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接棒娃哈哈后的第一个考验降临。娃哈哈因员工集体维权一事被卷入舆论的中心,近日,娃哈哈通过其官方微博回应了此前“要求员工重新签署劳动合同”等说法。
娃哈哈官方声明
声明中称,“娃哈哈维权委员会诉讼维权”“要求员工重新签署劳动合同”等说法均为不实信息。职工持股会表示,从未听说“娃哈哈维权委员会”的相关信息,目前也未收到所谓“娃哈哈维权委员会”提起的诉讼信息;公司职工持股会内部股份回购不存在损害持股会会员的情形。同时,职工持股会强调,萧山顺发股权转让合法有效,并无外界揣测特殊原因。
娃哈哈内部改革已经向纵深推进,但宗馥莉暂未能平衡各方诉求。娃哈哈的“宗馥莉时代”依然充满挑战。
“蛋糕”被动,员工集体诉讼维权
员工集体维权的导火线源自娃哈哈2024年8月起的一系列重大变动。
娃哈哈员工被陆续通知要求终止与娃哈哈集团现有的劳动合同关系,并被引导转而与宗馥莉掌舵的宏胜饮料集团重新签订雇佣协议。
这意味着员工在娃哈哈集团所享有的关键福利——“干股分红”被全面废止,宗馥莉此举在老员工群体中引发了不满。
娃哈哈员工透露,娃哈哈并非所有员工都持有股权。部分老员工持有一定数量的股权,每年的分红金额大概在税后0.6元每股。不过如果员工离职,就需要和娃哈哈签订股权回收协议。
员工维权还有另一条导火索:杭州萧山顺发股权的转让。萧山顺发成立于2000年3月,自创立以来便深耕于包装材料领域,是娃哈哈集团旗下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
此前,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是萧山顺发的股东之一,员工可分享公司的投资收益。
8月19日,杭州萧山顺发食品包装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退出股东行列,改由宗馥莉全资持股。
维权委员会质疑,职工持股会在萧山顺发的股权以零元的价格被全数转移到宗馥莉个人名下,转让流程是否合规、价格是否合理。
尽管职工持股会进行了一系列声明,但可以确定的是,宗馥莉上任后,大刀阔斧进行的改革引起了许多员工的不满,认为自己“蛋糕被动了”。
有娃哈哈员工向南方+记透露,虽然薪酬结构不变,但基层员工收入明显下降了,“工资一直是基本工资加上加班费和福利津贴,后者是大头。现在发高温补贴的同时会扣掉等额的奖金。”
有的员工直言,“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宗馥莉太激进了。”但也不乏理解的声音,“之前公司推崇‘家文化’,员工没有太大的业绩压力,虽然其乐融融,但是效率低。”也有员工表示,支持公司改革,但希望可以温和一点,让员工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员工回忆,曾经的娃哈哈以基层员工待遇好著称,经常有员工提到,娃哈哈“奖金福利多”“员工充满幸福感”。“不裁老员工,58岁员工依然坚守在一线岗位”。
人事变动频频,“自己人”上场
两周前,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宗庆后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均由宗馥莉接任。这意味着,娃哈哈正式进入“宗馥莉时代”。
同时,内部高管团队开始更迭,宗馥莉“嫡系”进场。张晖、郭虹等多名高管退出董事、监事职务,新增叶雅琼、费军伟等为董事,王国祥为董事兼副总经理。
不难发现,退出者皆为娃哈哈的老臣。吴建林是娃哈哈第一批大学生员工,公司创立初期便加入,在娃哈哈30多年,曾担任集团董事,党委书记和常务副总经理。潘家杰加入娃哈哈也超过30年,从最基础的供应部工作开始晋升提拔,成为娃哈哈运营负责人,此前担任娃哈哈集团董事,副总经理。余强兵始于娃哈哈西北片区,后来一路提拔为娃哈哈集团技术负责人。张晖则是来自大股东上城文旅的代表,是上城文旅与娃哈哈集团之间的桥梁。
此次新增了叶雅琼、洪婵婵、王国祥、费军伟四位董事,以及孔沁铭、尹绪琼、许思敏三位监事。
叶雅琼,2021年是集团旗下销售公司的党支部书记,2023年升职为集团营销中心办公室主任,现在的职位是娃哈哈集团政务中心总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宗馥莉在营销方面倾注了不少心血。洪婵婵则来自宗馥莉的大本营宏胜集团,任宏胜集团财务部部长。
这是“辞任风波”后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7月18日,宗馥莉辞任娃哈哈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的内部信函在网上流传,迅速引起高度关注。随后,宗庆后胞弟宗泽后的朋友圈发言流出,他在文字中直指对宗馥莉的做事风格和经营策略的不满,并暗示宗馥莉与老员工和国资之间存在矛盾。
娃哈哈进入“宗馥莉时代”,但现存问题仍不少
宗馥莉已经喊出了渠道变革的口号。近日,娃哈哈官网上发布了“冰柜维保及市场投放需求招标公告”,涉及61735个冰柜不同年限的维保和10万个智能冰柜的招标。
娃哈哈官网披露,当前其销售终端已超300万个。据了解,近一年来,娃哈哈正全力投放线下冰柜,加快重构线下渠道。
今年3月,娃哈哈曾就“2000台600L中配版冰柜生产用材料”进行过招标;去年12月,娃哈哈同样对21000台600L中配版冰柜生产用材料的需求进行了招标;去年8月,娃哈哈就1000台400L智能冷暖柜和9000台600L智能冰柜生产用材料做了招标。
对比下来,今年9月这次冷柜招标的数量非常庞大,包括8万台600L单门立式冰柜、1万台1000L双门冷柜和1万台800L单门冷柜。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9年饮料行业来自电商渠道的销售仅占6%,94%来自超市、便利店以及餐饮等线下渠道。众所周知,冰柜是线下渠道的重要一环。因此,对于饮料行业而言,“得冰柜者得天下”。农夫山泉、元气森林、康师傅、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统一饮料都有相关动作。除了拼数量,元气森林、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百事等品牌还在持续探索智能冰柜。
然而,业内人士透露,每个场景都位置有限,若想争夺“黄金点位”,厂家要提前卡位。这里提到的“黄金点位”,一般是人流量大,使品牌有充分的曝光度的地方,例如超市收银台边上或者是超市的进出口处。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冰柜的投放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的投放已经趋于饱和,留给娃哈哈的空间并不多,未来,饮料品牌还是应当致力于饮品口味、质量的升级迭代,这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
南方+记者 黄晓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