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做全天候朋友,共逐现代化之梦|环球深壹度

观天下
+订阅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金秋北京,天高云淡,丰收的季节即将开启。

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如期而至,来自50多个中非合作论坛成员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非盟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欢聚北京,创下主场外交规模和出席领导人数量之最,成为中非交往以及“全球南方”国家交往史上的盛事。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标识。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标识。

非洲谚语说,“同路人才是真朋友”。从《北京宣言》《行动计划》再到十大伙伴行动,此次峰会成果丰硕,发出中非共谋发展的时代强音,中非关系也实现了“两个提升”。专家表示,中国为国际对非合作树立了典范,未来中非将在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和平安全等方面加强合作,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近70年耕耘,中非关系提升至新高度

“在我的家乡,中非合作进行的建设非常惊人”

溯及历史,中非友好穿越时空、跨越山海,源远流长。

古代中非官方交往的开端,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期。那时,张骞带着“牛羊以万数,资金市帛直数千巨万”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来自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产品开始抵达非洲,开启了中非官方交往的历史。

伴随新中国的诞生和非洲国家的相继独立,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巩固。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中非领导人跨越山海首次握手,迈入了双方团结自强的新阶段;次年,埃及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后,越来越多非洲国家加入中非友好大家庭。

赞比亚鲁西瓦西湖畔的少年儿童欢迎坦赞铁路的列车通到他们的家乡(1976年摄)。

赞比亚鲁西瓦西湖畔的少年儿童欢迎坦赞铁路的列车通到他们的家乡(1976年摄)。

“经过近70年的辛勤耕耘,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9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中国领导人提议,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从新型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到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中非关系水平不断提升。而在2000年应运而生的中非合作论坛,不仅开启了中国与非洲国家整体合作新局面,也一步步见证并推动了这一历史过程。

1999年,前驻非资深外交官、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员苟皓东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抵达厄立特里亚。“大街上、商店里几乎没有中国的商品,也很少有中国公司。”据他回忆,进入新世纪,中国企业以优质高效的竞争力,积极参与到非洲建设中,大大改善了这里的基础设施。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中方帮助非洲新建和升级近10万公里公路、超1万公里铁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中国向非洲几乎所有国家派遣医疗队,深入乡间村落,诊治非洲民众约2.3亿人次。

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州的莱基港,是中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州的莱基港,是中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在我的家乡,(中非合作)进行的建设非常惊人。”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记者坎基·穆波勒告诉记者,在坦桑尼亚,中坦企业合作建造了该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通车之前,我们坐‘普通’火车到达目的地需要6到8个小时,而现在,我们只需要60到90分钟!”

非洲现代化并非中国式现代化的简单复制

“如果说借鉴的话,那就借鉴这一点:走自己的路”

中国和非洲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没有中非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苟皓东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和非洲的现代化是高度互补的,未来中非合作的重点也是现代化。

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就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提出了六大主张,包括公正合理的现代化、开放共赢的现代化、人民至上的现代化、多元包容的现代化、生态友好的现代化以及和平安全的现代化。这六大主张得到非洲领导人广泛认同,形成了中非双方的政治共识。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中非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对非洲有着特殊意义。通过与中国的务实合作,非洲有望进一步挖掘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潜力,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水平,实现快速、包容、可持续增长。

9月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附近拍摄的“繁荣之花”主题花坛。

9月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附近拍摄的“繁荣之花”主题花坛。

“现代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非中共同的意愿。”刚果(布)总统萨苏认为,非洲和中国都追求和平与繁荣,推动现代化是非中的共同意愿,双方应秉持互信、务实、相互尊重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巩固已有合作成果,为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那么,中国式现代化能否复制到非洲国家?苟皓东表示,世界上没有一个模式能够“药治百病”。不过,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非洲而言是巨大的鼓舞和启发。“如果说借鉴的话,那就借鉴这一点:走自己的路。”

十大伙伴行动助非方找到现代化路径

“中非通过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

展望未来,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下一阶段蓝图已经绘就——

峰会上,中方宣布未来三年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从文明互鉴到贸易繁荣,从产业链合作到互联互通,从发展合作到卫生健康,从兴农惠民到人文交流,从绿色发展到安全共筑,一系列务实举措将有助于推动双方共同逐梦现代化。

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农民在田间给杂交水稻脱粒。多年来,中国派出农业专家深入布隆迪各地,对当地稻农提供技术指导,为粮食增产增收作出重要贡献。

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农民在田间给杂交水稻脱粒。多年来,中国派出农业专家深入布隆迪各地,对当地稻农提供技术指导,为粮食增产增收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汉智注意到,在十大伙伴行动中,文明互鉴被提升到了一个战略高度,这体现了中方对非方的战略重视。“从文明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非洲是全世界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世界文化的一极,我们亟待通过与非洲的文明互鉴为双方实现现代化提供文化滋养。”

在他看来,在本次峰会中,“中非通过治国理政的经验交流,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找到适合自身现代化的一种正确道路。”

在开幕式现场,利比里亚财政和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德赫鲁·延佩·佐奥难掩激动。“中方公布了未来三年中非合作的十大伙伴行动,其中涉及到非洲各国的融资机遇。”在他看来,基础设施建设是许多非洲国家迫切需要关注的议题,包括利比里亚。

