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越是要发展,越离不开外资企业|南方观察

南方+

江门外资企业,最近又进入了蜜月期。

上个月,江门开了一场外资企业圆桌会,10家外资企业代表成为市委书记的“座上宾”。企业谈问题、提建议,市直部门逐一回应、落实解决,支持在江外资企业做大做强。

外资,是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的高频词之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外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历史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对于江门来说更是如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外资企业进入江门,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给当地产业链带来的震撼和影响不止“亿点点”。

而此时此刻,站在“五外联动”的窗口前,在呼唤新质生产力的节点上,江门再次把目光投向外资,目的已经很明确:

江门越是要发展,越离不开外资企业。

鲶鱼效应:500强搅动产业链

忽如一夜春风来,外资企业进入江门的历史,从改革开放开始。

在1979年,江门凭借侨乡属性,与港澳商人兴办“三来一补”企业。之后,外商独资经营模式在江门发展起来。

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江门累计设立外资企业11826家(在册4779家),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超146亿美元。其中,法国电力、德国巴斯夫、日本松下、瑞士ABB、法国威立雅等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江门,李锦记、亚太森博、优美科等外资“链主”企业在江门发展壮大。

这些远道而来的外企,不仅为江门产业发展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就业机会,更加速了本土企业的学习和成长,搅动当地产业链迅速发展。

比如,最近交易市场的焦点,“纸业大王”维达国际被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企业收购。而早在2002年,金鹰集团就在江门设立了南方第一个生产基地亚太森博,成为当时广东银洲湖纸业基地最早落户的一批外资企业。

随后,亚太森博一路高歌,在中国高档复印纸市场占比超过30%,连续多年夺得国内复印纸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桂冠。去年,公司在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中位列第77名。

在这个崛起之路中,广东银洲湖纸业基地逐渐聚集起了一批纸业巨头,除了维达,还有中顺洁柔、华泰纸业等。这些企业错位生产复印纸、双胶纸、生活用纸、铜版纸等产品,在各自的细分赛道挤进前列,共同成就了这片亚洲最大的造纸产业集群之一、广东三大造纸基地之一。

威立雅的江门基地。

又如,江门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在12年前引起了世界500强法国威立雅的注意,在江门投资成立威立雅海洋环境工业(广东)有限公司。

作为下游总装环节的重点企业,威立雅与当地中游企业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去年,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正式交付,这个产品由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承建,由一江之隔的威立雅总装,强强联合完成了这个大订单的交付。

在船舶业新一轮复苏周期大背景下,今年前7月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增加值增速达58.4%,连续数月居15条产业链增速之首。现在,江门海洋集团正准备利用威立雅的基地优势,推进新型抗风深海网箱、现代化智能养殖平台等海工装备建设,服务大湾区海洋牧场发展。

回望江门现代工业体系的发展历史,外资走进了江门,也改变了江门。

时至今日,外资企业在江门经济大盘中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商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江门规上工业外资企业数量(717家)仅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不到两成(19.5%),但它们却贡献了:40.7%的规上工业增加值(314.27亿元)、50.1%的企业利润(前6月数据,50.43亿元)、44.5%的进出口额(480.2亿元),三组数据同比增速全部跑赢全市平均。

投资布局:制造业仍是最大底气

在收购量子高科之前,英国泰莱集团还没有在华南地区布局。

2022年,泰莱集团大手一挥,以2.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全资收购在江门本土起家的全球益生元产业龙头企业量子高科,在当地轰动一时。

这是泰莱集团近年来最大一个收购项目,集团亚太区企业事务副总裁刘晓曾在多个场合为广东、为江门站台。“选择江门、选择广东投资是我们的不二选择。”“我们以实际行动证明投资江门、看好江门的决心和信心!”

这次收购,让江门前两年的对外经济数据实现逆势上扬。

2022年度,江门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大增53.2%。2023年,江门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速,一度比全省高出24.3个百分点(三季度),其中制造业占比达82.5%,欧洲和我国香港地区是主要来源地,合计占比超九成。

然而,这种体量的外资项目,在江门毕竟还是少数。2022年和2023年,江门实际利用外资处于30亿元区间,对比2020年以前50亿元区间有明显落差。

来到今年,数据仍然未见好转。截至7月,虽然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量(329个)不算少,但实际利用外资仅有7.84亿元,同比大幅缩水66.5%。

