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野马效应
在非洲草原上生活着一种野马,体型高大健硕,肌肉发达,奔跑速度惊人,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生物。这种野马有一种天敌——吸血蝙蝠,这种生物体型很小,却有锋利的口器,它们最喜欢附着在野马腿上,刺破皮肤,贪婪地吸食血液。遭到吸血蝙蝠的攻击后,野马会十分恐惧、愤怒,它们感受到难忍的刺痛,却没有办法摆脱,因为蝙蝠吸附力极强,即便野马疯狂地蹦跳、奔跑,也无法甩掉蝙蝠。于是在草原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一匹狂怒的野马在旷野中不停地奔跑、跳动,鼻子喷出燥热的气息。非洲天气本就干热无比,野马汗如雨下,很快就耗尽了力气,可它却不肯停下。最终,野马在极度疲惫中不甘心地死去了。
事实上,蝙蝠只能吸取少量的血液,并不会对野马造成致命的伤害。野马真正的死因不是腿上的微小伤口,而是它不懂得控制情绪,一味狂怒发泄,这才造成了悲剧性的结局。野马因一些小刺激而盛怒,最终失去生命,心理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野马效应”。
仔细想想,会发现野马效应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非常普遍,比如:走在路上被经过的公交车溅了一身的水,导致一天做什么都没心情;和同学因为一点观念上的不合而大吵一架,影响一天的学习;被父母说教一番,什么都不想做了,开始"摆烂"。
上面提到的这些例子,皆是陷入了“野马效应”的陷阱之中。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心情变差了,可能原定的计划也随之打乱了。
“野马效应”带给我们什么启发
当生活中有困难来袭,外界的因素往往不是决定因素,导致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是我们内在情绪的失控,比如因为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情大动肝火,长期积累下来,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失控,各种疾病便会因此产生。有研究表明:导致免疫系统出现问题的情绪排名依次是:生气、悲伤、恐惧、忧郁、敌意、猜疑。
应该如何逃脱野马效应的陷阱呢?
一:觉察情绪
当负面情绪即将爆发的时候,马上被情绪卷入,开始出现自动化反应,这就说明你已经成为情绪的奴隶。正确做法:觉察情绪,比如你可以说:“我看见我在生气”、“我的生气指数为四颗星”、“我感觉到我的心跳很快”。跳出来看看自己的情绪,这样的目的是,给情绪一个缓冲空间,让你不至于马上做出冲动反应。
当负性情绪爆发时,学会拉自己一把,告诉自己先等等。久而久之,当停顿成为习惯,遇事时就会变得冷静,避免负面情绪的爆发。
二:向大脑提问
通过向大脑提问,把信息从“本能脑”输入“理智脑”。
大脑皮质负责理性思考,但是冲动、或者情绪低落时,信息根本穿不到大脑皮质,只能按照本能做出自动化反应了,所以你经常做与情绪同频共振的行为,反而加剧情绪恶化。可以向大脑发问,比如,“我这样冲动,最终会得到什么结果?”“这是我想要的吗?”“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更理性解决问题呢?”这些都有助于你开启理智大脑。
三:始终保持积极向上 乐观豁达的心境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幸。既然痛苦已经发生了,我们为什么不积极面对重新开始,反而要让自己继续痛苦下去呢?苦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为苦难而失去对生活的热爱。要相信人间值得,要让自己变得豁达,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野马效应”有时候会让你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
一路狂奔,没有人可以拉回这匹马回到轨道
除了野马它自己。
很多时候
打败我们的
不是问题本身
而是因此产生的情绪
若能静得下心
驾驭情绪
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资料来源 | 安丘市精神卫生中心
初审编辑 | 张湘淇
复审 | 林颖莉
终审 | 欧阳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