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庆祝大会上,金湾这群老师带来最动人一课

南方+

9月9日,珠海市金湾区庆祝2024年教师节大会暨教育发展慈善会奖教奖学大会召开。这不仅是一场向榜样看齐,表彰先进的大会,也是广大教师欢聚一堂、互励共勉的一次交流活动。

从业的初心、收获的喜悦,跨过艰难的岁月,迎来光明的大道。教学生涯中的一件件小事,都是他们为教育事业奉献所留下的难忘记忆。跟随着他们的思绪,回到那些奋斗时光,来听听他们的故事。(点赞!珠海金湾这些“大先生”登上舞台,接受全城致敬!)

黄绿贝幼儿园周芳燕:

良好家校关系从用心开始

作为大三班班主任,周芳燕分享的故事跟班上的另外两位老师黄姵思和周小艳有关。

在她们的班上,有这样一个小朋友,大家都叫他文文。文文之前接受了一场开颅手术,需要特别的照顾。得知这个情况,幼儿园非常重视,特意召开园务会,制定文文在幼儿园集体生活活动方案,尽量保障文文的安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班上三位老师引导文文参与各种游戏,帮助他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好地融入集体。每当他情绪激动时,周芳燕总是第一时间给予安抚和支持。同时,定期与文文家长沟通,共同关注他的成长。

慢慢地,文文变得更加开朗,主动向老师问好、拥抱,也更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互动。最令人惊喜的是,今年6月,文文不仅克服了自己的挑战,还参加了少儿花会非遗表演舞狮比赛,并荣获了银奖。暑假里,几位老师收到教育局的通知,得知文文的家长拨打12345热线致以表扬和感谢时,感到十分惊讶和感动。

“以前我们看到12345这一串数字,总是会心里一紧,担心是不是投诉。但是通过这件小事,我们发现,家长和老师之间,可以很容易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只要我们用心、尽责,终能收获良好的家校关系。”周芳燕表示。

南水中学英语教师黄小凤:

扎根乡镇教育二十载

自2002年从教以来,最初的12年,黄小凤在平沙三中任教,2015年来到南水中学。22年里,黄小凤始终扎根于乡镇初中教育。

在这里,她见过许多孩子家庭条件艰苦,一家四口挤在狭小的出租屋内,连一张像样的书桌都没有。在学校里,他们会比一般的孩子更为敏感内向。

“我遇见过想要辍学外出打工的孩子、也遇见过在学校里总是戴着口罩的孩子,对于他们,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黄小凤表示,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她带领年级老师进行家访,为孩子们申请补助,竭尽全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学习上,不断给予他们表扬与鼓励。

不仅如此,黄小凤还充分利用午休、放学等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方式,为他们提供辅导和帮助。渐渐地,孩子们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他们也用优异的成绩作为给予黄小凤最好的回报。

在黄小凤看来,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尤其在乡镇偏远的学校,面对孩子们那敏感而小心翼翼的眼神,更要用一颗关爱的心,始终坚信“人人皆可成才,一个都不能放弃”。“我也深信,乡镇教育这片土壤会孕育出更多优秀的教师,而这些教师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定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黄小凤表示。

林伟民纪念小学教师黄国联:

见证40年金湾教育飞速发展

今年刚好是黄国联参加工作的第40个年头。1984年,黄国联中师毕业,分配到比较偏僻的学校,后来又来到了金湾区的鱼林小学。那时候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学校里没有计算机、没有多媒体平台,教学条件比较艰苦。

40年来,黄国联见证了金湾区从教师缺,学校少,到现在,所有教室都装上了空调,操场都有塑胶跑道,年轻老师也多了,学校规模和教学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切身体会到金湾教育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黄国联感叹。

如今年岁已老,黄国联自嘲说,体力跟不上年轻人,听力也有些衰退,明年就要退休了。“每当看到一批批的新老师走上讲台,我都会想起1984年,当我第一次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的时候,那些青葱又艰苦的岁月。”

对于黄国联来说,一辈子做老师,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学生成才,“我教的第一届学生,有的做了老师,有的成了企业家,看到他们成长成才,我是真的高兴。”

三灶镇鱼林小学教师吴萍萍:

孩子的眼里因爱意有了光

“那一年,我刚送走一届六年级毕业生,又接手了新的班级。一个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吴萍萍的记忆中,他是个留守儿童。个子矮小,头发杂乱,脸总也洗不干净,衣服又破又脏,性格敏感而自卑。他总是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破报纸看上半天。

直到有一天,吴萍萍去家访时,被他的居住环境所惊呆。他住在用树皮搭建在鱼塘上的小棚子里。简陋不堪的小棚里,除了破蚊帐就是几本翻烂的课外书和几张废报纸,因为他喜欢看书看报,但没有钱购买,所以去捡别人丢弃的书报。和他爷爷交谈后,吴萍萍才了解到,妈妈长年在外打工,爸爸承包鱼塘,无暇管他。

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后,吴萍萍给他买了几套衣服和一些学习用品,并把自己常年订的《读者》和孩子的课外书送给他。因为喜欢看书,所以他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吴萍萍常常辅导他写作文,并在班上朗读他的作文,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的自信心和对写作的热情。

吴萍萍还推荐他去参加作文比赛。他先后获得了珠海市现场作文赛三等奖,三灶镇禁毒征文三等奖,作文还发表在《珠江晚报》上。后来,他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眼里也有了光。

正如吴萍萍所言,作为一名教师,工作特点决定了很难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讲台上,教着相同的内容,上着类似的课。“但是,当某一天,我们看到,原来我们能对孩子的生命产生良好的促进时,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意义。”

虹晖小学执行校长、金湾区特殊教育学校筹备负责人李亚男:

春雨如酥成就灿烂花海

多年来,虹晖小学始终将校家社协同育人作为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校长的支持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李亚男创办了金湾区“家校共育”工作室、开办了家庭教育“正善”讲堂、创建“家校益”特色家长课程体系、参与构建了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同时,李亚男还牵头创建了“同心驿站”团队与平台,将专业化的家庭教育送到企业、社区、村居,以“同心”护童心,产生了明显的教育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李亚男曾遇见过一名来自特殊家庭的女孩,她暴力行为十分严重,并合并了其他严重不良行为。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千方百计,尝试多种方法,努力寻找打开她心灵的钥匙。李亚男先后与妇联、社区、派出所等单位建立安全监护小组、还与区民政局、检察院、法院、医院、福利院等十个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专门出台了多部门协作工作备忘录,合力帮扶这个困境中的孩子。这是珠海市首例多部门联动帮扶一名学生的创新尝试。

在持续追踪帮扶的过程中,李亚男发现这个孩子具有较强的体育天赋,于是联系了市体校柔道队来选材。在试训中,教练发现她有超出常人的勇猛、灵巧,实战意识极强。就这样,她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进步神速,屡创佳绩,仅仅半年就先后取得了市冠军和省季军。因材施教,真心育人,这汇集多方的力量,助她踏上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赛道。

“生命如花,如果我们将每个学生看作是花期不同的幼苗,那么只有校家社各方携手,同心合力,才能汇春风浩荡,春雨如酥,共同成就太阳下最灿烂的花海。”李亚男如此感叹。

南方+记者 董谦君

编辑 文秋仪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