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以房抵债并非创新,其它房企早就在干了|南方产业观

南方产业观察
+订阅

如图

在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与调整中,碧桂园与帝欧家居之间的一笔交易最近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碧桂园通过“以房抵债”的方式,用三项位于上海市的不动产抵偿了帝欧家居4.23亿元的债权。

帝欧旗下品牌。资料图片。

近年来,为应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房企普遍加快了瘦身减债和转型升级的脚步,有的企业则不可避免地面临资金链紧张等风险问题。碧桂园作为曾经的行业巨头亦概莫能外,在此背景下,“以房抵债”实为一种现实而无奈的选择。

帝欧家居是我国建筑陶瓷行业的龙头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此前一直与碧桂园、万科等开发商存在战略合作关系。作为碧桂园的供应商之一,帝欧家居及其子公司大量持有该公司债权,当现金回款面临困难的情况下,采取资产置换的方式实现债务清偿,无疑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对帝欧来说,如果能够从碧桂园直接获得不动产资产,既可以避免应收账款出现坏账风险,又能为公司提供新的资产增值空间。而对碧桂园来说,以非现金形式来消化部分供应商的债务,既可以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又能避免未来出现失信风险。

事实上,房地产上下游连结着数十个关联行业,像碧桂园与帝欧这样以“以房抵债”来化解风险的方式,既不是创新,也并非个案。据媒体公开信息,截至2022年底,蒙娜丽莎便与房地产公司签订了多个以房抵债协议,总金额约达7.65亿元。更早前,马可波罗亦与多家知名房企签署以房抵债协议,对象包括恒大、融创、金科、阳光城、万科、雅居乐、绿地、碧桂园、首创等,其中与恒大一家的应收款项就高达数亿元。

2024年6月1日,帝欧家居发布的公告透露,其已与碧桂园、万科、融创、雅居乐等13家房企达成债务重组协议。这些房企通过“以房抵债”的方式,抵偿欠付帝欧家居的多笔巨额货款,用来充抵的资产包括已建成或在建的商品住宅、商铺、公寓、写字楼、停车位等。

然而,必须提醒一句的是,“以房抵债”并非没有一点风险。房地产市场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这意味着抵债资产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帝欧家居在公告中便明确提到,公司获取的抵债资产后续可能因房地产市场周期性波动或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资产价值。这一担忧并非多余,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房价波动加大,使得抵债资产的价值难以预测。

碧桂园总部,资料图片。

在房地产行业,融创、富力都曾经因为出来当“接盘侠”而出现过“消化不良”的现象。因此,在笔者看来,对开发商转过来的房子,想不想接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又是另外一回事。这里边非常考验债权人的综合实力和处变能力。对于帝欧家居这样的债权人而言,如何在获取抵债资产后有效管理、运营这些资产,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将成为一项重要挑战。公司成立的风控小组将在获取抵债资产后,根据资产的实际运营情况通过出租、抵押融资等方式变现回笼资金,这一举措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积极应对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以房抵债”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了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深刻变革。随着调控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市场环境的转变,房地产行业正逐步从高杠杆、高周转的旧发展模式,加快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新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房企的融资渠道、债务管理、资产运营等能力将成为决定其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然,也有观察者把“以房抵债”现象看成对行业的一种警示。它提醒所有房企必须高度重视债务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避免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同时,也促使房企在资产运营方面更加注重效率和效益,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资产价值。

总而言之,“以房抵债”现阶段或许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从长远来说,房企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南方+记者 冯善书

编辑 邵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