这背后,逆全球化趋势、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都是影响因素。

   南方+ 李霭莹 制图

大浪之中,江门坐不住了。

今年以来,江门先后迎来了到访的韩国驻穗总领事、欧洲有关国家驻穗总领事馆参访团、澳大利亚驻穗总领事等,就深化产业合作、投资兴业、贸易往来展开交流。

6月,投促部门赴香港拜访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会等机构,进一步拓展江门招商网络。

7月,市长吴晓晖率代表团出访美国、日本,密集拜访姐妹城市、相关企业和友好商协会,开展经贸座谈、文化交流,积极宣传和推介江门,挖掘互利合作广阔潜力。

8月,金鹰集团到访,江门发出邀请,希望对方加大增资扩产力度,布局更多优质项目,拓展多领域合作。

就像1978年日资企业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一样,松下电器再次给江门外资投资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松下电器。

今年三季度,投资5亿元的江门松下电子元器件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经济第一大区新会。

这是一个追加的投资项目。早在1995年,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就落户新会,又在2020年入驻当地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主要生产车载产品。时隔多年再次投资新项目,松下看中的,依旧是江门的制造实力。新项目计划建设电子元器件生产研发相关配套设施,生产新能源汽车电子元器件等产品,预计满产后年产值近5亿元。

而在40公里外的鹤山,欧资企业青睐的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也有收获。

优美雅&比利时Ghyvan智能环保医养家具项目签约桃源镇,引进外资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000万元),达产后预计产值超2亿元。两家企业的主营业务都是生产高端医养智能环保椅子、沙发、桌子等,未来有望把“鹤山制造”的家具,卖到欧洲的医疗和养老场所。

实际上,外商投资的暂时失速,并不等同于“撤资”,这背后蕴含着外资新旧产业的一次腾笼换鸟。改革开放后逐渐崛起的江门本土产业链,让外商对这片土地有了新的考量:基于成本要素的环节面临转移,更多依赖创新要素的环节可以布局。

大门更开:何以提升入资吸引力

每每谈到外资,都绕不开江门侨乡的属性。

因为江门是侨乡,所以改革开放之初,带着桑梓情怀的五邑先侨们,在家乡投资了大长江、维达、李锦记、澳新食品等一批侨资企业。时至今日,扎根江门的侨资企业还有4000多家,累计投资总额超过470亿美元。

诚然,市场遵循配置逻辑,现阶段想要吸引更多外资入局,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信心何来?9月4日,广东省举行外资企业圆桌会,听取外资企业意见建议,现场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切实稳定外资企业投资信心。相关部门现场回应跨国公司的需求,表示将努力为外资企业在粤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

何为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不外乎9个字: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这件事情,江门在三年前的市委“1+6+3”工作安排也有布局,被纳入在“深入推进法治江门建设”之中。当时,江门提出要主动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借鉴欧盟、港澳、深圳营商环境理念和经验,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这三个地方,前二者是江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而深圳的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常年位居全省第一。

时间过去三年,江门借鉴了什么,营商环境优化了什么?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具有说服力。

首先是对外交通网络搭建起来。深中通道开通,深圳机场江门航空港建成,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广珠(澳)高铁区间隧道贯通,外国人搭乘国际航班抵达江门更加便利。再加上江门北站中欧班列开通,应用“组合港”“一港通”的航线铺开,在江外资企业的商品出海速度越来越快。

深圳机场江门航空港。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其次是对外合作的“小特区”划了出来。江门目前有两个专门为外商开辟的“经济特区”,一个是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一个是大广海湾经济区(包括港邑绿色产业园、中国—新西兰“两国双园”)。这两个“小特区”承担着对外产业合作的任务,出台了优惠举措,拿出真金白银奖励落户企业。

而最关键的,还是江门在制度上的改革创新。

2021年,省委深改委印发《江门市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方案》,围绕投资便利化、强化要素支撑、激发市场活力3个方面提出15项改革举措,支持江门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兴业改革创新。

随后,江门探索落地了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QFLP)、便利“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申办、省级“人才优粤卡”、灵活引才机制等多个事项,在便利华侨华人投资方面走在大湾区前列。同时,江门出台实施全国首部促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建成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启动运营等,都为城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加了分。

去年,江门被评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全国进步最明显的5个地级市之一。但江门营商环境评价综合评分,近年在全省排名并不稳定。

作为侨乡,江门“国际范”的优势是天生的,能否将侨资源转化成为外资发展优势,如城市所愿打造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江门还要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上,更大胆一些。

撰文:李霭莹 黄绍侦


编辑 李衡昌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