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让滨海湾未来学校成为东莞教育的新名片

南方+

9月9日上午,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滨海湾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斌,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叶绍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向各位教育工作者表示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倾听教师的心声,共商教育发展大计,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早日实现将滨海湾打造成为大湾区教育高地的目标打好基础。

罗斌一行首先实地查看电钢琴室、舞蹈室、声部器乐教室、美术书法教室、录播室、游泳馆等功能学习室的硬件装修和设备配置情况,并向专业老师了解各项特色课程的开展计划与目标等。

罗斌表示,学校不仅要做好普及性教学课程,更要打造特色精品课程,将莞邑传统文化、大湾区多彩文化、现代科技元素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希望未来能看到师生们更多原创性作品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光芒,打响“滨海未来”的教育品牌。

在座谈会上,校长朱忠明汇报了开学一周以来学校的运行情况。他表示,学校整体运行良好,接下来将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推进办学,力争在三年内形成办学特色,六年内打造成为东莞的标杆学校。

随后,教师代表石红梅、程华碧、张春燕、武静、肖雯瑜、覃航舰等依次发言,分享了自己的从教心得、开学筹办体会,以及开学一周以来与学生们在日常互动和教学中的观察思考,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他们纷纷表示,将始终秉承“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的教风、努力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首年教师团队共61人,本科和研究生的比例约为2:1,平均年龄30岁,其中有教育部国培项目专家、省市名校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教师、副高级教师以及多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等,是一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优秀教育团队。

罗斌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教育同科技、人才一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一个地区吸引力、发展力、辐射力的一个基础要素。“你们是创校的第一批老师,可以说是滨海湾未来学校教师队伍的奠基石,今天也感受到大家的蓬勃朝气和干劲。”

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对于老师们今后的教学与工作,罗斌提出了三点期待。一要秉承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发建设多年来,滨海湾新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教育服务体系。滨海未来从零开始、高水平起步,是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孵化器,同时也是吸引高素质产业人才集聚新区的强磁铁。希望教师团队把握好学校定位、肩负起教育重任,努力让滨海未来成为新区乃至全市一张闪亮的名片。

二要锐意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未来学校新样板”。要推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的开放融合与创新,重新审视和反思教育观、知识观和学习观,深入思考滨海未来教育提质增效的有效方法和具体路径,坚决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进一步创特色、树品牌、提质量,让学校成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的乐园。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新区“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也开展了庆祝教师节活动,邀请滨海湾未来学校的老师们前来制作植物盆栽,在谈笑聊天中享受生活的轻松与美好。

老师们还一起观看电影《我本是高山》,被张桂梅校长大爱无疆的精神感动。肖雯瑜老师感慨,“在教书育人大军里,我们只是一条浅浅的溪流;但在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我们亦是一座座高山。希望我们如希望之光,照亮孩子成才之路。”

撰文:吴碧彤 郭文君

图片:滨海湾宣

编辑 黄新花
校对 郭晓波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