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顺利完成了全球首创的双通路眼底创新药物——“法瑞西单抗”的首针注射,患者反应良好,标志着我院在眼底病治疗领域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也意味着,在时隔数十年后,眼底病患者终于迎来了全新治疗方案,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过去传统药物未能解决的临床难题。
眼底疾病作为最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在我国有超过4000万患者人群,DME和nAMD,RVO是主要的眼底疾病类型。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疾病,《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已经正式将眼底病新增为重要防治病种,并明确提出要关注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旨在降低疾病负担和致盲率。
今年年初,年逾60多岁的蔡叔来我院就诊,查出右眼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连续六个多月进行眼内注射单通道抗VEGF药物。由于需要每月住院手术治疗,这让蔡叔一家疲于奔波,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听闻我院引进了全球最新作用机制的双特异性抗体眼底病治疗药物后,立刻到院寻求治疗,并顺利完成药物注射,目前患者反映良好。
目前各类抗VEGF药物都是单通道的,但眼底疾病为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法瑞西单抗是首个被批准用于眼科的VEGF-A/Ang-2双特异性抗体,“相比传统治疗方法,法瑞西单抗可在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同时增强血管稳定性,且患者注射间隔可拉长至3到4个月,让患者通过更少的治疗次数,获得同样甚至更佳的治疗目标,提升长期视力获益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我院眼科中心主任林国乔说道。
此次法瑞西单抗的成功注射,不仅为眼底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光明和希望,也展示了医院在医疗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决心与实力。医院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与创新,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先进、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林国乔
眼科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眼科学硕士
个人经历:
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获得眼科学硕士学位,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曾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工作12年,曾任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病区行政副主任,曾在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医院及威尔斯亲王医院担任访问学者。擅长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眼表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疗,曾负责潮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工作。熟练掌握各种复杂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平均每年手术量约2000例,主持省级及市级课题两项,参与国家级、省级及市厅级科研四项,在国内知名眼科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专业特长:
玻璃体视网膜专科、青光眼专科、白内障专科、角膜眼表专科
学术任职: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视光学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养老养生健康促进会眼与视觉健康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自然医学会眼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供稿:眼科中心
编辑:黄丽璇
核稿:黄晓东、陈健星
审稿:林加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