蒙内铁路。

蒙内铁路。

德赫鲁还告诉记者,利比里亚很关注矿产资源的利用,绿色发展对本国经济十分重要。而作为非洲西岸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利比里亚很重视森林维护和环境保护,“利中两国可以就这些方面展开合作。”

苟皓东对此深有感触:“撒哈拉沙漠以南,乍眼望去,一片葱绿,植被、草原、湖泊、河流,非常美丽。”但他转而表示,非洲生态脆弱,很多地方为半沙漠化地带,雨水充沛时,这里水草肥美、动物很多,但其土层很浅,一旦经历较长时期的干旱,这些地带就会迅速沙漠化。

他认为,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产生了一些教训。而在对非合作中强调绿色发展,就是为了让非洲兄弟避免重蹈覆辙。“我们不仅希望非洲兄弟把门槛提高,中国企业走进非洲也要严格把关,做到真正为非洲人民着想。”

十大伙伴行动中,不乏“真金白银”式的支持。其中,贸易繁荣伙伴计划中,中方愿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

事实上,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数据显示,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的105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2821亿美元,增长了近26倍。

马汉智表示,虽然中非贸易额增长迅猛,但在总贸易中的占比仍然较低,扩大中非经贸合作仍然大有空间。有分析认为,中国对非33个最不发达国家给予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将大大降低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有助于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大机遇。

不干涉内政,中国为国际对非合作带来启示

“非洲应该是全球大国的合作场而非竞技场”

值得关注的是,非洲因其战略重要性,长期以来获得全球大国的关注,近年来关注度更持续回暖。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等全球大国竞逐非洲,给非洲国家带来机遇,更带来挑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现在其他国家也愿意把目光投向非洲,更加重视非洲。作为非洲的好朋友,我们对此感到高兴,欢迎各国更多地支持非洲、帮助非洲。非洲的进步是人类进步的应有之意,中方会继续为非洲现代化予以全方位支持。

山东省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的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图为该校教师在指导加纳学生进行建筑CAD绘图。

山东省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的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图为该校教师在指导加纳学生进行建筑CAD绘图。

在马汉智看来,“非洲应该是全球大国的合作场而非竞技场。”然而,在当下的国际对非合作中,尤其是美西方国家在非洲搞“零和游戏”,甚至是破坏性合作,用霸权实施军事和经济的胁迫,恶化了非洲的发展环境。

“中国对非合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相待,共商、共建、共享,这是给国际对非合作的最大启示。”马汉智说,对非合作应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兼顾非洲的诉求和利益,不能不顾非洲的意愿,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到非洲身上。

提及未来中非关系发展,马汉智表示,未来中非战略互信和政治互信将越来越密切,经贸合作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当下非洲局部安全形势仍然严峻,伴随我国涉外法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中非和平安全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苟皓东则认为,相较于政治和经济层面,中非民间交流的提升空间很大。马汉智也表示,“我们作为智库学者,和非洲的交流多、合作少。”未来希望中非能够加强人文交流,形成一批实质性的合作成果。

参加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的非洲青年代表在体验书法。

参加第八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的非洲青年代表在体验书法。

【对话】

非洲科学院亚洲办秘书长林娟:

中非携手深化科技合作

合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非都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未来也必将携手走在现代化进程的前列。”6日,非洲科学院亚洲办秘书长林娟接受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中非携手深化科技合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必要条件,未来可在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荒漠化治理、气象早期预警等领域开展能力建设和联合研究。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当地员工在大棚内查看黄瓜长势。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当地员工在大棚内查看黄瓜长势。

南方+:此次峰会上,中方宣布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您如何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林娟:“两个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基础牢、起点高、前景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光辉典范。在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下,中非友好民意基础更加牢固,中非友好情感纽带紧紧相连。

第二,谋发展、求合作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追求。中非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中方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赢得非方高度赞赏和积极响应。

第三,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非携手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初心不改。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蓬勃发展,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双方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持独立自主,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在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维护好“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利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南方+:《北京宣言》强调,中方愿与非洲携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您看来,中非在科技方面有哪些合作空间?

林娟:中国和非洲国家都有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要求,也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阔空间,这是实现赶超发展的重要途径,中非可以携手深化科技合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必要条件。

中非可以在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质量改善、荒漠化治理、气象早期预警、和平利用核技术、卫星遥感应用等领域开展能力建设和联合研究,还可以开展海洋空间规划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和中国探月探火工程。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中方农业专家李科明(左)与当地员工在大棚内耕作。

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的中国援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中方农业专家李科明(左)与当地员工在大棚内耕作。

非洲科学院一直在推动中非农业和科技的深度合作。我们多次去过位于广东的中国热带科学院,多次参观过中国热带科学院的木薯基地,积极推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助力非洲木薯产量倍增计划”,希望能通过非洲木薯增产来解决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

南方+:您如何看待未来中非关系的发展?

林娟: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非都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未来也必将携手走在现代化进程的前列。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秉持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非交往与合作的原则,在新形势下继续加强中非合作,就一定能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使中非关系获得长盛不衰的动力,在现代化道路上共创辉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链接

北京峰会,中非关系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非洲传统食物“富富”,背后有多少“中国含量”?| 热聊冷观

采写:南方+驻京记者 赵晓娜 特派记者 泠汐 段江含 吴彬彬

策划:陈梅玉

图片:新华社

编辑 王露纯 余佩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