,碧桂花城学校就热闹起来,各种社团活动开展,在老师的陪伴下,孩子们在操场上恣意奔跑,课室里沉浸式劳作,脸上都挂着开心、满足的笑容……
碧桂花城学校一直在努力,让学生乐学每一天,成长在花城。
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核心,以“花园、乐园、家园”为目标,二十多年来,碧桂花城学校一直在努力,让学生乐学每一天,成长在花城。
撰文:蓝志凌
图片均由学校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