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天下为公’·中华情”——2024港粤澳台青年企业家峰会在香港开幕,本届主题为“协同创新 逐梦湾区”。 来自粤港澳台的青年企业家代表、工商界杰出人士、社团领袖和专家学者400多人出席交流会香港主会场。此外,本届交流会在广州设置分会场,由孙中山基金会、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承办,约有400名台湾岛内青年企业家和青年参加广州分会场活动。
据了解,“‘天下为公’·中华情”——港粤澳台青年企业家峰会于2016年首次举办,已先后在台湾、香港、澳门和广州成功举办六届,共计40多个青年社团2600多名优秀青年企业家参加,为推动四地青年企业家交流合作,宣传“两岸一家亲”理念和“一国两制”成功经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港澳地区繁荣稳定,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家超在香港主会场致辞时表示,海峡两岸和港澳血脉相连,唇齿相依。多年以来,内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台湾是香港第二大的贸易伙伴。去年,香港分别是内地和台湾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他表示,有信心在粤港澳台、湾区联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海峡两岸的企业家抓紧机遇,为区域协调发展打开新篇章。
孙中山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原副校长李萍博士在广东分会场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自建设启动以来,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台四地青年大有可为,青年企业家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能创新的力量。欢迎台湾更多的创新型企业,更多的优秀青年企业家来到湾区,把握新的重大机遇,共享新的发展红利,增强协同创新,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不断开辟事业发展的新高度,不断创造人生新辉煌。
中华文化经贸联合协会理事长彭美葵告诉记者,此次她率领约40位台湾青年企业家来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多数是第一次到访,希望能通过此次参访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情况和政策扶持情况,由此探索投资机会。
新北市新店区大鹏里里长、在澳台湾同胞联谊会秘书长乔天鼎曾在澳门居住生活七年,此次再度回到粤港澳大湾区参访交流,感叹城市建设一日千里,城市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这次非常期待能去新开通的深中通道看看。”乔天鼎告诉记者,他目前从事水果贸易行业,一直以来关注大陆水果市场的发展变化,近年来出产了比如阳光玫瑰葡萄等许多品质优异的水果。“希望台湾当局能开放进口大陆更多水果品种,促进两岸的水果贸易。”
台东县前县长、前议长吴俊立此次带领一批处于创业初期的台湾青年到访粤港澳大湾区,以此放眼更广阔的市场。“我认为两岸势必要常来常往。此次我带来的三十余位台湾青年中,有一半以上从前没有来过大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所见所闻让他们感到非常惊讶,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人文方面的成就,他们都有目共睹。”对于近日国台办宣布恢复台湾文旦柚进口,吴俊立认为这将促使更多台商明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到文旦柚的种植销售。同时,他盼望开放大陆游客访台尽早拓展至台湾本岛,这对以旅游观光业为主的台东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希望能恢复到过去交流热络的局面。”
中国国民党中常委、中华两岸青年企业协会执行长郑任宗说,台湾青年在岛内较少接收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资讯,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能够大大促进台湾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的了解,提升他们的信心。中国国民党卓越青工总会总会长张全一认为,两岸交流遇到的阻碍越大,就越应该坚持每年带台湾青年到大陆参访,增进彼此了解。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发展经验值得学习。相信此次峰会能够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加深台湾青年对大陆的了解,进而增强国家民族情感。
据悉,本届交流会由香港广东外商公会、香港广东各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孙中山基金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澳门青年企业家协会、澳门青年联合会、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台湾青年菁英协会共同主办,在香港主会场和广州分会场共有近800名粤港澳台青年企业家参与。
GDToday记者 张诗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